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拐點再現,“買房”還是“賣房”?先看完這三點建議再做決定

最近有網友問我,未來買房還能夠保值增值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說,沒人能預測的到,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對抗樓市的週期性,爭取在週期到的時候,我們所購買的房子能夠不虧本,不成為高位接盤的那個人,就已經成功了80%了。

特別是在當下,樓市進入了撲朔迷離的時期,並且國家對樓市顯得特別的“照顧”,根據國家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8月,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高達367次,創出歷史記錄。

因此,在這種環境中,沒人說自己買的房子就穩穩一定能升值。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買對,而不去做多。

那麼如何才算買對呢?我個人認為,買房就是買地,優質的城市,才值得追求。那麼優質的城市有哪些特質呢?

樓市拐點再現,“買房”還是“賣房”?先看完這三點建議再做決定

01

這3個建議,我希望你能保存下來。

一、人口流向趨勢好的城市。

尤其是進入後時代的樓市,人口就顯得更加重要。要知道,目前我們國家的生育率是逐漸降低,尤其是近兩年,基本都是直線下降。

2019年我們的新生人口是1100萬,比2018年減少了400萬,比2017年減少了600萬,預測將會繼續下降。

所以,未來10-20年的樓市缺少了年輕購買力,只剩下置換和部分剛需在支撐,那麼人口更加凸顯他的重要性。

我的一個看法還是大城市群值得選擇,北京目前的人口大概在2154萬左右,而上海是2424萬,廣州的話是1490萬,深圳是1300萬。這4個大城市群都擁有充足的人口支持,無需擔心買了房之後,會出現無人要的地步。

當然,你肯定會說,這不是廢話嗎?一線城市大家都知道好,可沒錢啊。

那沒關係,我們就選擇二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環一線城市,只要人口是在持續增長的,那麼就OK。比如:佛山、東莞、西安、蘇州、武漢這些城市,近幾年的趨勢和人口都在穩定增長。

樓市拐點再現,“買房”還是“賣房”?先看完這三點建議再做決定

二、經濟發展和GPD

經濟是一個城市的命脈,經濟好,意味著人均收入高。人們為了尋找更賺錢的工作機會,會源源不斷地流入這座城市,隨之,公共設施配套升級,資源加速聚集,競爭激烈,地價、房價日新月異。

同時也是反映泡沫程度的標準,在某種意義上,我們是可以通過一個城市的經濟增速指標,去判斷當地樓市是否存在泡沫。

因為房地產泡沫與通貨膨脹是互為因果,相互促進的作用,通脹=實際增速-名義增速。比如計算廈門的房地產泡沫計算,實際增速分別為:10.10%、7.7%,那麼廈門的通脹程度為2.4%,問題看起來還不是很大。

樓市拐點再現,“買房”還是“賣房”?先看完這三點建議再做決定

研究完泡沫程度後,我們再來說下GDP的問題。

為了讓大家理解容易,我們以2018年的GDP為例,以萬億劃分。上萬億的城市,如深圳,每年都在持續上漲,並保持在7.6%,要知道,這可是在房地產調控嚴厲的時期,還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說明經濟活躍。

而再來看下重慶,雖然也是上萬億城市,但增速卻從9.3%下滑落至6%。說明GDP的貢獻大部分都是來源於房地產,老百姓的財富都流向房子,嚴重擠壓了汽車的消費空間。而重慶的核心產業又是汽車製造業。

那麼說明重慶不能買嗎?當然也不是,畢竟都是GDP上萬億城市。重慶也可以買,但要買核心區。GDP能上萬億的城市,經濟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都是值得我們投資的,但如果增速持續下跌的話,則要儘快脫手了。

再來看下萬億以下的城市,這裡我就不再舉例了,除了增速快的城市能夠持有,低迷的,基本不用考慮。特別是東北三省,不僅人口流出,GDP也在持續下跌。

樓市拐點再現,“買房”還是“賣房”?先看完這三點建議再做決定

三、房屋存量。

最近,官媒發佈了一則消息,就是我們國家的房子到2020基本是“供過於求”。

當然,這個數據有意義?有一定的借鑑意義,但不是房價下跌的依據。因為在這份數據中,70%的房屋存量都是在三四五線城市,一二線城市依舊是供不應求。

那麼這份數據給我們最大的意義,就是提醒我們不要購房三四五線城市,以防止存量多,導致的房價下跌。

樓市拐點再現,“買房”還是“賣房”?先看完這三點建議再做決定

02

因此,總結以上三點,我們可以得出,首先買房一定要選人口多的城市,這樣房價才能有保證。其次,就是經濟增速發展快的地方,最後,房屋存量過多的地方,不能選擇,因為人口降低,房子多的話,供過於求,自然房價下跌,具體可以參考美國。

總而言之,以上3點,就是我對於優質城市的判斷。大家可以按照這種標準去選擇城市,投資房子。未來不再是閉著眼睛買房就能漲的時代了,樓市已經進入慘烈的“二八時代”,相信我,做對比做多更重要。

樓市拐點再現,“買房”還是“賣房”?先看完這三點建議再做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