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運到大數據,大轉身之後的中昌數據過得如何?

過去2個多月裡,中昌數據過得不太平靜。先是爆出控股股東債務問題,再是高管集體辭去職務,又是子公司業績驟降,日前又爆出孫公司失控。


從海運到大數據,大轉身之後的中昌數據過得如何?

危機發酵

10月以來,中昌數據已先後發佈了針對控股股東三盛宏業持股被凍結的多份公告,凍結緣由均是借款糾紛或借貸糾紛。


11月22日,公司又稱持有的雲克科技100%股權和上海鈺昌6.04%股權及公司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


12月5日,中昌數據公告稱,2018年耗資6億元收購的孫公司億美匯金拒不配合預審計工作,對其失去控制。今年前三季度,億美匯金對中昌數據的淨利潤貢獻59.69%,一旦無法並表,將對公司2019年度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


與此同時,控股股東債務危機,還在進一步發酵中。12月17日晚間中昌數據再度發佈公告中披露控其股股東三盛宏業所持公司全部24.88%股權被輪候凍結,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約50億元債務違約。


棄海入網

中昌數據是一家從航運業轉型至數字營銷領域的公司,此前主營業務主要以國內幹散貨運輸為主,後轉型為大數據智能營銷軟件和服務業務。


該公司於2000年年底在上交所上市,期間經歷虧損嚴重、暫停上市、破產重整、恢復上市。後於2016年進行了資產重組後"中昌海運"變更為"中昌數據",併購博雅立方100%股權開始逐步向大數據轉型,是滬深兩市第一家以大數據命名的上市企業。


2017年,中昌數據置出了所有海運資產,完成了由海運企業向互聯網大數據企業的徹底轉型,在擁有大數據營銷公司博雅立方的基礎上,收購雲克科技完善產業佈局。


2018年,中昌數據全資子公司上海鈺昌斥資6.38億元現金收購了億美匯金55%的股權。


商譽高企

三年併購三家公司的中昌數據,被戲稱為"轉型重組狂魔"。那麼,經歷"棄海入網"的轉型之後,中昌數據發展如何?


財報顯示,2013-2015年度中昌數據淨利潤分別為-8807萬元、-3.65億元、2585萬元。併購之後,形成的商譽讓中昌數據經營業績迅速增厚,2016-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13.14億元、21.35億元、30.1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77萬元、1.19億元、1.42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06.84%、6698.87%、19.86%。


但進入2019年,中昌數據淨利潤在轉型以來,首次發生三季報業績下滑。2019年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23.55億元,同比增長9.35%;實現淨利潤0.28億,同比增幅為-70.89%。


此前因實施收購而形成的商譽規模高企,也劍懸於頂。到今年三季度末,中昌數據商譽總額達21.56億元,淨資產為23.20億,商譽總額佔淨資產的92.93%。一旦收購的標的無法實現業績承諾,可能會導致公司業績承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