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年拿出收入的三成資助貧困學生,是195名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


大家好,我是楊友進,今年44歲,重慶市黔江區白石鄉人,是一個鄉村個體經營戶。我熱愛公益事業,每年拿出自己收入的三分之一資助鄉村留守兒童,現在是白石中學195名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也是重慶市“終生紅十字志願者”。#自拍我的故事#

1975年,我出生在重慶市黔江區白石鄉玉巖村6組,由於住在偏遠的鄉村,家庭十分貧困,父親是一個鄉村獸醫,雖然屬於鄉村獸醫站基層人員,但是沒有一分錢的工資,靠每日走村串戶給老鄉家的牲畜看病,收取一點微薄的報酬來支撐家庭的生活。

我家有三兄妹,我排行老大,由於受山村的條件所限制,鄉村孩子上學讀書非常艱苦,稍大一點的孩子白天讀書,下午放學後和週末時間都要幫助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和家務。

我初中畢業後沒有考上高中,便去黔江區太極職業中學畜牧養殖專業學習,由於父親是一位鄉村畜牧獸醫,受其影響,我對畜牧養殖專業很感興趣,在學校學到並掌握了許多養殖技術和獸醫知識。

職業中專畢業後,我的許多同學都選擇了外出打工,但是我謝絕了部分同學和好友的相邀,決定留在家裡做自己喜愛的事情。

1997年,我準備開店創業,我拿著父親給我的40元錢作為啟動資金,去城裡進了一些畜禽注射藥,並費盡口舌賒到了部分藥物,我租了一間門店,開起了旺農畜牧技術服務部,把賒來的藥物賣掉後再去還款,然後又賒回新的物資。就這樣賣了還,還了賒,逐漸把店的規模做大。

創業不易,所以我非常節約,裝車的貨物都是自己一人搬運,捨不得丟棄一張廢紙、一個塑料瓶,把它們累積起來賣給廢品收購店。由於父親做了40多年獸醫,我也是學習的畜牧養殖和獸醫專業,老百姓家的畜禽生病後我們一般都能夠治好,並且收費低、服務好,得到了鄉親們的信任。


沒有上過大學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為了彌補自己的遺憾,讓山裡的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能夠替我圓上大學夢,我從2006年開始,每年向白石中學捐款1000餘元,連續10年累計捐款14000元。2015年起我又把助學捐款提高到每年5000元。

2007年12月起,我們夫妻倆每週給一個貧困學生資助15元生活費,2010年開始把每週的15元提高到20元。2008年,“武陵都市報助我上大學”活動啟動後,我每年都要為活動捐款,汶川、玉樹、蘆山地震發生後,我也是當地第一個向災區捐款的農民。

2009年,我被白石中學聘為校外德育輔導員,做195名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從那時起,我就堅持每天去學校“上課”,與學生們交流談心。每一個孩子的生日我都記得,每逢生日我都給孩子們買生日禮物,孩子們都親切地叫我們“楊爸爸”“楊媽媽”。


我們家庭並不富裕,每月賣飼料和獸藥的收入只夠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開支。由於我們堅持收取最少的利潤,一年下來,最多隻能賺到四五萬元,到現在家裡還買不起一輛車。但是,我們在生活上節省開支,每年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於資助困難學生以及其他公益捐款。

我從2006年報名當了一名紅十字志願者,13年來,我覺得每每奉行“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就是一次心靈的洗滌。我參與、我奉獻,我快樂,與堅持前行!2017年5月,重慶市紅十字會授予我為“終生紅十字志願者”榮譽稱號。

2016年1月,我組建了一個“紅十字白石志願服務隊”,不到半年的時間,號召愛心成員捐助4萬多元,讓19戶貧困、殘疾家庭從中受益。我身體不是很好,我要和時間賽跑,要在55歲之前了卻一個心願,幫助1000名留守兒童健康成長,脫離困境,我就知足了!

2019年8月20日清早,我的微信收到信息,家住白石鄉龍池村四組一個名叫劉冬會的學生向我求助,她考上了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由於是二本,學費很高,家長因拿不出錢準備放棄。孩子有強烈的求學願望,希望能得到我的幫助。

8月28日,我組織各愛心人士,幫她捐助了3500元,向區紅十字會求助,一個愛心人士捐了200元,區紅十字會1000元。我還向駐龍池村的烏電集團扶貧工作隊反映情況,他們也幫扶了3000元,由於情況特別,在各級領導的幫助下,“武陵都市報圓我讀書夢”活動也準備資助5000元。由於社會各界和愛心人士的慷慨解囊,終於讓這劉冬會走進了大學校園。

十多年來,我堅持不懈地參與公益活動,離不開妻子的大力支持,她既要看管門市部,又要操持家務,還要照顧孩子,但她任勞任怨,從不埋怨我,反而還堅定地支持我,讓我深受感動。


我為社會做了一些微薄的事情,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肯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讚揚,黔江區人民政府先後授予我“最美黔江人”、“德馨鄉賢”、“最美鄉賢”等榮譽稱號。這是對我的鼓勵和鞭策,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繼續做好公益事業,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