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

中國發展網訊 據國新辦消息 12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19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指出,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比上個月加快0.8個百分點。市場銷售的加快和11月份網上零售的增長有很大關係,11月份網上零售的當月增速比上月明顯加快,對拉動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付凌暉指出,11月份,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在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經濟運行出現了積極變化,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進一步顯現。從主要的指標來看,可以總結成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兩加快”,二是“兩穩定”,三是“兩改善”。

兩加快:一是工業和服務業增長加快。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比上月加快1.5個百分點。從行業來看,41個大類行業中有33個行業增速比上月加快,佔到全部行業八成左右的水平。從主要產品來看,從統計的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當中有六成以上的工業產品增速比上月加快。11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6.8%,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多數服務業行業增長也都比上月加快。二是市場銷售加快。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比上個月加快0.8個百分點。在統計當中的18大類商品類別當中,有14類比上月加快,佔到全部比例大概七成以上。市場銷售的加快和11月份網上零售的增長有很大關係,11月份網上零售的當月增速比上月明顯加快,對拉動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兩穩定:一是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前11個月,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279萬人,已經提前完成了全年的預期目標。從全年來看,新增就業水平有望達到1300萬人以上,將是連續7年新增就業達到1300萬,是非常不容易的。從調查失業率來看,1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5.1%,與上月持平,其中25歲到59歲就業主體的調查失業率是4.6%,也是與上月持平的,就業保持穩定。二是外貿外資增長保持穩定。前11個月進出口總額增長了2.4%,其中出口增長4.5%,與主要貿易伙伴比如像歐盟進出口總額增長7.7%,與東盟國家進出口總額增長12.7%,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達到9.9%,外貿增長的形勢穩定。從外資情況來看,前11個月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6%,其中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增長接近30%,外資外貿保持穩定。

兩改善:一是經濟結構在繼續改善。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繼續增強,無論是投資還是市場銷售的增速都快於出口增速。在內需當中,消費的增長又繼續快於投資的增長,內需結構在繼續優化。從產業結構來看,工業當中的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當月增長分別是8.9%和8.5%,都是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長;服務業當中的現代服務業,像信息技術、軟件傳輸業、商務及租賃服務業,增長都快於全部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這是經濟結構在改善。二是市場預期在改善。11月份製造業PMI的指數是50.2%,比上月上升了0.9個百分點,在連續幾個月低於臨界點之後首次回升,達到榮枯線以上。非製造業的PMI是54.4%,服務業PMI的指數是53.5%,都是比上月明顯回升。

付凌暉表示,從這些情況來看,經濟運行還是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這充分體現出在國際環境複雜嚴峻的條件下,中國經濟確實具有強大的韌性、潛力和迴旋空間,也說明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付凌暉指出,當然也要看到,當前世界經濟增長總體在趨緩,經貿壓力增長的勢頭和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還是比較多。國內經濟還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和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的問題相互交織,經濟運行還是存在下行壓力,下階段還是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做好“六穩”工作,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