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人仰慕的“天才少年”,到被中科院勸退,成也媽媽,敗也媽媽

最近我辦公室的女同事請假去看望,在江西上大學的兒子,因為他兒子說,不想讀大學了,想回家,因為沒有朋友,也沒有任何的生活能力,個人還非常愛清潔,可是還不會洗衣服,不會打飯,總之,沒有了媽媽的照料,他在大學裡生活不下去了,吵著回家。

從人人仰慕的“天才少年”,到被中科院勸退,成也媽媽,敗也媽媽

我們在辦公室裡早就議論過我同事的做法。對孩子照顧得太周到了。每天刷牙的牙膏都給孩子擠好。什麼活都沒有幹過,就連孩子每天帶到學校吃的乾果,同事都給剝好裝在瓶子裡,孩子吃著方便。孩子除了學習,就是學習,也不叫他跟同學聯繫,就是一個人在家玩,玩手機或者看書看電視,沒有任何的社交能力。

現在考上大學了,離媽媽遠了,什麼都要自己去做,他覺得沒有了媽媽的幫助太難了,也和同宿舍的室友不會溝通,獨來獨往,就會跟跟媽媽視頻訴苦。非要退學回家。同事無奈才坐飛機前往兒子的大學。

同事兒子的事,叫我想起了被大家譽為“神童”的魏永康。他們的媽媽應該說就是同一型號的媽媽吧。

從人人仰慕的“天才少年”,到被中科院勸退,成也媽媽,敗也媽媽

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魏炳南是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傷殘軍人,因打仗負傷一直癱瘓在床。母親曾學梅是縣百貨公司的一名工人。1978年恢復高考時,許多家鄉的同學、老師都來信,讓曾雪梅回去報名參加高考, 但那時,曾學梅已經結婚。儘管放棄高考,她還是堅持每天學習,特別是在兒子出生之後,她開始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影響兒子。希望兒子能夠出人頭地,也就是說曾雪梅把自己的理想也加在了兒子的身上,小小的魏永康也真的沒叫媽媽失望。

在魏永康一週歲多的時候,跟著媽媽去單位,單位的同事百無聊賴,就逗小永康,會不會寫字,會寫一個字就給一顆香噴噴的花生米,於是小永康為了得到美味的花生米,在地上連續就寫七八十個漢字。是大家很是震驚。

到兩歲的時候小永康就認識了1000多個漢字,4歲時,他基本學完了初中階段的課程,後來,魏永康小學只讀了二年級和六年級,到1991年10月,年僅8歲的魏永康連跳幾級,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

從1991年開始,湖南省內的媒體發現了這個小縣城中的“神童”,並進行了報道。“華容神童”進一步升級成了“湖南神童”、“天才少年”。

從人人仰慕的“天才少年”,到被中科院勸退,成也媽媽,敗也媽媽

魏永康在學習方面的天分和智商確實讓人歎為觀止。從上中學以後,獲得了各類的獎狀和證書,“奧林匹克競賽化學二等獎、三等獎”、“物理學競賽二等獎”、“(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獲獎等等,令他的“神童”之名更加“名副其實”。

1996年,13歲的魏永康以總分602分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成為當地年紀最小的少年大學生。

1996年9月,曾學梅強烈要求陪讀。湘潭大學考慮到魏永康年紀確實太小,生活尚不能自理,於是同意曾雪梅陪讀,特地安排曾學梅做勤雜工補貼家用,還劃撥了一套一室一廳的住房供他們母子無償使用。魏永康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湘潭大學學校,也一直持續到魏永康大學畢業。

從人人仰慕的“天才少年”,到被中科院勸退,成也媽媽,敗也媽媽

2000年5月,17歲的魏永康以總分第二的成績考進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成為碩博連讀研(微博)究生。這次魏永康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便執意不要母親“陪讀”,孤身一人北上求學。

可是一直被媽媽照顧的魏永康,在智力上是超群的。可是他的生活能力和情商卻非常低。照顧不了自己。

他完全無法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熱了不知道脫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房間不打掃,屋子裡臭烘烘的,襪子髒衣服到處亂扔;他經常一個人窩在寢室裡看書,卻忘了還要參加考試和撰寫畢業論文,為此他有一門功課記零 分,而沒寫畢業論文也最終讓他失去了繼續攻讀博士的機會。

有一年冬天,他竟然穿著單衣、趿著拖鞋去天安門逛了一圈,周圍的遊客像看怪物一樣使勁盯著他看。由於長期生活不能自理,並且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2003年8月,已經讀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回家。

從人人仰慕的“天才少年”,到被中科院勸退,成也媽媽,敗也媽媽

兒子被中科院勸退,深受打擊的不僅僅是魏永康,還有他的媽媽曾雪梅。她來到中科院接兒子的時候。指著中科院的大樓,讓兒子跳樓,還指著旁邊車水馬龍的道路,讓兒子去被車撞死。“這麼好的條件不爭氣,你去死!”

從中科院退學回家後,魏永康整天呆在房間裡看書、玩電腦。曾雪梅天天罵兒子,還會動手打兒子,造成兒子離家出走,當把所有錢花光的時候,是警察把他送回了家。

從人人仰慕的“天才少年”,到被中科院勸退,成也媽媽,敗也媽媽

這個時候,曾雪梅就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了。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自己太注重孩子的學習了,覺得萬事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兒子只要好好讀書,其他的任何事情都是曾雪梅幫助搞定。

曾學梅將家中所有的家務活都包下了,包括給兒子洗衣服、端飯、洗澡、洗臉。為了讓兒子在吃飯的時候不耽誤看書,魏永康讀高中的時候,曾學梅還親自給他餵飯。後來讀湘潭大學時,曾學梅也一直跟在兒子的身邊“陪讀”,照顧兒子的飲食起居,造成孩子的生活能力很低。什麼季節穿什麼衣服都不知道。

從人人仰慕的“天才少年”,到被中科院勸退,成也媽媽,敗也媽媽

也不叫孩子跟同學們一起玩,覺得會耽誤孩子的學習,怕孩子早戀,就給孩子灌輸“女子都是狐狸精”,造成兒子對於女性很是冷漠。

所有的一切,曾雪梅都承認是自己的教育失敗了。

自己只是培養出了一個會考試的機器,但是人的一輩子不僅僅是考試,學會怎樣生活才是最為關鍵的。

後來曾雪梅轉變了觀點,叫兒子參與做家務,走出去和別人交流溝通。後來也收穫了愛情。娶妻生子。但是他一直沒有忘記自己想當科學家的夢想。2009年初,他考取了北京工業大學生物物理專業的研究生。後來魏永康到南京工作,轉行為軟件開發。

曾雪梅在兒子上湘潭大學的時候寫了一本書,來介紹如何教育孩子學習。可是後來發生被勸退的事件,她就把書撕掉了。因為她覺得自己的教育失敗了。兒子成功也是因為自己,失敗也是因為自己教育不得法,好在媽媽後來轉變了觀念。

現在魏永康脫掉了神童的外衣,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這未嘗不是一種幸福,幹著自己喜歡的工作,這未嘗不是一種成功。

大家對於魏永康媽媽的教育怎麼看。歡迎留言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