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深化“三链”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本报讯 (记者陈丽)今年来,我市各级党组织围绕如何让“三链”建设“链得上、链得住、链得牢”,通过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延伸工作触角,着力打造“三链建设”升级版,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把领导核心作用体现到推动产业发展上,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创新设置方式,推动党组织在产业链上“建得牢”。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积极推动党组织设置下移,注重在专业协会、合作社、“扶贫车间”、农业园区(基地)、龙头企业等新领域建立党组织,持续完善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补充的“一核多元”组织构架,使党组织更加有效地深入到帮民致富的产业培育、生产经营活动中。特别是今年以来,按照“跨村设置、产业联建”的思路,打破区域行业限制和原有基层党组织相对分离、自成体系互不交融的格局,破除一村一党组织的“块”状模式,建立一产业一党组织的“链”式结构,着力打造“三链”建设“升级版”,共在各类农村产业经营主体中建立党组织382个,覆盖农村经济组织764个,搭建起了产加销全链条整合、分区域特色化融合的产业型党组织组建架构和带动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组织力、引导力和带动力。

突出组织带动,推动党员在产业链上“聚得住”。各基层党组织把农村党建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切入点,在如何构建“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大党建”格局中破题,以“能人引领”为依托,充分挖掘农村各领域在种植、养殖、加工、运输、贩运、销售等方面能力突出的能人资源,进一步充实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先后引导村干部和农民党员领办新型经营主体2168个,最大限度把党员和致富能人聚在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链上,形成党建优势与能人资源的聚合效应。注重发挥能人党员带动作用,认真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采取“党员+致富能人”“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帮带模式和党员能人组团、党员责任区帮带、党员结对帮扶等模式,组织有帮带能力的1.3万名农民党员与3.1万多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引导农村党员和各类人才在产业发展各个环节中主动作为,在引领发展农业产业、教育培养现代农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展现。

注重作用发挥,推动群众在产业链上“稳致富”。注重建立健全产业链党组织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协会+会员”“支部+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精准对接生产经营特点规律和农民群众所求所需,在市场信息、政策法规、资金技术、产业技能等方面及时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并鼓励群众积极入股到经营主体发展中来,每年通过效益分红形式增加收入。在有效带动群众增收的同时,通过指导发展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等举措,培育村集体经济组织,激活资源资产,发展“领头羊”产业,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入并滚动壮大,不断提升农村自我发展和自我治理能力。目前,全市通过产业带动模式受益的群众达到43.37万人,其中贫困群众32.24万人,346个村通过各类经营主体带动增加了集体经济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