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 重創新 百年徐礦轉型重生再出發

2017年上半年,徐礦集團新的領導班子面臨的似乎是一個難解的困局。

資源枯竭的陰影進入新千年始終“不離不棄”,2001年至2014年,徐礦集團先後關閉了12對礦井;2016年徐礦按照國家供給側改革部署,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又關閉了6對礦井,主體產業後勁不足,歷史包袱沉重,發展前景不明朗——許多職工心中疑問,徐礦的未來在哪裡?

面對困局,徐礦集團領導班子堅持黨的領導,緊緊依靠職工,聚焦主業,聚力轉型,一舉扭轉了多年虧損局面。兩年來,徐礦實際創造利潤 23.71 億元,上繳稅費57億元;破解了一批歷史遺留難題,創出了老工業基地轉型、關閉礦井重生、衰老礦區生態修復“三大樣本”,實現了困境突圍、轉型重生。2019年7月,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全國轉型升級典型。

這輛奔馳多年、承載無數人記憶的國企重卡的漂亮轉彎,驚豔了世人。

守初心 重創新 百年徐礦轉型重生再出發

徐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馮興振

聚焦主業 做好“煤”文章

只有聚焦主體產業,端牢飯碗,才能把企業效益實現好。這是徐礦集團領導班子的共識。

“主業穩則職工穩,主業興則事業興,主業強則企業強。”徐礦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馮興振告訴記者,徐礦的起家是煤、優勢在煤,煤礦是基礎,電力、煤化工是延伸,大力構建煤電、煤化一體化產業鏈,並積極向能源綜合服務商和新能源領域邁進,心無旁騖幹自己能夠幹、應該幹、幹得好的事,推動煤電化主業效益顯著提升,存量資源開發有序推進,是徐礦近兩年一直在堅守的“一體兩翼”戰略的核心。

能源結構調整,徐礦看到的是機遇,果斷提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在‘一帶一路’、國家煤電大基地和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產業接續。”在這一思路的指引下,圍繞“服務江蘇能源安全保障”總定位,徐礦佈局了“蒙電送蘇”“陝電送蘇”“晉焦入蘇”“新疆煤電一體化”“一帶一路能源服務”和省內清潔能源六大基地,兩年來相繼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徐礦在新疆擁有了全疆最大的井工煤礦——750萬噸/年的天山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礦,在內蒙古錫盟 332千瓦裝機的煤電一體化項目獲國家能源局批覆,在山西聯合焦煤集團打通了“晉焦入蘇”通道,在江蘇參股建設了沿海輸氣管道項目,有效解決了徐礦可持續發展問題。

依託煤、發展煤、延伸煤,徐礦產業結構已由一煤獨大向煤基高級化升級。截至今年9月底,徐礦參股電力權益裝機容量807萬千瓦;長青能化公司蟬聯“中國甲醇行業優秀企業”稱號,已生產精甲醇55.5萬噸,成為甲醇行業新標杆。耦合生物質發電和礦區增量配電列入國家試點,簽約140億度,排名江蘇售電企業前列。

在對煤電化核心主體產業做增量同時,徐礦對非主營業務積極做“減法”,實現發展由散向聚轉。兩年來徐礦有序退出投資分散的新設公司11家,整合內部資源清理“四類企業”“三類參股”和“殭屍企業”43家,清理和退出的集體企業50多家。

走出去 鍛造“徐礦”服務品牌

礦關了,人怎麼辦?“圍繞破解人員安置難題,我們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把人員‘包袱’變成了創效財富。”馮興振說。

守初心 重創新 百年徐礦轉型重生再出發

CFB引領綠色發展新潮流的江蘇華美熱電公司

2017年下半年,徐礦集團以“走訪轉”為總抓手,反覆調研論證,明確把服務外包作為重要“一翼”、作為重要產業來發展,全方位開發品牌、人才等無形資源,探索走出了一條關閉礦井轉型重生新路。2018年8月份集團公司召開了服務外包產業大會,出臺了服務外包政策,為服務外包產業調質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集團公司服務外包產業從無到有,近十年託管礦井累計生產煤炭4億噸,服務外包領域延伸拓展到國內十多個省區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目前,徐礦在國內富煤省區和“一帶一路”國家開展煤礦、電力運維服務,涉足6個國家、9個省區,項目29個、創業人員近10000人,年創收近20億元,為解決“礦關了、人怎麼辦”的行業難題提供了徐礦方案。

人才是徐礦發展服務外包產業一大優勢。每個人都是徐礦服務外包品牌的一部分。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徐礦人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奮鬥在天山南北、渭水河畔、孟加拉灣、天邊草原,將徐礦品牌越擦越亮。

張集煤礦森泰項目部總經理趙世偉憑藉過硬的管理和技術,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把重組混編而成的近500名職工隊伍打造成了遠近聞名的品牌團隊,整體託管的山西朔州森泰煤業公司被評為山西省一級質量標準化礦井。

遠在孟加拉國的巴拉普庫利亞煤礦井下1205工作面突遇湧水,無法正常生產長達187天。困難面前孟巴項目部的徐礦人日夜苦戰:喬栓緊、郝允勇蹲在架前清理水炭,一蹲就是6小時,20多天吃住在工區,就沒睡過一個囫圇覺;顏雨根冒著大流量且超40度高溫的岩層裂隙湧水封堵鑽孔;江春華不知疲倦、每天12小時默默帶著孟工頂著烈日搶修支架……在項目部全體職工的日夜苦戰下,僅用了短短4個多月時間,礦井生產恢復了正常。正如一位英國監理對業主所說,“這座煤礦只有中國人才能開採,如果離開中國人的技術和管理,結果無法想象。”

生態治理 彰顯國企擔當

礦產多黑色,但徐礦卻鍾愛綠色。一直以來,徐礦集團以國企的擔當,為綠色發展貢獻著智慧和力量。

守初心 重創新 百年徐礦轉型重生再出發

本安智能生態礦井郭家河煤業公司現代化原煤倉

隨著徐州東部礦區大量煤礦的關閉,大面積的採煤塌陷地需要修復治理。徐礦設計了引水、排水工程,提出了溼地景觀建造的關鍵技術,配合徐州市政府建成了國家4A級潘安湖溼地公園,並得到了國家領導人及國內外人士的高度評價。

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徐礦集團生動踐行著高質量發展理念。

隨著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的不斷推進,黑乎乎、臭烘烘的汙泥成為每個城市難治、頭痛的難題。徐礦綜合利用發電公司卻從惡臭熏天、避之不及的汙泥堆裡“嗅”出了商機。

徐礦綜合利用發電公司積極響應徐州“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利用自身循環流化床機組汙染消納能力,啟用汙泥摻燒工作,每天處理焚燒汙泥最高可達480噸,接近徐州市日汙泥產生量的80%。汙泥摻燒後形成的爐渣中各項元素指標均符合標準,不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還可進行循環再利用。汙泥燃燒後產生的灰渣可作為水泥、磚石、築路用材,真正實現了資源節約、循環利用。

隨著煤礦開採深度的加大,採深大、地溫高、熱害嚴重,是威脅礦井安全的難題,而且大量熱水排到地面未合理利用,造成熱能資源的浪費。

針對難題,徐礦集團和中國礦業大學成立了重大項目攻關組,根據煤礦生產實際,利用礦井排水系統的特點,提出了以礦井湧水為冷源的深井降溫和礦井熱能轉換循環HEMS系統,主要利用礦井各水平現有湧水,在溫度相對較低的礦井水排出地表前,通過能量交換系統從中提出冷量,然後運用提取出的冷量與工作面高溫空氣進行換熱作用,降低工作面的環境溫度及溼度,再將熱交換後溫度相對較高的礦井湧水排出。整個系統實現井下製冷,地面供熱。這一技術和系統在徐礦集團張雙樓煤礦、三河尖煤礦、原夾河煤礦等礦井進行了廣泛應用。據統計,張雙樓礦地面熱能利用工作站,取代了地面鍋爐系統,每年可節省燃煤1.2萬噸,取得了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徐礦,這個百年企業正上演著一場華麗轉身,實現生態保護和轉型發展雙贏。

展望未來,馮興振目光深邃,無比堅定地說,徐礦將緊緊圍繞服務江蘇能源安全保障,謀劃和佈局企業發展方向和轉型路徑。到2022年暨建礦140週年時,“蒙電送蘇”“陝電送蘇”“晉焦入蘇”、新疆煤電化、“一帶一路”能源服務、省內清潔能源等基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逐步形成煤炭年產能5000萬噸、電力裝機容量2000萬千瓦、焦炭年入蘇1000萬噸,打造實力強、職工富、形象好,讓上級放心、職工滿意、社會認可的新徐礦,為服務江蘇能源安全提供徐礦保障。

通訊員 王瑾

江蘇經濟報記者 耿文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