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名育兒嫂,檢查患有乳腺癌,為省錢我切除了乳房


我,一名來自湖北貧困地區的育兒嫂,今年九月檢查出患有乳腺癌。我的僱主全心全意地幫助我治療,讓我感受到同時來自兩個家庭的溫暖。我叫刁文華,今年43歲,湖北浠水縣人。我育有兩個小孩,大的17歲,小的9歲。此前,我一直在家務農和帶孩子,隨著孩子長大,家庭開支增加,我也想出來掙錢,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2016年年底我來到北京,進入家政公司,成為一名育兒嫂。#自拍我的故事

今年7月,我走進現在的寶媽黃女士的家庭,照顧她兩個月大的女兒,我很喜歡和寶寶在一起,看她熟睡,逗她開心。寶媽很認可我的工作,我們兩個特別投緣,在這個家庭,我感受到了像自己家裡一樣的溫暖。小寶寶總是很難入睡,哭聲不斷,我整日整夜地抱著她,哄著她。寶媽說我比她這個當媽媽的還要耐心。我自己也閒不下來,不僅帶小寶寶,有空了也幫忙照顧上幼兒園的哥哥。圖為我帶著僱主的小孩在外面玩耍。

兩個小孩子很喜歡我,我也很滿足。看著他們讓我想起了遠在家鄉的兩個孩子。但美好的一切在9月底突然被打破。9月25日,我突然覺得乳房疼痛,第二天寶媽帶我去照B超,醫生說情況不太好,需要再做檢查。我生病之後,寶媽比我還操心。她整夜在網上查找關於乳腺癌的醫學資料,找醫院掛號,核實浠水地區的醫療保險政策,有時候還會偷偷地落淚。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我一個農村人根本不知道怎麼去大醫院掛號看病。圖為我在醫院的病床上。


寶媽幫我掛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知名專家診治,過完國慶,10月8號,這一天,我被確診為潤性惡性乳腺腫瘤。醫生說我的腫瘤未轉移,需要手術前化療,之後再切除病灶並持續多個靶向治療療程,化療及手術費用30-40萬。我當時聽了,幾乎就要崩潰,我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寶媽一家不僅自己給我捐錢,還發動籌款幫我籌集治療費用。圖為我在醫院B超檢查的X光片。

我家在湖北浠水的山區,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是縣裡的精準扶貧對象。老公在山東的工地打零工,收入不穩定。家裡兩個未成年孩子,開銷也大,婆婆還患有中風,日子一直緊巴巴,沒有存款。寶媽建議我先做手術前的化療,然後再做靶向治療。這個方案比較穩健安全,但花時間長,錢也多。我工資只有5000多元。丈夫工地現在還欠著他幾萬塊工資要不回來。從節省治療費用的角度考慮,我自己決定,直接把乳房切除。圖為我和丈夫在病房吃中飯。

11月4號,我在醫院做了左側乳房切除手術。雖然這個決定讓黃女士很是傷心,但是作為母親,作為女人,她懂我。 我很感激遇到這麼情深義重的僱主。她說等我病養好了還能再回來,繼續帶孩子,我期待那一天…11月8日,寶媽再次來到醫院看我,她打開我的衣服,看了我手術後的胸部,失聲痛哭。她說乳房對女性這麼重要,我怎麼這麼決絕的就切掉了?圖為我剛做完手術時寶媽失聲痛哭。


我在北京工作了快三年,服務過好幾個家庭,一直在工作,但也沒有去哪遊玩過。在等待手術這段時間,黃女士讓我繼續留在家裡養好精神,還買來營養品叮囑我服用,聽我說過喜歡老宅子,她和全家週末帶我去遊覽了恭王府,後海,一切看似簡單平淡的事於我確實莫大的感動和鼓勵。圖為寶媽和我在後海合影。

做完乳房切除手術之後,我在醫院做恢復治療。乳房切除之後,對身體會有一定的影響,醫生說,上肢可能會有水腫的情況,上肢力量肯定會不如之前,幹不了重活,以後找工作會受限。寶媽說,等我身體好了,還給她帶小孩,哪怕一年之後她都願意等。圖為寶媽在醫院病房安慰我。

寶媽說我是她兩個孩子找的第六個育兒嫂,也是最有緣分的一個。我用全力去照顧她家孩子,她四歲的兒子總叫我“小小刁阿姨”。我雖然比寶媽大幾歲,但寶媽很照顧我,也跟著小孩叫我小刁,並且把我當姐妹一樣看待。我生病了,就像她的家人生病了一樣。寶媽說,她和我一樣,都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知道母親病倒了,對一個家庭是多麼大的打擊。圖為僱主在醫院幫我梳理頭髮。


我做了手術之後,家裡少了一個勞動力和一份經濟收入,只能依靠丈夫一個人在外面打零工,既要給我看病,撫養兩個孩子長大,還要贍養老人。醫生說,這次手術之後的化療和靶向治療過程依然艱鉅,我們這個小家,也許真的扛不住,但我又不忍心讓家庭倒塌,讓孩子無依無靠。但看到黃女士一家還有很多熱心人士幫助我,又讓我看到了希望和社會的善意,希望我們能扛過病魔。圖為我在醫院拿著壓力球做肌肉康復訓練。

如果您願意幫助這個家庭,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別,可將二維碼保存到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掃描識別。該項目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919大病救助工程發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所有。詳情請關注“水滴公益”平臺動態。監督電話:4009-010-919。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