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人,你瞭解“蟠龍塬”的歷史嗎?

蟠龍塬因塬之西南角蟠龍山而得名。

寶雞縣誌記載:“蟠龍山,在縣東五里,於西平原盡處突起一峰,形如龍蟠,故名,上有黨太保崇雅故宅;王母洞,舊志在蟠龍山,幽洞懸崖,可以消暑;阿谷泉,在蟠龍山下,水味清冽,觸穢輒涸。祭禱復通,人號神泉;漪園泉,在縣署後黨太保漪園內,乾隆十二年引入泮池;賈村原,西平原東北隅,一阜東臨汘水,三面阻絕,上築堡,有市井可容千家,黨太保題曰‘龍川雄鎮’;準提庵,在縣東金陵店,舊志邑人黨居易建,有鍾一,銘者為黨丕顯。”

蟠龍山村地處蟠龍鎮南塬邊,曾經有明末清初三朝元老黨崇雅(人稱黨閣老)的故居,這裡民情淳樸,有山坡、平塬、田野,景點、風光美好,站在塬邊,寶雞市全貌盡收眼底。黨崇雅墓在寶雞市金臺區蟠龍鎮白石溝村,蟠龍山村東三公里的田野,乾隆十二年寶雞縣令奉聖旨築圍牆保護,佔地約一畝。北依原坡,南面秦嶺,現存墓冢為圜丘狀,高約3米,底徑15米,墓碑遺失待考,墓旁西側有五龍山廟。

寶雞人,你瞭解“蟠龍塬”的歷史嗎?

蟠龍塬又名西平塬 ,賈村塬。數十年前叫賈村塬者居多。近年來隨著蟠龍新區的發展人們更習慣於叫蟠龍塬,自古缺水,曾經就流傳這樣一句話“寧給一個饃不給一杯水”,這是說如有乞討者,寧可給一個饅頭也不給一杯水。 其實至今還有少許村子吃水緊張。像筆者的村子每天早晨只放一次水,儘管有200米的深井還是沒有充足的用水。

蟠龍塬上有蟠龍鎮 賈村鎮和橋鎮三個鄉鎮(現在賈村和橋鎮合併為賈村鎮)相傳從高空俯瞰整個蟠龍塬猶如一條巨龍蟠臥在上面,西南的蟠龍山為龍頭,東北的龍尾村為龍尾。平塬面積70多平方公里,人口大約8萬多人。其中賈村古稱龍川鎮,隔千河望靈山,其鎮上每年三月二十二的古會一直流傳至今,附近川塬,連鳳翔一帶的百姓也來趕會。和蟠龍的鐘樓寺七月十八會並稱為賈村塬上的兩大古會(鐘樓寺是當年西平區鎮府駐地)。

寶雞人,你瞭解“蟠龍塬”的歷史嗎?

隨著著社會發展,現如今這些古會早已經沒有了當初的那股熱勁。趕會也似乎成了老年人的事情。記得小編小時候每逢這種大型古會學校也會在正會那天統一放假一天,由於班車太少大都擠在村子某某家的拖拉機上浩浩蕩蕩去趕會,那傢伙是人推人人擠人黑壓壓的一片啊,方圓十里的每一條小路上都是趕會的人流。

可惜啊,這種景象現在沒有了,再也不會有了。隨著蟠龍塬的開發人們以後的生活方式也會隨之改變。那些濃厚的鄉村氣息也會慢慢的淡化,這貧瘠的平原上麥田於瓦房終究會被鋼筋水泥代替。說實話,不捨啊!不捨的是鄉情,不捨的是那熟悉的村落,不捨的是那一片麥浪和鄉間小道,更不捨的是數十年生命的過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