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醫美行業發展白皮書》:美唄等平臺已成為行業中堅力量

近日,國內權威市場研究機構清科發佈《2019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對國內醫美行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了深入解讀和剖析。

《白皮書》指出,我國醫美行業近年來增長迅速,2014-2018年持續保持20%以上的增長幅度。2014年,我國醫美市場規模僅有約522億人民幣,到2018年就已達到1217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3.57%。

目前,我國醫美行業市場規模僅佔全球醫美市場的15%左右,未來仍然有較大增長空間。《白皮書》分析,預計到2023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將達到3600億人民幣,2018年至2023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4.23%。

多點連接,醫美APP已成為行業中堅力量

我國醫美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其生態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以新氧、美唄為代表的醫美APP正在快速崛起,成為行業一股新的中堅力量。

《白皮書》指出,我國醫美行業起步相對較晚,在行業發展的中早期,醫美機構重渠道投入的營銷驅動模式導致渠道費用節節攀升,最終形成了行業畸形的成本結構。隨著行業發展,醫美機構普遍虧損或者微利,行業亂象明顯,傳統模式發展遭遇瓶頸。

在這一背景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通過搭建O2O平臺,醫美APP創新模式應運而生。這種能夠有效解決傳統模式痛點的新興商業模式快速爆發活力,已經越來越明顯的成為醫美行業的中堅力量。由於80、90後等年輕人群是醫美市場的主力軍,年輕人更願意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整形成果,進一步促進了更多潛在消費者嘗試醫美,給醫美APP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目前,醫美行業的導流營銷存在三種主流模式:地面營銷、以百度為代表的傳統網絡營銷,以及處於快速發展中的O2O模式。

傳統的營銷模式是以地面推廣普及地方影響力,以百度引擎實現網絡引流。在行業發展初期,消費者大多從媒體廣告和網絡搜索中獲取信息,信息透明度不高,信息不對稱程度較高。伴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消費群體不斷向80後、90後等年輕一代遷移,醫美APP、O2O平臺、網紅直播等逐漸成為了醫美營銷新途徑。其中,醫美O2O模式憑藉兼顧線上線下、突出服務優勢等特點,成為市場上最火爆的營銷方式。

據統計,市場上約80%的醫美服務機構正減少在搜索引擎上的投入,其中部分中小型醫美服務機構,均減幅在50%以上;此外,超過30%的醫美服務機構表示,醫美O2O正在成為主要獲客渠道。

《白皮書》分析,未來醫美APP在醫療美容行業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擴大,醫美O2O平臺在醫療美容行業裡將承擔起橋樑作用,成為行業多點之間的連接樞紐。

O2O平臺不僅可以連接上游廠商,簡化其分銷環節,減少其銷售費用,也能幫助中游醫美機構獲得更多的供應商選擇,有利於醫美耗材及藥品原材料的質量升級及價格穩定。同時,O2O平臺連接眾多醫療美容機構,得益於平臺上眾多活躍的終端消費者客源,可以幫助醫美機構減少傳統的廣告費用,降低獲客成本,醫師也可通過平臺塑造個人品牌。對終端消費者來說,醫美APP能有效降低以往傳統醫美銷售手段下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平臺上展現不同地區多家醫美機構的詳細信息、已消費客戶的評價、消費者之間的社交分享、專家答疑解惑知識帖等多個板塊的信息,都將協助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做出高效決策。此外,O2O平臺還可引進金融、保險、法律等保障渠道服務客戶。

佈局細分賽道,醫美O2O平臺差異化競爭

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的同時,為了對抗同業競爭,醫美O2O平臺也在逐漸強化佈局細分賽道,開闢護城河。

目前,國內市場主流的醫美APP包括新氧、美唄、悅美、更美等。從各平臺主要業務模式的側重面上來看,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別:社交電商型醫美APP和專業定製型醫美APP,前者的代表性企業有新氧、悅美、美黛拉、真優美等,後者則以美唄為典型代表。

其中,社交電商型醫美APP主要提供三方面的服務:一是通過連接醫美機構、醫生、消費者,面向消費者提供相對公開透明的價格和服務;二是通過平臺保障、整形知識分享,構建用戶信任感、依賴感,緩解用戶整形前的焦慮;三是通過整形日記、整形直播構建互相取暖的社群氣氛,緩解用戶術後焦慮。整體來說,這類醫美APP傾向於醫美資訊和案例的社交化分享、互動、社區運營,在預約和專業諮詢方面的屬性相對較弱,整體模式相對更輕。

專業定製型醫美APP,則與中游各類整形機構和醫生廣泛合作,彙集了大量優質的行業資源,圍繞醫美服務的全流程,在業務發展上更加聚焦於專業化的整形美容諮詢和專業定製服務,包括私人定製的高端服務,可為客戶、機構提供更加專業化、精細化和全流程的醫美服務,在整體服務模式上相對專業化、重度化。

憑藉較輕的商業模式,社交電商型醫美APP的典型代表新氧自成立以來發展十分迅速,今年已經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不過隨著行業逐步走向成熟,新氧的短板也開始暴露出來。新氧主要依賴於廣告收入,而廣告又對獲客有非常高的需求,隨著整個互聯網行業的流量紅利消失,獲客成本持續攀升,其發展前景也逐漸蒙上了一層陰影。

8月29日,新氧公佈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實現淨利潤2930萬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230%;營收2.8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7.3%。儘管成績亮眼,但財報公佈的第二天,新氧的股價就遭遇了滑鐵盧,市值縮水了三分之一。外界分析認為,新氧之所以被資本看衰,主要就是因為它過度依賴廣告變現,而且流量成本正在不斷增高。

佔領價值高地,美唄模式後勁十足

相比之下,選擇較重定製模式的美唄雖然前期發展速度不及新氧,但隨著行業競爭逐漸步入深水期,它正展現出越來越強大的後勁。

不同於新氧、更美等將重心放在微整形需求人群,美唄的戰略路線是一開始將目標用戶定位在手術類整形需求人群。

和微整形相比,手術更為複雜,也具有更高的風險性。為了確保服務的安全性和品質,美唄為合作的機構和醫生設置了一套非常嚴格的過濾機制,所有機構和醫生入駐前都必須經過嚴格的資質審查。對於入駐的機構和醫生,美唄還有一套全面的評估機制,從上百個維度對醫生的特點和服務質量進行評估,大到既往消費者的口碑評價,小到醫生的脾氣秉性。此外,美唄還設置了專門的團隊對服務過程進行全程監督,以確保顧客獲得最佳的服務體驗。即便是平臺上最優質的醫生,美唄也會對其進行定期的複核,充分做到了萬無一失。

同時,美唄還搭建了一支超350人的諮詢師團隊,首創線上顧問+線下地陪的重度服務模式,提供術前-術中-術後的全流程服務。其中,術前由專業諮詢師在線解答疑問、定製個性化整形方案、推薦醫院,減少諮詢與決策週期;術中專人全程陪同、監督手術過程;術後客服終身不定期回訪。

基於這種有溫度的一對一服務,平臺可以產生更好的用戶黏性,增加留存,降低獲客成本。同時,受益於消費者對整形效果滿意度的提升,機構也能更好地帶動復購,沉澱一批忠實用戶群體,從而走出“推廣-流失-推廣”的死循環。而機構節省下來的營銷費用也可以讓利給用戶,讓用戶享受更具性價比的服務,最終實現三方共贏。

以手術類整形定製化服務起家,在逐漸打造強大的競爭壁壘後,美唄現已在原創內容輸出、社區運營等方面開始形成新的競爭力。而未來它還有著更加遠大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中國最大的醫美產業平臺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