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何失去了亞洲獵豹?除了亂捕濫殺,兩個獵豹特性常被人忽視

談到貓科動物,總免不了要談到印度,因為印度是世界上貓科動物分佈種類最多的國家

:貓亞科(原本的獵豹亞科已歸到貓亞科)有叢林貓、漁貓、兔猻、豹貓、鏽斑豹貓、石紋貓(雲貓)、獰貓和亞洲金貓(金貓)等;豹亞科有云豹、豹、雪豹、獅子和老虎。印度也是如今世界上唯一同時分佈有獅子、老虎和豹子三種大型貓科動物的國家。其實,在數十年以前,印度還有一種貓科動物分佈,如果它沒有在印度滅絕,那麼如今印度的貓科動物種類將會更豐富。這種在印度滅絕的貓科動物就是亞洲獵豹。

印度為何失去了亞洲獵豹?除了亂捕濫殺,兩個獵豹特性常被人忽視

圖:生活在伊朗高原上的亞洲獵豹

從廣泛分佈到極度瀕危的亞洲獵豹

亞洲獵豹是獵豹的一個亞種,科學研究發現,在6.7萬至3.2萬年前,亞洲獵豹和生活在非洲的獵豹分離,隨後演化成一個獨立的亞種。人類最早關於亞洲獵豹的紀錄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300年,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等地古老的洞穴壁畫中出現了它們的身影。

亞洲獵豹的棲息地多種多樣,灌木叢、草原、乾旱和半乾旱的開放區域都曾有它們活動的足跡。在歷史上,亞洲獵豹的分佈範圍很大,曾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地廣泛分佈,然而,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許多地方的亞洲獵豹相繼滅絕,如今僅在伊朗的高原上有少部分存留,據估計其數量已經不足50只,極度瀕危。

印度為何失去了亞洲獵豹?除了亂捕濫殺,兩個獵豹特性常被人忽視

圖:生活在伊朗高原上的亞洲獵豹

印度曾是亞洲獵豹的主要分佈國,然而在1948年,生活在印度境內的亞洲獵豹走向滅絕。反觀如今的印度,是動物尤其是貓科動物保護工作最有成效的國家之一:1908年,生活在印度的亞洲獅僅剩下13只,在不斷的保護下,如今已恢復到了600只左右;生活在印度的老虎也曾到了瀕臨滅絕的境地,但最近的統計數據顯示已經增長到了近3000只,大約佔全球野生虎總數的70%。在1908年的時候,生活在印度的亞洲獵豹比亞洲獅的數量還多,那麼,為何亞洲獵豹最終還是在印度滅絕了呢?

近幾個世紀以來很多動物的滅絕都和人類的濫捕濫殺以及棲息地的喪失有很大關係,亞洲獵豹也不例外。人類無休止地獵捕亞洲獵豹,棲息地荒漠化、被人類佔據或破壞都是導致亞洲獵豹在印度滅絕重要因素。但本文不再對這兩個常見的因素進行詳細描述,而是從獵豹自身的兩種特性進行分析,這兩種特性也是常被人忽視的因素。

性格因素:亞洲獵豹過於溫順,6個月即可馴服

無論是獅子老虎還是豹子,當我們見到它們時,哪怕它們被關在籠中,都會心生恐懼;然而當我們遇到獵豹時,我們很少會生出恐懼感,甚至獵豹會因怕人躲到一邊去。亞洲獵豹是如此溫順,以至於幾個世紀以前它常被人比作一隻狗。

印度為何失去了亞洲獵豹?除了亂捕濫殺,兩個獵豹特性常被人忽視

圖:亞洲獵豹被人當成寵物和狗一起飼養,圖片拍攝於1897年

據英國博物學家布蘭福德在19世紀的描述,亞洲獵豹十分容易馴服,人類只需要用6個月的時間就足以讓它們完成一些特定訓練並聽人指揮。一些亞洲獵豹被人馴服後會像狗一樣溫順,喜歡被人寵愛,甚至會像家貓一樣衝著人喵喵叫(獵豹不能吼,叫聲類似家貓)或者摩擦人的身體。

通常就算是遇到陌生人,它們的也會表現得十分友好。

印度為何失去了亞洲獵豹?除了亂捕濫殺,兩個獵豹特性常被人忽視

圖:印度人馴養獵豹的繪畫,完成於1878年,右下角是兩隻獰貓。

也正因為亞洲獵豹的性格太溫順,古代印度的達官顯貴們很喜歡把它們當成寵物來飼養。在平時,主人們不會把馴服的亞洲獵豹關在籠子裡,而是像栓一隻狗一樣用鐵鏈子拴著,讓它們臥在地上或木製床架上

。人類養狗主要是為了看家,那麼養亞洲獵豹的目的是為何呢?主要是用來狩獵

我們知道,獵豹是陸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之一,就算是古人無法對獵豹的最高時速進行測量,獵豹奔跑時的快如閃電也足以讓它們折服。據資料記載,最晚在公元12世紀,印度的達官顯貴們就已開始訓練亞洲獵豹狩獵。從那開始,在王室的大型狩獵活動中,常常都會有亞洲獵豹跟隨。亞洲獵豹可以協助獵人追捕野鹿、野羊甚至是黑熊,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的捕獵效率。除此之外,王室還會舉辦獵豹運動競賽,展示獵豹的運動天賦。在王室成員的追捧下,亞洲獵豹一度成了王權的象徵。

印度為何失去了亞洲獵豹?除了亂捕濫殺,兩個獵豹特性常被人忽視

圖:18世紀的繪畫,亞洲獵豹和印度國王的兩個侍從。

對亞洲獵豹最痴迷的莫過於印度莫臥兒王朝的阿克巴大帝(1542—1605)了,他在位的49年間,在他的主導下王室共飼養了近9000只亞洲獵豹,比現在全世界獵豹的總數還要多。那麼,這9000只亞洲獵豹是如何來的呢?除了王室成員進行捕捉外,王室還會鼓勵普通民眾捕捉,然後高價收購。

到了19世紀末期,由於亞洲獵豹數量極度減少,捕捉它們已經成了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此亞洲獵豹的收購價格也大漲:“只要你把獵豹賣給我,我就給你任何你能同意的價格”。

那麼既然獵豹能被人當成狗和貓一樣養,為何如今狗和貓的數量都達到了幾億只,亞洲獵豹卻在印度滅絕了呢?這就不得不說到獵豹的另外一種特性了。

繁殖因素:圈養環境下極難繁殖,想馴養獵豹就要從野外捕捉

在野外能穩定繁殖但到了圈養環境下卻極難繁殖的貓科動物有多種,雪豹、獵豹、兔猻、黑足貓等都是代表。

這主要是圈養環境和野外環境不同而導致的動物的一種不適應狀態。

據記載,阿克巴大帝養的那9000只獵豹,僅生出了一窩幼崽。獵豹在圈養環境下極低的繁殖率由此可見一斑。這直接導致了如果想補充圈養獵豹的數量,唯一的方式就是從野外捕捉。養死一隻捕捉一隻,再養死一隻就再捕捉一隻……就這樣,數萬只獵豹死在人類家中,它們卻幾乎沒留下任何後代。

印度為何失去了亞洲獵豹?除了亂捕濫殺,兩個獵豹特性常被人忽視

圖:1812年的繪畫,展示了獵豹協助人獵殺野鹿的畫面

就算是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工圈養環境下獵豹的繁殖實驗也很少取得成功,因為圈養環境極難1:1地複製野外環境,這也是全世界很多動物園都沒有獵豹的一個主要原因。如果一種動物不能在圈養環境下穩定繁殖,那麼就算這種動物如何聽人指揮,那麼終究談不上被人馴化。

試想,如果獵豹像豹子一樣兇猛,那麼人類也不會有將其當成寵物來馴養的打算;如果獵豹像家貓一樣可以在圈養環境下穩定繁殖,那麼人類也不必要不斷地從野外捕捉獵豹。然而,這就是獵豹與生俱來的兩種特性,是人們不能改變的。亞洲獵豹在印度滅絕的根本原因,是人類的自私和貪婪。

印度為何失去了亞洲獵豹?除了亂捕濫殺,兩個獵豹特性常被人忽視

圖:亞洲獵豹的美麗身影

如今,印度人已經再也不能馴養獵豹了。為了彌補亞洲獵豹在印度滅絕的遺憾,近幾十年來印度一直試圖從伊朗或者非洲引進獵豹,但困難重重,這項計劃一直未有實質性進展。而在中東地區,富豪們飼養獵豹似乎有了流行趨勢:每年都有數十隻獵豹從非洲走私到中東,它們中的一部分死在了路上,一部分成了中東富豪家中的“名貴寵物”,成了他們炫耀金錢和財富的工具。

印度為何失去了亞洲獵豹?除了亂捕濫殺,兩個獵豹特性常被人忽視

圖:中東富豪和他的寵物獵豹。

我們已經幾乎要失去亞洲獵豹了,如果走私獵豹的現象沒有消失,那麼不久的將來,非洲的獵豹或許會赴亞洲獵豹的後塵。那時候,非洲草原上將會失去一道靚麗的風景,一道人類不能用任何動物來彌補的風景……

關注大貓來了,瞭解有趣的貓科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