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深化“三鏈”建設著力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組織力

本報訊 (記者陳麗)今年來,我市各級黨組織圍繞如何讓“三鏈”建設“鏈得上、鏈得住、鏈得牢”,通過調整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延伸工作觸角,著力打造“三鏈建設”升級版,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把領導核心作用體現到推動產業發展上,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創新設置方式,推動黨組織在產業鏈上“建得牢”。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積極推動黨組織設置下移,注重在專業協會、合作社、“扶貧車間”、農業園區(基地)、龍頭企業等新領域建立黨組織,持續完善以村黨支部為核心,各種經濟社會服務組織和農民合作組織為補充的“一核多元”組織構架,使黨組織更加有效地深入到幫民致富的產業培育、生產經營活動中。特別是今年以來,按照“跨村設置、產業聯建”的思路,打破區域行業限制和原有基層黨組織相對分離、自成體系互不交融的格局,破除一村一黨組織的“塊”狀模式,建立一產業一黨組織的“鏈”式結構,著力打造“三鏈”建設“升級版”,共在各類農村產業經營主體中建立黨組織382個,覆蓋農村經濟組織764個,搭建起了產加銷全鏈條整合、分區域特色化融合的產業型黨組織組建架構和帶動模式,進一步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組織力、引導力和帶動力。

突出組織帶動,推動黨員在產業鏈上“聚得住”。各基層黨組織把農村黨建與農業產業融合發展作為切入點,在如何構建“黨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大黨建”格局中破題,以“能人引領”為依託,充分挖掘農村各領域在種植、養殖、加工、運輸、販運、銷售等方面能力突出的能人資源,進一步充實基層黨組織人才隊伍,先後引導村幹部和農民黨員領辦新型經營主體2168個,最大限度把黨員和致富能人聚在脫貧攻堅和產業發展鏈上,形成黨建優勢與能人資源的聚合效應。注重發揮能人黨員帶動作用,認真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採取“黨員+致富能人”“致富帶頭人+貧困戶”幫帶模式和黨員能人組團、黨員責任區幫帶、黨員結對幫扶等模式,組織有幫帶能力的1.3萬名農民黨員與3.1萬多戶貧困戶結對幫扶,引導農村黨員和各類人才在產業發展各個環節中主動作為,在引領發展農業產業、教育培養現代農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展現。

注重作用發揮,推動群眾在產業鏈上“穩致富”。注重建立健全產業鏈黨組織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支部+協會+會員”“支部+企業+基地+農戶”等多種模式,精準對接生產經營特點規律和農民群眾所求所需,在市場信息、政策法規、資金技術、產業技能等方面及時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並鼓勵群眾積極入股到經營主體發展中來,每年通過效益分紅形式增加收入。在有效帶動群眾增收的同時,通過指導發展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推動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三變”改革等舉措,培育村集體經濟組織,激活資源資產,發展“領頭羊”產業,為村集體帶來穩定收入並滾動壯大,不斷提升農村自我發展和自我治理能力。目前,全市通過產業帶動模式受益的群眾達到43.37萬人,其中貧困群眾32.24萬人,346個村通過各類經營主體帶動增加了集體經濟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