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體制改革要來了!恆順醋業會是下一個山西汾酒嗎?

文 | 李珂


於恆順而言,能夠做到細分領域的老大實屬不易;但想要與大品類的龍頭企業們一較高下,山西汾酒或許是其值得學習、借鑑的榜樣。


01、換帥


近日,江蘇恆順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順醋業”)公佈了其控股股東董事長的變更事宜。由杭祝鴻任江蘇恆順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恆順集團”)黨委書記職務,並提名為恆順集團董事長人選。張玉宏不再擔任恆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


公告顯示,杭祝鴻生於1965年,此前一直在學校和政府部門任職。其在2015年4月任鎮江市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市政府辦黨組書記。2019年10月,晉升一級調研員;11月晉升為二級巡視員。12月,再度被提為恆順集團黨委書記及董事長任選,這三月連續晉升的速度令人驚訝。


值得注意的是,恆順醋業2018年年報披露,張玉宏於上市公司擔任的董事長一職任期為2017年12月8日-2020年12月7日,目前尚未結束。


根據公開報道,杭祝鴻曾於2019年7月參加鎮江市國企改革發展大會。一分析人士表示,由工作背景判斷,新董事長可以更好地協調各種社會資源,後續或許會對恆順的頂層設計提供幫助。這也標誌著公司改革又向前邁進一步。


他還認為,“國企的激勵機制常常是給官員下達政治任務,而市場決不能小看官員的政治覺悟。”


真正的體制改革要來了!恆順醋業會是下一個山西汾酒嗎?


公開信息顯示,恆順醋業第一大股東是江蘇恆順集團有限公司,持股44.63%,實際控制人是鎮江市國資委。作為國企,在競爭激烈的資本市場做到細分行業龍頭已經實屬不易——海天味業、中炬高新等其他調味品細分行業的龍頭,則多為民營企業。


一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恆順醋業的薪酬、考核、激勵等內部機制正逐步完善,但與調味品其他龍頭企業相比,仍有差距。改革如果能在內部激勵、市場營銷等方面突破,類比山西汾酒的改革效果,恆順大概率會進入新增長階段。


就在上週,山西汾酒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通過了7項關於收購汾酒集團旗下部分酒業公司股權、資產及土地使用權的方案。至此,汾酒集團資產證券化率超過92%,酒類資產全部注入上市公司。


1993年,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拿出生產主體的優質資產組建了山西汾酒,並公開上市發行,成為全國第一家白酒上市企業。25年間,山西汾酒不斷脫胎換骨,從省政府到集團層面共同推動酒類資產整體上市,減少關聯交易,解決同業競爭困擾,並形成了與控股股東之間的獨特關係。此外,華潤的入股也讓山西汾酒在資本、渠道、國際化戰略等方面產生深刻變革,進一步釋放了企業活力。


回到調味品市場上,當下市值“老大”海天味業之所以能在調味品領域率先成為超級巨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企業改制的早,活力釋放早。所以,一直以來,海天的管理費用率都是業界領先的,保持在1.4%左右;而作為國企的恆順醋業除了固有的地域優勢外,恆順醋業在管理效率、渠道網絡上幾乎佔不到優勢,管理費用率卻每年都高達7%左右,也難怪常常被詬病在體制和管理費用上“落後於人”。


02、內憂



醋品類是中國調味品江湖的最後一片桃花源。


老大恆順的市場份額不足5%,前五名加起來不到15%;而在日本,這個行業的TOP5集中度已超過了50%。


恆順,意為“永遠順隨眾生之善性所需”。恆順醋業位列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保寧醋、永春老醋四大名醋之首,素有“醋中茅臺”之稱,也是目前A股市場上唯一的食醋上市公司。


可以想象,恆順跟行業裡的對手們相比,在資本能力上的優勢不容小覷。如果能夠好好利用,一統醋業江湖將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真正的體制改革要來了!恆順醋業會是下一個山西汾酒嗎?


不過,對大多數調味品企業來說,基本都會有一個比較曲折的發展歷程;而調味品企業所在地的飲食文化和傳統的釀造工藝是各家生存發展的基礎,所以,當企業發展壯大之後,往往會選擇走多元化道路,恆順,同樣如此。


恆順醋業自2001上市後,開始進行業務多元化。什麼房地產、生物工程、LED、消防器材、醫藥、汽車、釀酒、玻璃、傳媒、金融等等,什麼熱就搞什麼。那陣勢可以稱得上是“樂視的祖師爺”了。


然而,調味品的企業做房地產,這種非專業人做專業事的事情,讓恆順走了相當大一段彎路。因不務正業,錯失了行業的黃金髮展期。


2004-2014年,公司醬醋調味品收入從2.68億元增長至10.37億元,十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4.5%,同期行業整體年複合增長率為24.4%。作為食醋龍頭,增速低於行業平均水準。由於多元化經營不力,2005年以來,公司整體收入的波動明顯大於調味品主業,利潤端呈現出劇烈的波動。


2014年,公司換屆,張玉宏擔任董事長,聶旭東擔任副董事長等,第一個動作就是聚焦食醋主業,剝離房地產等業務,決定專心一致做好食醋產業。這點,有點像現在姚老闆的中炬高新——未來也有剝離房地產業務的可能,聚焦醬油產業,像第一梯隊海天看齊。


事實上,聚焦食醋之後,恆順醋業的調味品收入佔比從50%左右提升至90%,營業收入始終保持在8%左右的增速,達到較為理想狀態。到2016年,恆順醋業綜合毛利率已高居調味品上市公司第二名,以非常小的差距,略微遜色於海天——當然,淨利率的差距跟海天相比,依然很大。


03、外敵


雖然,逐步理清了企業內在的發展思路,但依託江浙滬地區輻射全國的恆順醋業,最終無可避免地將與海天味業等調味品巨頭“狹路相逢”。


2017年,海天味業以4027萬元受讓鎮江丹和醋業有限公司70%的股權;2019年6月,千禾味業擬收購恆康醬醋100%股權,今年8月底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備案。事實上,調味品“出道”的上市公司海天味業,近年來正抓緊佈局食醋行業,目前在市場份額上已擠進前五。而其他調味品龍頭企業,比如中炬高新、千禾味業等也緊隨其後。


海天將兵鋒指向食醋品類後,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月後,中國食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就成立了。聯盟中,22家知名醋企、1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為首批會員單位,海天被排除在外。第一任盟主則是恆順醋業董事長張玉宏——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不過,相較於海天味業等企業,除了固有的地域優勢外,恆順醋業的優勢並不明顯。從市場的實際反饋來看,恆順醋業在包括鎮江大本營和外地的市場上都受到了較為明顯的衝擊。


“在超市的醬油醋調料區,恆順醋在貨架上被擠得越來越不明顯了,相較之下,金山寺鋪的貨挺多。恆順的第二大品類料酒,也被廚邦擠壓得厲害。可以說,恆順拓展的每一個領域都在被競爭對手追趕及拖入競爭。”一鎮江當地從業者表示。


此外,一華南行業觀察者也反應了類似的情況,“在本地沃爾瑪,恆順原來有整整兩排;不過到12月,就只有一排了。幾罐恆順香菜心醬菜放了半年了都沒賣出去。”


真正的體制改革要來了!恆順醋業會是下一個山西汾酒嗎?


不僅在零售渠道,在調味品的另一主戰場:餐飲渠道商,恆順也面臨不小的競爭壓力。


“收購鎮江丹和醋業,可以說是海天味業在恆順醋業的大本營插了一刀。吃了多年‘回味(餐飲連鎖)’的鴨血粉絲湯,以前配的都是恆順醋包,現在居然換成了丹和醋業的丹王醋包——沒想到這麼快就‘反水’了。順哥,海天打到你家裡了。不得不佩服海天的營銷團隊,真的是如狼似虎。”上述觀察者表示。


事實上,“反水”的不僅是鴨血粉絲。


有細心消費者反映,就連大娘水餃的蘸醋也不知不覺間換成“丹玉醋”了——此前,這都是恆順的地盤。


調味品江湖中,餐飲渠道是遠遠大於家庭消費和食品加工渠道的創收,比例最大能達到45%。食醋作為調味品行業的第二大品類,佔據著極其突出的地位,可惜的是,恆順醋業上市近20年,連一個成型的餐飲渠道都沒能構建完成。


一業內人士表示,恆順主要關注商超和農貿市場渠道,餐飲市場一直是短板。經過多年努力,恆順醋業在全國建立了60 多萬個銷售終端網點,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商超渠道的運營能力;對於餐飲渠道,長時間基本依靠經銷商的自然滲透。其在餐飲渠道的佔比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經銷商運作餐飲渠道的毛利低,而且因資金佔用導致週轉率低,故此,對餐飲渠道的積極性不高。


事實上,在2018年年報中,恆順醋業曾在回覆投資者關於餐飲渠道的開發時提及:按年報收入口徑,餐飲渠道是2億元,公司正在加大餐飲渠道的建設。據此推斷,餐飲渠道佔比還不到13%。相較之下,海天味業的餐飲渠道收入佔其全部收入約70%,而中炬高新也達到了25%左右。


2014年,恆順醋業迴歸主業,同時召開改革動員大會,宣佈正醞釀國有企業改革。此後數年間,恆順醋業雖然努力,但與海天味業等同業上市公司相比,渠道與營銷依舊是短板。隨著新董事長的上任,恆順醋業作為醋類行業第一品牌,能否繼續通過國企改革激發活力,創造更大的業績成長空間,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