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神仙顏值,卻終究金粉盡飄零

有話題問90後心中記憶最深的電視劇是什麼。

於我,是《金粉世家》。

它是我心裡永遠的第一名。


雖然現在網絡資源發達,電視劇資源也多,但真正精良的卻少之又少。

現代電視劇大量的廣告植入,甚至連古裝劇也不放過。

大量的流量,大量的網紅,也許是有不錯的點擊率收視率,但敢問有多少電視劇經得起推敲。


關於董潔

還記得《金粉世家》首播的時候,冷清秋捧著一盆百合,在小巷子裡的一回頭。

那是我少女心中最美的回眸。

也是後來不論董潔做錯什麼,都不忍責怪討厭她的理由。

董潔其實一直演技都在線,她是很擅長把小情緒表現的很到位的演員。

只是後來她的機會也很少,好不容易復出,也只在虎媽中演了戲劇衝突很強的小三。

反而掩蓋了她當年的靈氣。


《金粉世家》:神仙顏值,卻終究金粉盡飄零


關於陳坤

那裡面的金燕西,紈絝又可愛,讓人情不自禁地感嘆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美好的男孩子。

後來知道他小時候過的不好,知道他性格內向,總是莫名的心疼。

可顏值並不是他常青立足於娛樂圈的唯一武器,他後來的行走的力量,是公益,更是一種娛樂圈娛樂以外的意義。


好高興,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是一如既往的帥氣。

也好開心,這麼多年過去了,他變成了可愛的話嘮,洗去了血液裡因為苦難留下的壓抑。


《金粉世家》:神仙顏值,卻終究金粉盡飄零


關於劉亦菲

小時候覺得劇裡的白秀珠,好煩人。

不是因為她總想拆散冷清秋和金燕西而煩人。

而是因為看著她那張稚嫩的臉,總在想,一個未成年就別學人談戀愛,好好學習行不行!

後來知道劉亦菲演這部戲的時候真的只有14歲。


《金粉世家》:神仙顏值,卻終究金粉盡飄零


其實劉亦菲是個很可惜的演員,好看到這個級別真的太難了。

可她實在太乾淨了,她就真的像天龍八部的王語嫣,也真的像神鵰俠侶裡的小龍女。

她努力刻苦,可卻少了點人世間的愛恨情仇,以至於她總是很難演好大部分角色。


關於舒暢

戲裡的女孩子很多,後來想起來覺得最可惜的是舒暢。

舒暢雖然演的是最小的妹妹,在劇裡可愛玲瓏。

舒暢童星出道,一直反響不錯,成年以後雖然沒有進科班學過表演,但一直演技在線。

只是有時候歲月是不饒人的,舒暢也沒逃過童星容易面臨的困境,就是久久無法獲得好的轉型。

而且那個年代的機會遠不像現在機會這麼多,所以也錯過了自己的最佳年齡。

很多年後再看她,是在《烽火佳人》裡面,演技依然在線,可臉上的玻尿酸殘酷又無情。


《金粉世家》:神仙顏值,卻終究金粉盡飄零


關於群戲

這部戲中最精彩的,莫過於金家群戲。

在群戲中,一直最喜歡孫寧演的大嫂。

那時候年紀小也說不上來她哪裡好,長大後再看其他劇,才發現平淡的角色才真的見真章。

她在劇裡的每個扭腰,每一聲拖長音的抱怨,都恰到好處地表現了當時的情緒。


《金粉世家》:神仙顏值,卻終究金粉盡飄零


這部戲之所以精彩,就在於,每個角色都重要。

而且把那時候的任何一個演員,放到現在,都是可以挑起大梁的演員。

比如說遲帥,比如說喬振宇……


《金粉世家》:神仙顏值,卻終究金粉盡飄零


小時候以為這是個向日葵般的愛情故事。

長大以後再看,才知道這是一場金粉盡飄零的大悲劇。


關於原著

現在經常聽人說大IP改編,可這從來都不是一個新流行的概念。

《金粉世家》也是有原著小說的,他的原著是張恨水寫的。

因為當年太喜歡這部劇,我回頭看過原著。


其實原著遠沒有電視劇呈現的那麼美好。

小說裡的冷清秋雖然冷,但並不清高,她沉迷金燕西的物質遠遠多過於金燕西的愛。

畢竟金燕西其實也沒有那麼愛。

他曾經愛白秀珠,可因為喜新厭舊愛上了冷清秋,可又因為婚姻厭倦了冷清秋。

在父親去世家庭破敗之後,又回頭想愛白秀珠,因為那是繼他爸爸之後可保他無憂的人啊。

白秀珠也沒有電視劇裡那麼純真,書裡的她是懂得紈絝子弟的喜新厭舊,而她變成過舊,就不想再變成新。


讀小說的時候內心有種美好破滅的難受。

可多年後想起來,只覺得那時候的編劇可真厲害啊,劇情幾乎沒變動,可氛圍卻變得如此溫暖。

好的編劇大抵就是如此,既不影響小說讀者的觀感,也能給劇版觀眾呈現了非常完美的我視覺效果。

當然,前提條件是要作品本身邏輯自洽。


再對比現代的編劇,有時候真懷疑,除了題目一樣以外,剩下的和原著還剩什麼關係?!

有時候真不是演員演技問題,而是那些邏輯不通的臺詞,根本沒辦法讓人建立足夠的信念感。

甚至有時候,連劇情安排都毫無內在邏輯。


電視劇除了娛樂大眾,也應有自己的社會價值

每次聽說人說,看劇消磨時間,心裡總覺得咯噔一聲,明明我們從小學的是寸金難買寸光陰啊。

影視作品,雖然在很多時候被定義為娛樂文化產物。

可除了娛樂以外,它也應有自己的社會責任。

小時候會因為看了《康熙微服私訪記》,去看康熙歷史。

會因為看了《鐵齒銅牙紀曉嵐》,去看紀曉嵐的書。

甚至因為看了《還珠格格》,覺得不學成語不足以為人。

包括現在一直反覆熱播的《西遊記》,也是無數孩子閱讀四大名著的起點。


未來會變好

想起李誕說,現代的很多衝突,其實也不是誰的錯,而是現在發展太快了。

給時間一點時間,一切都在慢慢變好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