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念上師:感恩此生與您慈悲的笑容相遇

30多年前的阿木卡柯,生活著一對再普通不過的牧民夫婦,男的名叫甲俄,以幫人放牧牛羊為生;女的叫做羅日卓瑪,靠給別人家飼養的牛羊擠奶換取不多的報酬。他們就是我的父母,如今我時常設想,如果今生不曾遇到我的大恩上師,如今31歲的我,可能就過著如當年的他們一樣,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

憶念上師:感恩此生與您慈悲的笑容相遇

對於我的父母來說,辛勞而乏味的生活還遠遠不是他們所經受的全部磨難。就在我出生前的幾年,他們先後孕育了一雙兒女。然而,添丁進口的喜事在不長的時間裡就變成了悲劇——我那不曾謀面的哥哥姐姐先後夭折,哥哥只活到兩歲多,而我那可憐的姐姐在這個世間停留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半年。得知這些情況後,伽央喜喇堅贊法王建議我的父母,來幫忙照管信眾們供養給寺廟的牛羊,從而為自己和今後可能出生的孩子積累一些福報。從那時起,我的原生家庭便與寺廟多了幾分親近,1987年,我在寺廟裡出生了。

憶念上師:感恩此生與您慈悲的笑容相遇

從記事起,喜喇法王在我的印象裡就是一個愛笑的人,他微胖的臉笑起來的時候,很像漢地寺廟裡供奉的彌勒菩薩。幼年的我總是喜歡在法王的身邊跑來跑去,那時麥窪寺的復建工作還未完全結束,法王一方面要關注工程的進展,一方面還要給寺廟裡的僧眾授課,可謂日理萬機,他不可能對我有什麼特別的關注,只是在難得而短暫的休息時間,他會笑著對我說幾句話,有時候會給我一顆糖,然而就是這所有人看來再簡單不過的互動,卻讓我感覺離不開他。

但我的父親和舅舅彷彿與我有些不同,面對這個笑容可掬的老喇嘛,他們表現得彷彿有些害怕。記得有一次,他倆在寺廟裡幫忙的時候,用錄音機偷偷放俗世間的音樂,喜喇法王從遠處走來,他們趕緊停掉音樂,我卻吵著要把他們放音樂的事告訴法王。情急之下,他們竟然把我和錄音機一起藏進了旁邊的一間小屋子,直到法王走遠了才放我出來。事後,我還是沒有忍住,把這件事告訴了法王,他聽後並沒有生氣,仍舊笑著對我說:“你看,他們做了不好的事情,心裡就會有恐懼,心生恐懼,就會做其他不好的事情,這樣循環下去多可怕,所以我們一定不要做不好的事情。”多年之後,我修習了佛法,再回憶起這件事的時候,才體悟到其中蘊藏的菩薩心性。談笑間,法王便把父親和舅舅的一點小過失轉化成了教化我的機緣,他的寬容讓父親和舅舅心生歡喜,輕鬆阻斷了那些“不好的事”繼續循環,而他所說的那幾句簡單的話,仔細想來,便是人生在世修行的全部,他笑容裡蘊含的吸引力,就是智慧和慈悲。

憶念上師:感恩此生與您慈悲的笑容相遇

回想起來,那時候我對喜喇法王的依賴對於父親來講,其實是一種小小的麻煩,每年夏天,父親都要離開寺廟的區域,到山谷裡放牧,而我執意要留在法王身邊,父親又不得不照顧年幼的我。就在我6歲時,從遙遠的甘孜噶陀寺傳來一個消息——經多方尋訪,我被莫扎法王認定為他的上師蔣揚欽哲仁波切的轉世,這既解決了父親的分身乏術,也給我家帶來了不小的驚喜。雖然幼小的我還不懂什麼是活佛,什麼是轉世,但我依然感到歡喜,因為我知道,做了喇嘛,就可以經常待在法王身邊了。

莫扎法王在甘孜州白玉縣的噶陀寺為我舉行了盛大的坐床儀式,回到麥窪寺後,我的生活變得有些不同了。寺裡為我安排了4名老師,教授我認字、書寫以及系統的佛學知識,我每天凌晨4點就要起床,晚上11點半才能睡覺,中間除了吃飯時間,我幾乎都在學習。這樣一來,我親近喜喇法王的機會反而少了。寺廟每年會為我安排十幾次考核,來檢驗我修習佛法的成果,只有在考核的時候,我才得以和喜喇法王相處,然而這種考核的情境,總會讓我有些緊張和害怕,在喜喇法王面前便不敢像未出家時那樣童言無忌了。偶爾在考核中表現不好的時候,法王也不會責罵我,臉上還是帶著我無比熟悉的笑容,他指著身前盤子裡的一顆糖對我說:“你看,這個本來是你的,但是你現在沒有好好用功,就得不到它了。”在幼年時期的一段時間裡,我一度以為那顆糖是我努力學習的動力,但隨著我對佛法領悟的不斷加深,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喜喇法王看似哄小孩的一句話,其實是一種慈悲的開示——那塊糖就好比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俱足佛性,只有精進修持佛法,才能把握住它,如果任自己的心在無明妄念中搖擺,便只能與之失之交臂。正是這樣的激勵,讓我在佛法的修習上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我17歲成為寺廟裡的輔學師,23歲得到了藏傳佛教寧瑪派至高無上的大圓滿傳承。如今每每回憶起這些事,我更能體會到上師當時的良苦用心,他以自己的慈悲和智慧,看似不經意間,就已經在弟子的心中埋下了善法的種子,待到因緣成熟,種子便會長成參天大樹,結出無數無量福慧的果實。

憶念上師:感恩此生與您慈悲的笑容相遇

真正有幸與上師朝夕相處,是在我20多歲以後,那時我開始幫助打理寺廟裡的一些事務,並照顧上師的起居。上師晚年時,目力已大不如前,但他每天仍然堅持用4個多小時的時間,完成自己的功課,精進不輟,用實際行動時刻告訴我們,作為一名佛弟子,一生精進修持佛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2014年秋天,上師似乎特別喜歡在寺院裡散步,這兒看看,那兒看看,遇到負責各項事宜的喇嘛總要囑咐幾句。入冬,上師到成都看病,後又到海南修養。到達海南後的第三天,也就是2014年12月4日,一早起來,上師精神很好,臉上一如往常地帶著笑容,他告訴我們:“我今天要走了,你們不要以為我是在開玩笑,我走之後你們要把我的法體帶回麥窪寺去,今後我不在了,你們一定要像個人一樣做事情。”是夜晚間11點20分,上師身披袈裟,示現圓寂,法相莊嚴,笑容猶在,白天對我們說的那幾句話,也成了他此生最後的開示。此後,我花了很長時間冥想大恩上師最後留下的慈悲法語,《法華文句》中有云,五戒為人,也就是說,過去生若能清淨受持五戒,終生奉行,今生才可得人趣之果報,我們必須要善用這個暇滿人身,聽經聞法,依法奉行,斷惡修善,開諸智慧,證道菩提,把自己生命的全部都貢獻給弘法利生的事業,若非如此,我們此生到世界上走這一趟,便與畜生、惡鬼那些惡道眾生無異。

憶念上師:感恩此生與您慈悲的笑容相遇

大恩上師伽央喜喇堅贊法王的這一生中,重建麥窪寺,發願修建大圓菩提塔,以無上的佛法教化無邊眾生,便是“生佛無二”最好的詮釋。如今,每當回憶起大恩上師,我便會想到,在《華嚴經》中,佛陀用了13個精妙的比喻來開示上師的功德。在廣大藏傳佛教的修行者看來,上師的功德與佛一般無二,而上師的恩德甚至比佛還大,因為佛廣轉法輪雖度無數眾生,但現已涅槃,我們無緣無福的眾生見不到;而我們的大恩上師在末法時期,以種種善巧方便度化我們這些難以度化的眾生,無私地為我們指引著修行解脫之路。我們的一切安樂都源自上師的加持;我們能生起因果正見、出離心、信心、恭敬心、慈悲心、菩提心,通達二諦的智慧,都源自上師的教導;我們有幸聽聞稀有的佛法,都源自上師的教授;我們散亂的心得以調服,都源自上師的慈悲;上師的恩德超勝一切。

上師的圓寂,留給我們的不是悲傷,而是有幸依止上師20餘年來,時刻充盈的法喜,我相信,這是通過上師慈悲的笑容傳遞的。如今,不管是對我自己的弟子,還是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我都會盡力以笑容相迎,因為我相信,加持人們精進修持佛法的力量,就蘊藏其中。

憶念上師:感恩此生與您慈悲的笑容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