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城血戰36年,拯救半個世界,上帝之鞭折斷於此

在《神鵰俠侶》中,楊過逆轉乾坤,用飛石擊死了蒙哥大汗,解救了襄陽百姓。而在歷史上,蒙哥也是被飛炮擊死的,不過地點改在了重慶的釣魚城。在這裡,南宋軍民拯救了半個世界。

釣魚城血戰36年,拯救半個世界,上帝之鞭折斷於此

兵臨成都

時間回到1243年,蒙古軍隊攻入四川,李白口中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對蒙古軍隊來說似乎一點難度都沒有。很快,蒙古軍隊就攻破了成都,四川生靈塗炭。

此時的知府彭大雅萌生了修建釣魚城的想法。在重慶合州有一座釣魚山,這個地方地勢險要,三面環水,可以作為軍事要塞。如果防守得當,定能起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

但是彭大雅的這個行為,卻遭到了當時百姓們的反對。此時四川幾乎都要淪陷了,百姓們都不懂,為什麼他還要浪費錢財,去修建一個不知道能不能發揮作用的小城。

釣魚城血戰36年,拯救半個世界,上帝之鞭折斷於此

彭大雅不顧反對,執意修建釣魚城,於是他很快就被人彈劾、革職下臺了。接手釣魚城工程的是兵部侍郎餘玠,餘玠上任之後就發現了彭大雅的良苦用心,於是他帶領著17萬軍民投入到了釣魚城的修建中。

餘玠將釣魚城擴建為內城和外城,使得防守更加嚴密,同時又在城中開墾良田,挖井取水,做好了長期堅守的準備。

釣魚城的修建也在戰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餘玠和蒙古軍隊多次交手,竟然抵擋住了蒙古鐵騎的衝擊,為四川抗戰帶來了一絲希望。

不過,餘玠建城的行為也引起了朝中大臣的懷疑,有人就誣告餘玠想要擁兵自立,宋理宗竟然聽信了這個讒言,想要召回餘玠。餘玠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大感不妙,害怕自己離開後四川會失守。於是還沒等啟程回臨安,餘玠就憂鬱而死了。

釣魚城血戰36年,拯救半個世界,上帝之鞭折斷於此

然而一個餘玠倒下了,就會有另一個餘玠站起來,大將王堅承擔了這個重任。王堅本就是個好男兒,早年他就在孟家軍中參與抗金抗蒙,立下了報效國家的宏願,如今擔此重任,必然不會讓出半寸河山。

在王堅的苦心經營之下,釣魚城的城牆竟被加厚至5米之厚,這足以抵擋蒙古軍隊的炮擊,此時的釣魚城才算最終成型。

血戰合州

很快,釣魚城的考驗就來了。1258年,蒙哥大汗揮師南下,帶領的4萬騎兵直奔四川。蒙哥在四川境內勢如破竹,很快半個四川就落入蒙古軍隊手中。

看打得這麼順利,蒙哥就開始飄了,覺得拿下四川不過是分分鐘的事情。但他卻不知道,正是由於他的盲目自信,讓他命喪於此。

釣魚城血戰36年,拯救半個世界,上帝之鞭折斷於此

1259年,蒙哥殺到釣魚城下。按照蒙哥的預想,之前大規模的屠城已經把南宋人都殺怕了,現在只要找個人去勸一下他們,他們必定會乖乖開門投降。

於是,蒙哥便派了南宋降將晉國寶去勸降王堅。一見晉國寶這個叛徒前來,王堅氣打不來一處,立即下令將這個叛徒斬首示眾,並把他的屍首丟到了釣魚城外。

蒙哥怒火中燒,親自率大軍攻城。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小小的釣魚城竟然如此堅挺,在南宋軍民的拼死抵抗下,一連過去了三個月,釣魚城依然沒有被攻下來。

很多人看到這裡會有疑問,為什麼古代打仗時,遇到久攻不下的城池,不會選擇繞過城池攻打其他地方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蒙哥繞過釣魚城攻打重慶的話,走到半路上釣魚城守軍就會出擊打援,到時候腹背受敵,肯定會更難受。

釣魚城血戰36年,拯救半個世界,上帝之鞭折斷於此

再加上蒙哥迷之自信,總是覺得釣魚城就快被攻陷了,於是蒙古大軍只能死磕釣魚城。

不過,讓蒙古大軍更頭疼的是當地的氣候環境,重慶本就多山,山路崎嶇,蒙古鐵騎完全發揮不了作用,只能選擇徒步作戰。而且重慶又是著名的大火爐,加上四川盆地潮溼的蒸汽,讓習慣了北方風沙的蒙古軍隊叫苦不迭。很多蒙古士兵都上吐下瀉,甚至還出現了瘟疫。

改寫歷史

雖然作戰環境艱苦,但蒙古軍隊還是有兩次差點就攻下釣魚城的,這都和蒙古大將汪德臣有關。

第一次,汪德臣趁深夜偷襲釣魚城,當時釣魚城的守軍防備不嚴,汪德臣帶領士兵甚至一度登上了城頭,但是王堅臨危不亂,他通過事先挖好的暗道從背後襲擊了汪德臣,前後夾擊,汪德臣只能選擇撤退。

第二次汪德臣學聰明瞭,他也像王堅一樣挖地道、搞突襲,結果真的讓汪德臣挖通了地道,直接進入到了釣魚城的外城。百姓們見到突然冒出來的蒙古士兵,驚慌不已,但是保家衛國的決心戰勝了恐懼。百姓們都操起傢伙來抵抗蒙古軍隊,最後撐到王堅等人帶兵前來,才成功打退了汪德臣的進攻。

汪德臣實在是打得沒耐心了,加上當時又是六月,天氣悶熱不已,鬱悶的他竟然傻到孤身一人來到釣魚城下,對守軍大喊道:“我請大汗恩准不用屠城,你們快快開門投降。”

釣魚城血戰36年,拯救半個世界,上帝之鞭折斷於此

還沒等汪德臣說完,城上的守軍見蒙古人竟然敢一人前來叫囂,立馬就開炮把汪德臣轟上西天了(估計是語言不通惹的禍)。蒙古軍隊中的最強大將,就這樣死了。

汪德臣的死讓蒙哥怒火中燒,他下令發動總攻,甚至站在陣前擂鼓助威。鼓聲雷鳴,王堅在城牆上很快就發現了正在擊鼓的蒙哥大汗,下令士兵向鼓聲方向開炮。一聲巨響之後,蒙哥汗傷重而亡。詩云:

護國城頭飛炮烈,溫泉寺內大王橫

釣魚城血戰36年,拯救半個世界,上帝之鞭折斷於此

一代天驕蒙哥汗就這樣死在了釣魚城下。蒙哥死後,歷史就此改寫,蒙古帝國內部發生內鬥,各路蒙古大軍都趕回來爭奪汗位,旭烈兀甚至停止攻打埃及,東歸支持忽必烈,避免了整個歐洲生靈塗炭。

釣魚城建成不過十數年,就將當時世界最強的蒙古軍隊拖垮,實在是世界奇蹟,釣魚城也因此被稱為“上帝折鞭處”,南宋軍民就在此拯救了半個世界。

百戰彌堅

但可惜的是,立下汗馬功勞的王堅卻受到了奸相賈似道的彈劾,不久就憂憤而死了。

在歷史上,似乎每到這種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都總會有小人和叛徒出來搞事情,就好像漢奸是每個亂世的標配一樣,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代名將王堅死後,他的部下王立就接過了守城的接力棒。

釣魚城血戰36年,拯救半個世界,上帝之鞭折斷於此

1275年,在汗位爭奪中勝出的忽必烈帶領大軍捲土重來。釣魚城的軍民們還是不屈不撓,硬是擋住了蒙古軍隊的進攻,甚至還收復了重慶的幾座城池。

到了1276年,南宋滅亡,但是釣魚城依然在堅守。在如今的釣魚城遺蹟中,人們還發現了一座皇宮,這說明釣魚城軍民相信,即使國家滅亡了,皇帝也有可能來釣魚城避難,到時候就可以重建屬於他們的國度。

1279年,此時釣魚城情況已經非常不樂觀了,連續兩年大旱,讓釣魚城顆粒無收,而外面的蒙古軍隊依然毫不鬆懈地圍攻。

釣魚城血戰36年,拯救半個世界,上帝之鞭折斷於此

最終由於寡不敵眾,王立開城投降,32位將軍自殺殉國。到此,釣魚城一共整整堅守了36年。

蒙古軍隊入城之後,一改往日屠城的政策,並沒有大開殺戒,就連高傲的蒙古人也被釣魚城軍民的堅守所折服,向他們表達了深深的敬意。

在我們的印象中,南宋是一個非常軟弱、受盡欺負的朝代,但是南宋子民在危難關頭展現出來的勇氣和決心,會讓任何敵人感到肅然起敬,也正是這種力量,支持著中華文明永遠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