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的匡衡,年少很勵志,後來卻變質


“鑿壁偷光”的匡衡,年少很勵志,後來卻變質

一、鑿壁偷光,年少勵志的匡衡

西漢經學家匡衡,出生於郡承,也就是今天的蘭陵。

小時候的匡衡還是很勵志的。因他出身貧寒,家裡太窮,只好在有錢的鄰居家打工,賴此謀生。艱苦的環境使得匡衡從小就勤奮好學,他白天幫工,幹農活;晚上休息時,才有一點閒暇時間刻苦讀書。

那時,晚上照明用的是油燈。但燈油很貴,匡衡用不起,他看見鄰居家經常燈火通明,就想了一個辦法,悄悄牆壁牆上鑿了一個洞,晚上就藉著這個洞透過來的燈光看書。

就這樣年復一年,小匡衡竟通讀了諸如《詩經》、《孝經》之類的明經書目,成了後來學富五車的經學大師。

這就是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

由於匡衡對《詩經》有透徹的見解,能讓所聽的人茅塞頓開,心情愉悅。時間一長,人們便爭相傳誦,匡衡的名聲於是越來越響,得到很多好評:"即說詩,匡衡來,匡說詩,解人頤。"

因為匡衡的好名聲,在"六經"考試中獲益匪淺,他曾參加九次考試,成績不怎麼好,只中了丙科,僅補授"文學卒史"最低等的職務。幸運的是,崇尚儒學治國的漢元帝劉奭也十分看中精通經學的匡衡,便破例遷任他為博士,改授權力很大的加官"給事中"之職。

“鑿壁偷光”的匡衡,年少很勵志,後來卻變質

二、入仕變質,淪為弄臣和鉅貪的匡衡

匡衡步入仕途後,在漢元帝的欣賞下,他抓住善於講解《詩經》等經學這一特長,得以穩步前進。

就在當上"給事中"那年,根據京都長安發生日蝕、地震等災害這一自然現象,匡衡便引用《詩經》上的話迎合上意呈奏諫書,向漢元帝建言當下宜"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

意思是如今天災對國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宮室用度要節儉,不能再奢華粉飾;當下可藉此時機大力推行禮讓仁和的道德風尚,重用德才兼備的賢良,辭退尖酸刻薄的汙吏。

那時的匡衡還是很不錯的,樸實、正直。他的諫議一下得到漢元帝的讚賞,認為他是很有才學的能人,便高看一眼,厚愛一層,即提升匡衡為光祿大夫,兼任太子太傅,也就是給太子當老師。

在漢元帝的重用下,匡衡每每上朝,便在朝堂上積極發言,與大臣們縱論政務。因他的建解有獨到之處,總能以《詩經》上所講的道理為依據,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顯出"引經據典,言合法義"的答對水平,得到一致看好。

“鑿壁偷光”的匡衡,年少很勵志,後來卻變質

那時,正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西漢中期,匡衡的見言恰好切合了時代的需要。匡衡便平步青雲,如願得以高升。

不久,漢元帝又晉升他為御史大夫。丞相韋玄成在公元前36年病故後,又被漢元帝授予他代行丞相之職,封為樂安侯,直接輔佐他統攬朝政。

就這樣,匡衡從一介寒士,不到20年的打拼,便官居宰輔,位極人臣。也算燒了高香,是勵志人物中的成功典型。

若匡衡能"不忘切心,牢記使命",將是大漢之福,他也會在勵志的大道上更加耀眼,取得更加閃光的成就,讓人們深深感念和銘記。

遺憾的是,入仕後的匡衡,隨著職務的升遷,在迎合上意中漸漸變質,最終淪為一代弄臣和鉅貪,可悲可嘆!

匡衡代行丞相之職後,便與中書令宦官石顯常常勾結在一起,看誰不順眼就聯手整治誰。

提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功臣陳湯打敗匈奴,得勝歸來。匡衡與石顯二人擔心陳湯得到豐厚的獎賞後超過他們,便聯名上了一道奏摺,彈劾陳湯有"父喪不歸;打了勝仗目中無人,假傳聖者,貪功冒進,擊殺的郅支單于是假的"等等不忠不孝不義的情節。

“鑿壁偷光”的匡衡,年少很勵志,後來卻變質

戰功赫赫的名將陳湯,就這樣在這道"殺人不見血"的奏疏裡失去隆恩。還算幸運的是,朝中有正直的大臣力挺陳湯功勳卓著,若不獎賞會令天下人寒心,偏信匡、石二人的漢元帝只好給了陳湯一個鼓勵性質的獎勵,封關內侯,不過食邑只有三百戶。

陳湯得到的食邑低於匡衡,匡衡才作罷。後來,匡衡便開始整治他的"盟友"奸佞石顯。

起先中書令石顯依仗漢元帝對他的寵幸,肆意加增賦稅,盤剝百姓,魚肉鄉里。匡衡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稱讚石顯有魄力,是當朝第一能臣。

待漢元帝過逝、漢成帝繼位後,匡衡得知漢成帝不喜歡石顯,便見風使舵,落井下石,聯合御史大夫張潭奏了石顯一本,說石顯如何如何使壞,把他們幾個一起幹的壞事都算在石顯頭上。

昏庸的漢成帝大喜,不加查證,迅速處置了石顯,貶為庶人,趕回老家。石顯氣憤不過,在貶途中絕食而死。

石顯死後不久,張潭獲罪免職,便告發了匡衡,匡衡悽慘的下場也隨之到來。因他在自己的封地上早已做了手腳,私吞多佔了4萬多畝田土,原本他的食邑是31萬畝。張潭告發他時,匡衡狡辯說是郡圖之錯。

但漢成帝對匡衡這幾個前朝重臣早已看不慣,欲棄之而後快,如今有了張潭的供述,就根本不在意匡衡說什麼,旋及一紙詔令,革除了他代行的丞相之職,貶為庶人,同樣趕回老家。沒過幾年,"一代大儒"經學家匡衡就在老家孤獨地死去。

“鑿壁偷光”的匡衡,年少很勵志,後來卻變質

三、從勵志到變質,匡衡何以走上不歸路?

匡衡從小時很感人的"鑿壁借光"刻苦讀書這一勵志典型,到長大後順利步入仕途,卻不顧一切,只想著迎合上意如何上位,位極人臣時又玩弄權術,竊取田土,成為一代弄臣和鉅貪這一反面典型。

人物形象完全逆轉,讓人震驚。匡衡何以走上不恥之路?這從他的發展歷程,便可知端倪。

匡衡確有過人之處,小時候能在一貧如洗的條件下,靠"鑿壁借光"這樣堅韌的奮鬥、頑強的打拼而出人頭地,這是難能可貴的。

若匡衡能保持這樣的精神,矢志不渝地在正道上深耕,一定是令人欽佩的楷模,該有多好。可惜,匡衡走偏了!

他好不容易實現了出人頭地的夢想,卻在向好的人生之路上選擇了自私自利,沒有心懷天下服務於民的胸襟,只在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又不潔身自好,還看不得別人超過自己。在這樣錯誤的"三觀"指引下,匡衡焉能不發展為一代弄臣和鉅貪?

“鑿壁偷光”的匡衡,年少很勵志,後來卻變質

匡衡依仗漢元帝的信任而平步青雲,從一介寒儒,沒有深耕和歷練,沒有研習過硬的治國理政才能,便登上萬人之上的宰輔之位,僅靠兒時"鑿壁偷光"偷來的一項經學之技,"齊家、治國、平天下"談何容易?

匡衡自身的能力不足,又不自知,一心在溜鬚拍馬中,靠上不了檯面的"弄臣"伎倆行走在廟堂,沒有格局,沒有人品,更沒有高潔的家國情懷,只圖小恩小利,這樣走來的匡衡,怎能不走上可恥之路?

他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虛榮,便與奸佞石顯同流合汙,硬生生打壓陳湯這樣有功於社稷的棟樑;為了多貪佔4萬畝田土,硬生生想出不著邊的辦法竊取……

這其實是匡衡典型的不安全心理在作怪,由於小時候的窮苦,深深烙上了印痕,以致長大了哪怕位高權重、富可敵國,仍然是窮怕了的慣性思維,總是想方沒法地偷名竊利。至於貪來的這些原本不過是符號的財富,竊來作什麼根本沒去考慮。

這是匡衡的悲哀,也是匡衡之類的"弄臣"和鉅貪們的悲哀!

匡衡走上可恥之路說明:一個人若不堅持走正道,哪怕小時候能通過"天道酬勤"走上神壇,擁有登頂的輝煌,也不過是曇花一現,到頭來還得為自己的貪婪和邪惡買單,最終以悽慘的結局收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