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牌答卷2019丨強化綠色引領 推動農業提質

00:00

双牌答卷2019丨强化绿色引领 推动农业提质

紅網時刻12月17日訊(雙牌融媒體記者 陳安定 李林雲 毛明明 陳虹 楊茜)近年來,雙牌縣大力實施“開放興縣、產業強縣”戰略,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建設美好雙牌的第一要務,讓活力自信成為美好雙牌的生動實踐。

實施“田園黨建”構建“1+N”格局

以基層黨組織為戰鬥堡壘,創新實施“田園黨建”工程,雙牌縣將村級後備幹部和優秀黨員作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構建了“一個黨員致富帶頭人建一處產業基地,一處產業基地帶動一片群眾增收”的“1+N”格局。

麻江鎮廖家村的蔣雲權是村裡“田園黨建”的黨小組組長,2015年以來,他帶領村裡的6戶貧困村民一起發展百香果、葡萄、蘆筍等特色種植產業,並建起了50多畝太空蓮套養龍蝦基地。不僅帶頭致了富,為村裡的鄉村旅遊發展做出貢獻,還為10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村民廖衛兵告訴記者蔣雲權帶領大家種植百香果,平常對村民進行技術指導,收穫的時候則幫忙搭建銷路,對大家幫忙不小。

通過“田園黨建”的示範引領,不斷增強核心保障作用,有效激活了農業發展要素,推動全縣農業發展提速。2018年,廖家村被評為湖南省美麗鄉村示範村,2019年又獲評湖南省美麗休閒農業集聚發展示範村稱號,是永州市首屆農民豐收節的舉辦地。村裡近3公里特色水果風光帶,四季水果飄香,遊人如織,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景點。

雙牌縣依託黨員示範戶和科技示範戶,按照“地域相近、產業相同、便於管理”原則,科學設置413個“田園黨小組”。今年以來,全縣共在田園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1335次,上“田園黨課”1016場次,參與黨員群眾197萬人次,幫助5448戶貧困戶確立增收致富產業。

對接粵港澳打造“菜籃子”

雙牌主動對接粵港澳地區蔬菜市場,打造粵港澳後方“菜籃子”工程,與粵港澳地區超市和菜市簽訂有機蔬菜種植訂單,實現“農超”無縫對接,有效帶動了菜農增收。

在理家坪鄉群力村的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種植大戶秦俊正忙著組織村民們將上市的“太空一號”茄子採摘打包,準備當晚發往廣東市場。該蔬菜基地總面積200多畝,種植有茄子、西蘭花、香芋多個品種,由於外形美觀、品質優良,在市場上受到廣泛歡迎。

在臨近的西蓋洞村,貧困戶何蘇嬌在村裡承包了100多畝高旱田發展種植香椿,香椿芽營養豐富,且具備一定的食療作用。新鮮的香椿通過便捷的物流運到廣州,價格可達30多元一公斤。

“現在香椿的畝產量至少有九百至一千斤。進入採摘期,每日凌晨兩點開始採摘,打好包裝後經道縣運往廣東,中午就能吃上新鮮的。"提起自己種植的香椿,何蘇嬌自豪地說。

目前,雙牌縣推廣種植西蘭花、茄子、馬鈴薯等有機蔬菜8000多畝,38個農產品品種通過了國家“三品一標”認證。不僅滿足了境內群眾的蔬菜供應,還在粵港澳地區的蔬菜市場佔有了一席之地。

實現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雙牌縣紮實推進“六大強農行動”,壯大主導產業,成功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種養殖專業合作社459個,建成省級農業產業示範園4個、市級產業園2個。基本上實現了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2019年,雙牌縣以創建全國食品農產品出口示範縣、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為契機,著力打造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截至目前,全縣共建立標準化示範基地72個,輻射帶動全縣推廣標準化種植15萬餘畝,制定了茶葉、葡萄、“虎爪姜”等地方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22個,標準化示範基地專業組織化率、標準培訓入戶率、基地生產建檔率均達100%,商品率達60%,品牌率達80%,溯源標識率達60%。4個市級標準化示範基地全部納入了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開展了實名認證,全面實行了可追溯制度。

雙牌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盤承輝介紹,雙牌縣共發展特色水果種植基地4.2萬畝,名貴中藥材種植基地1.5萬畝,高山虎爪姜種植基地3.8萬畝,野生茶保護可採摘面積2.5萬畝,僅野生茶產業加工、生產就直接帶動全縣5500多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如今,雙牌虎爪姜、茶葉、雪蓮果、葡萄、蓮藕、香菇等38個農產品獲得了“三品一標”(無公害、有機、綠色產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產地認證面積達3萬餘畝。“凱豐”活性炭榮獲全省著名商標;“剁椒河魚”通過引進新設備、採用新工藝,產品暢銷廣州、深圳、上海等地,一批批優勢產業、一個個優質產品,正走出湖南,走向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