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人海戰術

人海戰術是一種以數量和巨大的消耗換取其他方面優勢的戰術,包括時間、空間、進攻或防守,是指在沒有掩護或偽裝之下,大量步兵以密集隊形正面攻擊敵方的戰線。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其目的在於衝入地方戰線,使敵方難以使用火力殲敵,以近戰擊潰敵人或迫使敵方撤退,有三個國家將人海戰術運用的淋漓盡致。

蘇聯的烏拉衝鋒

二戰時期的蘇聯在陸軍的戰場上一直喜歡用火炮和裝甲部隊配合,在進攻之前調動所有的火炮進行齊射,對對方陣地上的有生力量達到毀天滅地的效果。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蘇聯如此依賴炮兵以至於最後被稱之為“大炮兵主義”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而蘇軍的烏拉衝鋒,主要是在大縱深作戰的要求下,蘇聯步兵掩護坦克集團對德軍堅固設防地域進行突破的戰鬥,主要的打法為重火力將對面打成渣渣,在看不到敵方的威脅火力之下,蘇聯步兵端起波波沙和步槍,一邊喊著“烏拉”一邊向對面的陣地衝過去,殺傷敵方的倖存勢力。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這種打法是二戰中蘇聯和德軍交戰的主要打法,直到車臣戰爭都一直有這樣的打法,活下來的士兵往往最後獲得一身勳章,並且獲得戰爭的勝利。

日本的“板載衝鋒”(萬歲衝鋒)

二戰時期,儘管日本軍隊的武器裝備優於東亞、南亞的軍隊,但與美國、蘇聯軍隊相比較,卻落後了很多,特別是其陸軍裝備,根本沒有可比性。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板載衝鋒最早出現在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想出了各種應對美國人喪心病狂的戰術如:神風特攻、櫻花炸彈、迴天魚雷等反人類的武器,在硫磺島上,瓜島上日本陸軍苟延殘喘。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他們的進攻目標已經不是保護自己的陣地,而是大量殺傷美軍士兵,他們會躲在提前挖好的地道中,在美軍用炮火轟炸之後清理戰場時,日軍敢死隊會突然從地道和偽裝好的坑中跑出來,用99式步槍與美軍近身肉搏,而在每次衝鋒時他們都會大喊一聲“天皇萬歲”或是“板載”(日語意思為萬歲),再開始衝鋒。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日軍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他們不願投降因為從小他們就被告知投降是恥辱的,只有自殺才是最好的選擇,而這樣一種自殺式戰術,旨在為天皇效忠。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其中,日軍還採用過臭名昭著的“玉碎衝鋒”、“自殺衝鋒”、“豬突衝鋒”等,都是視死如歸,不想活命,或與對手同歸於盡的打法,這一度讓美軍心驚膽顫。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最為著名且有歷史記載的,應該是1944年7月的塞班島戰役,5000餘名日軍,在佐尉級軍官領銜下,端著上軍刺的三八或九九步槍緊隨其後,口中高呼“板載”,向美軍陣地發起軍刺衝鋒。
在美軍強大的火力面前,最終全部死亡,但日軍前赴後繼地赴死,寧願全都戰死的意志,讓美軍官兵大為吃驚。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板載”衝鋒是日本軍隊的最後一擊,是日本侵略者的最後一搏。

集結號衝鋒

人海戰術的概念是西方軍隊,尤其是美國軍隊蔑稱我軍的說法。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按照美軍將軍李奇微的說法,人海戰術就是:志願軍以密集的戰鬥隊形,採取波浪式的衝鋒方法,連續不斷地衝擊美軍陣地,直至被美軍密集的火力擊退。

其實並不是我軍想用人海戰術,主要是當時聯合國軍在軍備,人員素質上都比志願軍強,美軍擁有海陸空三維立體的作戰能力,我軍只能憑藉自己的人員數量優勢進行進攻,而往往美軍依仗其密集的火力,在地形有利、士氣高漲時,可以抗擊我軍密集的步兵衝擊的。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畢竟朝鮮戰場上是一群二戰老兵,他們大多在太平洋戰場上待過,見識過日軍的“板載”衝鋒,對於我軍的人海戰術往往並不感冒。

但是志願軍與死板的日軍不同,日軍畢竟只是苟延殘喘,而志願軍擁有更大的智慧,志願軍利用迂迴包抄戰術,這與二戰時期的納粹德軍的鉗形戰術有異曲同工之妙。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往往美軍打著打著就發現自己被包圍了,被困在了志願軍的人海中。而一旦包圍完成,志願軍就會開始發起衝鋒,衝鋒前是一陣陣衝鋒號,響徹朝鮮的群山,這聲音成為了美軍和聯合國軍的噩夢。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人海戰術只是針對於對方比己方強大而做出的迫不得已的戰術,每次的衝鋒都會損失大量的人員。

蘇聯:烏拉衝鋒、日本:萬歲衝鋒、中國:小號衝鋒

在兩伊戰爭中伊朗的人海戰術導致了自己國家幾乎損失了所有戰鬥力,所以當國家軍事實力上來了,人海戰術這一原始戰術才會越來越少,從而減少士兵的傷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