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被困遊客警力救援,出發

目標:被困遊客警力救援,出發

2016年1月22日,橫街派出所民警雪中救援。

目标:被困游客警力救援,出发

2019年12月7日,龍觀派出所組織警力救援4名被困遊客。

目标:被困游客警力救援,出发

2019年1月1日,章水派出所、龍觀派出所、海曙巡特警大隊三方聯合,雪夜進山救援被困遊客。

海曙西部片區山川綿延、風景秀美,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遊玩,不過,遊客迷失山野的險情也時有發生。在周邊的幾個派出所裡,有一群擔負起深山救援任務的警員,他們熟悉腳下這片土地,一有警情便奮不顧身,寒冬、深夜入山搜救早已是家常便飯;他們有勇有謀,往往在遭遇“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境時,也能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昨天,記者走訪了海曙橫街派出所、章水派出所和龍觀派出所,傾聽這些救援人員的故事。

深夜迷霧 煙花引路找到迷途者

毛愛華:要對得起這身制服

今年53歲的毛愛華,是海曙橫街派出所的一名輔警。橫街派出所每年都會接到數起遊客在山林迷路的警情,老毛也記不清自己參與了幾次救援行動。

老毛印象最深的一次救援,發生在2016年年底。2016年11月28日晚上6點,派出所接到警情,有12名遊客迷路被困山中,其中還有5名孩子。情況危急,熟悉地形的老毛主動請纓,跟隨民警展開救援。

遊客被困的地點是當地人俗稱的“貓頭山”,只有幾條小道通往山頂。夜裡山上起霧,搜救難度大增。面對人手不足的困難,老毛建議向毛夾岙村村委會求助。很快,在村委會的組織下,10名熟悉地形的村民趕來幫忙。

為方便聯繫,搜救人員和被困遊客加了微信,但由於山上信號不好,語音通話斷斷續續聽不清,遊客發來的定位地址也有偏離,救援人員被定位信號帶偏到了大雷山,白白走了2個多小時的冤枉路。無奈之下,雙方只能用最傳統的短信交流,可即便如此,遊客們的手機電量也支撐不了太久了。

此時已是晚上9點,山上氣溫越來越低,老毛意識到,再這樣僵持下去,救援人員耗盡體力也不一定能找到人。於是,他和同組尋人的村民商量,想要用警笛或者強光手電指引方向,讓迷路的遊客順著聲音或者光過來。不過,這一主意被村民否決——冬日深山霧氣大,警笛和強光手電穿透力不夠,操作性不高。當時,村民隨口說了一句:放煙花還差不多。對,放煙花!老毛他們買了近2000元的煙花,找了個有水源、視野好的空地放起了煙花。很快,雙方通過這種方式成功“接頭”。深夜11點多,12名遊客被順利護送下山,而老毛身上的汗水,已經溼透了厚厚的制服。

這麼些年,山裡來去救援,即便再辛苦,老毛也只有一句話:“要對得起身上的這身制服。”

大雪封山 救援路上不知道摔了多少跤

陳恆軍:關鍵時刻還是得站出來

龍觀派出所的陳恆軍,今年50歲,參加輔警工作已有19個年頭。

“最難忘的,是今年1月1日參與的那次救援行動。”陳恆軍說,當天,有4名江蘇遊客登山賞雪被困,派出所接到報警已經是晚上8點多,面臨地理位置不明、大雪封山、氣溫驟降的嚴峻情況,救援刻不容緩。陳恆軍主動請纓參與救援。“安排好路線後,大家兵分多路,進山搜救。”陳恆軍回憶,上山途中,大雪不停,山路積雪厚、結冰嚴重,他和隊員們艱難地在雪山穿行,不知道摔了多少跤,渾身溼透,但一路上誰都沒停下,憑著意志力埋頭前進。終於,在1月2日凌晨1點左右,大家在深山的一間廢棄民房裡找到了受困的遊客。

找到人後,救援隊沒有貿然下山。因為山裡氣溫低、信號差、積雪阻路,眾人體力有限,再增派車輛上山存在安全隱患,在多路救援力量匯合後,大家商量暫時將裡梅村村委會作為安頓休整點,一行人步行十餘公里趕到村委會。等到天亮,救援指揮點增派了3輛汽車攜帶食物和水前往裡梅村方向,才將脫困驢友和救援力量護送出山區。

陳恆軍說,也知道徒步深山很危險,但關鍵時刻他們還得站出來,畢竟拯救生命要放在第一位。

“人肉導航儀” 對山區小路瞭如指掌

應國異:做好該做的事

今年55歲的應國異,是土生土長的章水人,2005年開始在章水派出所參加輔警工作。只要在村裡提到他,每個人的嘴裡幾乎都是差不多的答案,“國異啊,爬山最厲害了。”這裡的爬山,不單單指從山腳登到山頂的速度與體力,更是指他對章水大多數山區的熟悉程度,一些沒有路牌、未經開發、沒有名字的山區和小路,他都知道。

也有人經常問起,“章水這麼多山,沒有名字,沒有開發的山多了去了,國異師傅你怎麼都知道?”他總是笑著回答:“農民嘛,年輕的時候總是到山上去,去砍柴、挖筍,時間長了,走得多了,就知道了。”正因如此,每每章水派出所接到遊客迷路的警情,要選擇救援人員的時候,應國異總是首選。

今年,章水派出所準備在山區設立提示牌,既能給遊客指路,也方便救援時對被困人員定位。在劃定區域設點的時候,應國異發揮了重要作用,他與同事群策群力,提出了設點位置。

很快,這些提示牌就發揮了作用。今年12月初,章水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有3名遊客被困周公宅水庫附近。被困人員稱自己這裡有一塊路牌,上面寫著“1號”。“叫上國異吧,他去立的牌子,他對那裡熟。”值班民警便帶上應國異,一起開始了這次救援行動。

警員們很快確定了被困人員的位置,迅速找到了被困人員。這次的救援,明顯比以往輕鬆了許多。

應國異常說,自己已經是派出所裡的“老人”了,只想發揮自己有限的能力,做好自己應該做好的事情。

編後語

近些年,遊客被困深山的警情頻頻發生,每次救援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將他們從險境救出。生命是第一位的,救援行動自然是必須的,但某些“驢友”往往不熟悉山情,又過分迷信手機導航,連基本功課都沒做足就進山了,還專挑山間小道鑽,等到迷路了,又不得不尋求救助,花費大量的警力和救援資源。

戶外登山探險本無可厚非,但遊玩時一定要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好充分準備,不要輕易涉險,不要輕易進入未開發區域,必須要攜帶食物、飲用水、手機電源等備用物資,在出現迷路、跌傷等險情時,要第一時間選擇報警。

記者 王思勤 通訊員 徐露 張飛 周圓圓

通訊員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