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邵陽,史稱寶慶,位於湘中而偏西南。西周召伯,甘棠佈陣;春秋白善,壘土築城,距今已有2500餘年了。

邵陽自古山奇水秀,為一方之重鎮,其“寶慶古八景”更是美不勝收。六嶺春色、雙江秋月、龍橋鐵犀、蓮池古香、洛陽仙洞、山寺曉鍾、佘湖雪霽、桃洞流香皆令人神往。一個城市的文魂經久不息,儘管如今樓市林立,骨子裡“寶慶人”的血液仍指引著我探尋古味。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寶慶古八景圖)

六嶺春色

六嶺,邵陽古城東南隅六座山嶺之統稱。曰天池、鐵鑄、望仙、六一、八角、鹿頭(棲真)。宋代皇帝宋理宗趙昀曾感嘆六嶺春色之美而題匾以贊,曰“江山一覽”、“煙雨奇觀”。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六嶺公園實景圖)


時光滄桑風景遞減,現在只剩六一山尚存。民國時期這裡被建成了邵陽曆史上的第一個公園——中山公園,並建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於嶺上。如今政府一號拆遷工程啟動,六嶺公園美景被保護,“熙春亭”照應著麻石碑文的靜韻,東風拂柳,百姓尋春。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大漢天璽鳥瞰圖)

六嶺公園現位於紅旗路六嶺小學後面,附近目前在售的樓盤有大漢天璽,市中心的繁華搭配六嶺春色的靜謐,沉澱著的文化底蘊無可替代。

雙江秋月

雙江秋月,寶慶古八景排名第二。風景現位於沿江橋頭,資水與邵水交匯之處。兩水中分,偌大邵陽城鼎足而三。自古一水潤城,堪稱靈動有致;何況兩江環郭,可謂得厚獨天。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雙江秋月實景圖)

夕陽、漁船、柳浪、雙塔。斯景之美,在水瀲灩。斯景之美,在月皎然。水天一色,擁此江山勝景,開闊胸襟如天地之曠遠。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江岸景苑景觀圖)

母親河衍生出兩岸城市的文明。江岸景苑是名副其實的江景房,有住宅1500戶,旁邊還有濱江首府,擇水而居,人生之愜意。

龍橋鐵犀

龍橋鐵犀,由青龍橋及鎮橋鐵犀與周圍水域市街構成。橋跨邵水,初為木構,始建於唐乾寧元年(公元八九四年)。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青龍橋實景圖)

公元1225年,宋理宗以邵州防禦史登基帝位,年號寶慶,升邵州為寶慶府。次年,木橋被改砌為五墩風雨廊橋,鑄造鐵犀在中墩上游,以鎮水妖。因橋在震位,宋後更名“青龍橋”。1924年水災後受損,抗日期間又被炸燬,後由縣長徐君虎修復。新中國成立後橋兩度擴建,1978年改名東風橋。1992年拆舊為新,把古犀牛存放水府廟遊園,塑造巨犀在橋頭兩側。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郵政寶京匯實景圖)

如今青龍橋已是市中心的標誌,橋頭兩岸人車川流不息,三跨兩墩,金石為古。歷經風雨,涵英蘊秀而形勝千秋。附近樓盤有郵政寶京匯,商業住宅一體,年底即將開業。另外還有鴻大中域、青龍王府。歷史的年輪見證一路以來青石板上繁華的發展與變遷。


蓮池古香

市2017年底前完成的“寶慶古八景”七處原址立碑銘文計劃,蓮池古香可能是八大明珠裡唯一被遺落了的吧。沐著溫柔的夕陽,我來到了邵陽市政府大院門前,遠望一段古典式城牆。硃紅城門,古銅拉環。歷史的車輪壓過,古蹟早已不在,只能看到唯一的“蓮花銅板”雕像立於資江南路,與邵水相望。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蓮池古香實景圖)

北宋禮學鼻祖周敦頤的《愛蓮說》即描繪的它。曾經的愛蓮池長約80米,寬約60米,池中長滿了蓮花。一到夏天,紅荷復瓣,爭妍鬥豔,芳香四溢。曾經的“愛蓮女校”變成了現在的邵陽師範學校,孕育了一代代優秀的學子。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步月星城實景圖)

如今資江南路一條街為寶慶人民休閒散步好去處,除了多棟家屬樓房還有步月星城小區,隔橋就是北塔區。觀水景享清風,這條街能滿足你所有寶慶懷舊的情懷。

洛陽仙洞

洛陽洞是前進山下的一個巖洞,景緻清幽。洞旁有洛陽井,水清如鏡。落花流水,洞鎖煙霞,各種美詩讚譽。明參政車大任詩中有“門連丹灶寂,壇共白雲平”句,可見在明代時洞口尚有仙人煉丹用的鼎、造法壇之類的遺蹟。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遺址實景圖)

光緒二十六年,監生謝承蒔等捐資修復大雄殿、天王殿。信徒僧侶,鐘鼓長鳴,承千秋之勝。可恨後被倭奴轟炸,如今已不復存在了。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項目實景圖)

行至洛陽洞小學,感受它現在的氣息。周邊乾道金湘花園小區也深受居民喜歡。我想,有文化底蘊的地方,那種歷史歸屬感都是不一樣的。

山寺曉鍾

山寺曉鍾,故址在今昭陵西路。山頂南北朝時合併的太平興國東山講寺,為聚僧講經之地。明嘉靖年間,移縣署鐘樓之“景泰銅鐘”於寺內。每當清晨,鐘聲繚繞,遠播迴響於街巷兩水之間。宋代濂溪書院在此興學育才,新中國成立後改為糧庫現已頹廢。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山寺曉鍾實景圖)

古剎鐘聲,歷千五百餘載,曉鍾書聲,如春風天籟。今重建此景在東塔公園山麓上,一亭一寺,曲徑通幽,不染世俗。吸一口山間清新的空氣,心也變得寧靜。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仁信半島城效果圖)

附近目前小區有公園壹號。在售樓盤有仁信半島城古城新韻,別出心裁。


佘湖雪霽

佘湖雪霽景區在邵陽市郊城東鄉,如今的建設南路玉清宮所在地。佘湖山水,春和景明,高崖峻聳,積雪尤甚。此山以前稱“小佘湖山”始自唐朝,唐朝崇尚道教,申泰芝死後朝廷為便於祭祀,遂在此山建祠稱佘湖廟。民國時期香火旺盛風景如畫。現其山下新建的玉清宮六進九重,氣勢雄偉。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玉清宮實景圖)

雙手合併問道修習,燭火傳香,期待寒冬降臨白雪皚皚之景。向道人點頭以禮,感受聚氣藏風的真意。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聚泰華府實景圖)

聚泰華府位於佘湖山公園腳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桃洞流香

桃洞流香,地處城南桃花村,為科斯特溶洞。洞內乳石怪立,窮形盡相;洞前桃林繁燁,窈窕騁姿;洞外巨石危巖,狀若菇雲。宋景定甲子書古篆“洞陽仙境”“桃洞流香”兩額刻於洞口。

現如今為城區人民避暑採風好去處,三月陽春,夭桃盛放。古城八景,自古名揚。城南地僻,桃洞流香。

探寶慶古八景與邵陽樓市,品底蘊沉澱與變遷

(桃洞流香示意圖)

除了寶慶古八景,現在還有新八景:東塔公園、北塔公園、西苑公園、體育公園、寶慶森林公園、雙龍紫薇博覽園、蔡鍔故居生態文化產業園、新貴都玫瑰園。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樓市變遷,底蘊為根,寶慶府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當值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