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筆下的環境描寫有何妙用?淺析魯迅小說中的兩種環境描寫

所謂環境描寫,即是描寫人物所處的具體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魯迅小說中環境描寫的塑造手法多樣,展現出各種不同的表達效果。然而魯迅的環境描寫受到一些質疑和非議,有人認為它過於簡單,沒有起到太多的作用,其實這是沒有仔細分析魯迅的環境描寫的結果。

魯迅筆下的環境描寫有何妙用?淺析魯迅小說中的兩種環境描寫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作為一個時代的集體印象,魯迅以筆為將,以文為兵,向虛偽的資本主義文人乃至黑暗的封建社會吃人的舊俗陋習發起一次又一次的宣戰討伐,筆耕不輟,直到患病離世,也未曾停止過對國民的呼喚吶喊。

為了去除國民的麻木,喚醒國民的精神,解決“國民性”問題,先生將他的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韌的戰鬥”之中。

《狂人日記》主要以白描手法,

魯迅筆下的環境描寫有何妙用?淺析魯迅小說中的兩種環境描寫

以日記體的形式,通過描述“狂人”的見聞和感受,揭露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

《藥》通過描述本是純樸忠厚的老栓卻為了救兒子的性命,卻被詐取了辛苦賺來的血汗錢,去買所謂的用革命人士的鮮血做成的人血饅頭的故事,以強烈的反差,痛斥那榨取壓迫百姓的舊社會。

《孔乙己》中通過一個酒店夥計“我”視角見證了在科舉制影響之下的孔乙己最終一事無成,生活極度困難,然而酒店裡的人非但沒有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反而待之以盡情的嘲笑,並以此為樂,最後孔乙己毫無痕跡地在人間消失……

魯迅筆下的環境描寫有何妙用?淺析魯迅小說中的兩種環境描寫

孔乙己

魯迅就是這樣以一個個充滿悲情色彩的故事,發出了他最有力的吶喊,這是有聲的吶喊。

但魯迅還有他無聲的吶喊,那便是他筆下塑造的一個個鮮明的具有時代特徵的環境。

此時無聲勝有聲,一切景語皆情語

李聯明曾說:

“優秀的作品在描寫環境時,都不僅僅是提供人物簡單場所,更不是給人物的活動貼上蒼白的佈景,而是把它和人物揉在一塊,使之緊密環繞在人物性格 ,並創造一個最有利的時機、條件,驅使人物行動,為人物性格的特徵及發展提供客觀的依據。”

所有的的小說都免不了要在一定的時空界定之下展開描寫,而環境描寫就是為了使主人公的的性格、形象及其活動更為鮮明突出而量身定造的空間場所。

對於環境的塑造,不同作家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作家運用大量的筆墨來描繪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風景圖畫,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隨著”我”的遊蹤,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配合多種修辭手法,將月色下的荷塘描繪得像是人間仙境,活靈活現,生動逼真,讀來就像親身經歷一般,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魯迅筆下的環境描寫有何妙用?淺析魯迅小說中的兩種環境描寫

青年魯迅

然而魯迅有他獨特的想法。他說:

“我力避行文的嘮叨,只覺得能夠將意思傳給別人,就寧可什麼陪襯拖帶也沒有。”

魯迅的的確確是一位簡約的大師,他將文章進行最大程度的凝練,濃縮成為精華,勝在言簡意賅,發人深省。

他寫作的目的是為了驚醒沉睡在鐵屋裡的人,如果語言委婉含蓄,輕聲呢喃,又怎麼能夠撕破敵人的那虛偽的臉皮從而喚醒沉睡的人們?唯有用這簡練的毫不加以修飾的文字,才能化作吶喊之聲,才能起到驚醒的作用。

這也正是魯迅文章充滿著現實主義魅力的原因所在。魯迅自己曾說:

“中國舊戲上,沒有背景,新年賣給孩子的花紙上,只有主要的幾個人(但現在的花紙上卻多有背景),我深信對於我的目的,這方法是適宜的。”

他寫作的主要目的便是要通過一個個典型的人物不同的或類似的結局,從正面或側面來控訴當時畸形的社會,寄寓自己的憂思和對真正的革命的盼望。此時自然不需要對環境進行大書特書

魯迅筆下的環境描寫有何妙用?淺析魯迅小說中的兩種環境描寫

然而這樣並不意味著魯迅小說中的環境描寫不重要。相反,那些環境描寫同樣簡潔而有力,絲毫不拖泥帶水,更進一層深化小說主題。配合小說情節的展開,閱讀之時便自然會有畫面浮現在腦海之中,回味無窮,引起共鳴,使讀者更容易理解小說的主旨所在。

如此,情景無聲,但依然能夠起到吶喊的作用。而魯迅的小說裡的環境描寫,依我看來主要分為兩類。

第一類:冷調入骨更顯悲涼

魯迅小說裡的自然環境描寫筆墨並不多,並且其中大部分都是冷色調的景物,刻畫出舊時代陰暗悲涼沉悶的環境色彩,暗示主人公悲慘的命運。

以至於在這樣的社會氛圍裡面,自然環境也顯得陰冷而灰暗起來了。例如在《藥》一文中有這樣的描寫:

“街上黑沉沉的一無所有,只有一條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燈光照著他的兩腳,一前一後的走。有時也遇到幾隻狗,可是一隻也沒有叫。”

縱然是在街上,可依然是黑漆漆的什麼也沒有,只有一條灰的白的路,遇到幾隻沒有叫的狗,可沒有叫的狗必然是睜著可怕的眼睛盯著老栓的,無聲的寂靜反而更為叫人害怕

黑沉沉的,一無所有的,灰白的,不作聲的狗……

魯迅就是用這樣簡單而極為準確凝練的詞描繪出了一個充滿著冷色調的環境,這個環境暗示出老栓心裡的緊張和害怕,也使得後面的情節發展合情合理。

魯迅筆下的環境描寫有何妙用?淺析魯迅小說中的兩種環境描寫

老栓

還有後面對寒冷氣候墳地還特別是對烏鴉的描寫,更是將冷色調的環境又深化了一層。烏鴉突然展翅飛去,只留下了那樹枝和枯草,讓本來就“死一般靜”的墳地更顯淒涼。這種氛圍讓讀者不寒而慄,彷彿親身感受,久久不能平靜。

除此之外,還有吃了“人血饅頭”就“包好”這一愚昧的偏方、店裡高聲談論的看客們、還有他們對封建王朝的極盡討好對革命者卻是口誅筆伐……則構成當時人性沉睡的社會環境。

這樣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高度契合,兩者一結合起來,便盡顯當時人們的悲哀和沉淪。

《明天》之中有這樣的一段描寫:

“他站起身,點上燈火,屋子越顯得靜……他一定神,四面一看更覺得坐立不得,屋子不但太靜,而且太大了,東西也太空了。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圍著他,太空的東西四面壓著他,叫他喘氣不得

。”

太空,太靜,太大,包圍,壓著,幾個詞便勾勒出一個令人窒息的環境,刻畫出寶兒的死對單四嫂子帶來的打擊。

房子依舊在,可是再也沒了寶兒的影子,這痛苦令憔悴的她甚至出現了可怕的幻覺,而單四嫂子的悲慘和無助經過這樣的環境渲染之下,自然全無遺漏地展現出來了,讀來使人感覺心都被揪住了一樣,不禁為單四嫂子而緊張並且擔憂起來。

魯迅筆下的環境描寫有何妙用?淺析魯迅小說中的兩種環境描寫

單四嫂子

還有對紅鼻子老拱和藍皮阿五等人的細緻的描寫,寫出他人對遭受苦難的人的冷漠,可謂是以人入景,以人為景。開始時他們對單四嫂子很熱情,然而在真正需要幫忙做抬棺材這個苦差的時候,卻消失不見了。

而王九媽他們的幫忙,卻更像是完全按照下葬禮儀來辦一件平常的事情一樣,這從“幸虧王九媽等得不耐煩,氣憤的跑上前,一把拖開他,才七手八腳的蓋上了”還有“吃過飯的人也不覺都顯出要回家的顏色,於是他們終於都回了家。”等句子中可見一斑,全程竟沒有安慰過單四嫂子一句話。

在這樣沒有一絲關懷的社會環境裡面,像單四嫂子這樣處於弱勢地位的人根本就沒有出路。

在單四嫂子這一個縮影裡面,又可以看出舊社裡到處都是汲取百姓血肉,吞食國民思想的環境,壓抑之極。魯迅就是以這樣的簡練的筆觸,給讀者呈現了一個極具真實性和典型性的環境。

魯迅筆下的環境描寫有何妙用?淺析魯迅小說中的兩種環境描寫

阿Q

這樣的一個沉重的環境裡,正像是一個困獸用的大鐵籠子,老栓、單四嫂子、閨土、孔乙己、陳士成、阿Q、王癩胡、祥林嫂等社會底層的人,身處其中飽受其害,在籠子裡垂死掙扎,卻沒有辦法逃出這個已經有幾千年歷史的鐵籠,或許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牢籠裡面,他們的命運從一開始就已經被決定好了。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悲哀?

史涓生、狂人、魏連殳、呂緯甫還有裡面許多的“我”等已經覺醒了的先進知識分子,他們看破了這個鐵籠的真實面貌,卻被周圍的一切所排擠,寂寞孤獨無奈是他們的唯一感受,根本沒有足夠的力量去衝破這牢籠的束縛,甚至最終不得不選擇屈服。

即使是趙七爺、趙秀才、魯四爺、七大人等看似是這個鐵籠裡的受益者、支配者,可實際他們也根本意識不到自己也處於鐵籠之中或者說是他們根本不認為存在著這樣的鐵籠束縛著他們,他們仍然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模樣,以上位者自居,他們的嘴臉不但醜惡而且是虛偽,頑固守舊,其實他們不過是舊社會的奴隸罷了。

蕭瑟的景物,冷漠的看客,陳舊腐朽的禮俗等冷色調的事物和舊社會的特殊氛圍相統一,冷色調的自然環境和冷漠的社會環境相結合,正是魯迅環境描寫裡面最常見的一種。是先生對那個時代無聲而有力的批判,同時又融入他對底層勞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自我反思,還有他對於“出路”的探索。

魯迅筆下的環境描寫有何妙用?淺析魯迅小說中的兩種環境描寫

第二類:冷暖相映融入希冀

魯迅筆下的環境描寫,並不全是灰暗的環境,也有著明亮輕快的環境描寫,這主要在他的回憶性小說或散文之中。

而這種環境描寫一般不是單獨出現的,它的前後往往有著相反色彩的環境,兩者相互映照,使文章產生一種強烈的對比色彩,抒發的感情更加鮮明。

例如《故鄉》中“我”回到別了二十年的故鄉,本應該是看到熟悉的景物,心情更為高興期待才對,然而映入眼簾的卻是陰晦的天氣,嗚嗚吹響的冷風,陰沉沉的天底下只有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點生氣,這蕭索荒涼景象,沒有一點故鄉的氛圍,倒像是荒郊野外的墳地。

看到這樣的景象,心情哪裡還好得起來?即使是到了家之後,依舊只見“瓦楞上許多枯草的斷莖當風抖著。”而且周圍的人也全變得貪婪起來,言語之間盡是諷刺挖苦,這就更令“我”沒有了迴歸故鄉的感覺,只想著快些搬走了。

魯迅筆下的環境描寫有何妙用?淺析魯迅小說中的兩種環境描寫

直到提起閨土,“我”的心中才有了一絲對故鄉的美好的期盼:

“這時候,我的腦裡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在美麗的月光下,少年閨土是如此的機智勇敢,而且他又會捕鳥又知道許許多多的我不曾知道的東西,見多識廣,這是一個多麼可愛的少年。所以“我”與閨土相處得最快樂,甚至因為閨土的離開而急得要哭。

然而再見到閨土之時,卻發現兩人之間橫跨了一層不可逾越的“厚障壁”了,閨土已經變成了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先前美好的回憶已然葬送在了過去,再不復返。文末對侄子寄予的希望,正是魯迅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希冀。

魯迅筆下的環境描寫有何妙用?淺析魯迅小說中的兩種環境描寫

再如《社戲》一文中先寫“我”兩次在都市裡看戲的感受,展現了都市裡混亂無序的令人窒息的社會景象,觀眾野蠻粗俗,名角總是擺架子,久久不出場,讓“我”不歡而散,從此就告別了中國戲。

而後描寫的在平橋村看戲的情景卻如此完全不同。在那個偏僻的小村莊之中,遠離封建禮教,人們純樸好客“一家的客,幾乎也就是公共的。”

在那個沒有壓迫束縛的環境裡,“我”和朋友釣蝦看戲偷豆談笑,好不愉快。其中的環境描寫如“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語言輕快明麗活潑,描寫的景物宛如仙境,讓人讀來舒暢無比,簡直像是先生心中的桃花源。

兩種相反的環境,兩種不同的感覺,表達了先生對現實環境的厭惡,但同時更是對沒有封建禮教束縛的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魯迅筆下的環境描寫有何妙用?淺析魯迅小說中的兩種環境描寫

結語:

魯迅的環境描寫正是由於簡約而更加顯得真實有力,更為典型。他筆下的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具有協調性和統一性,冷暖色調相結合,既給人物提供了一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的活動環境,同時又引發了讀者的思考。研究魯迅先生的作品,又怎麼能忽略他筆下的環境呢?

不正之處,敬請斧正

參考文獻:《魯迅全集》、《魯迅悲劇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探析》、《魯迅小說的環境描寫》《魯迅作品中的環境描寫賞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