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供熱項目"魯班獎"花落山西建投

北方冬日,水瘦山寒。“暖氣如何更熱些,天空如何更藍些”早已成為擺在中國北方城市的一道重要“民生課題”。

2014年,太原市古交興能電廠至太原供熱主管線及中繼能源站工程(下簡稱太古供熱項目)應運而生。2016年供暖季,古交興能電廠的工業乏汽餘熱變成太原民眾家中的汩汩暖流。

三年後,這個被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評價為“在全國乃至世界供熱史上都史無前例,為全國各地長輸供暖項目實施開創了先河”的項目,再一次成為焦點。

工程的承建者山西建投安裝集團以這個項目的中繼能源站一舉奪得全國市政工程供熱類第一個魯班獎,也是山西省市政工程項目的第一個魯班獎。

作為中國典型的重工業老城,山西太原從熱電聯產集中供暖入手,作為其對症大氣汙染的一劑良方。2012年,太原市區僅有的5個大型集中供熱源供熱能力遠遠不能滿足當下的需求,選擇合適的集中供熱熱源已成為太原市清潔供熱發展規劃的重要命題。

太原市古交興能電廠是發電容量3120MW的純凝火力發電廠,發電的同時大量的汽輪機乏汽餘熱通過空氣冷凝島排掉。對古交興能電廠發電機組進行低位能供熱技術改造,並配合餘熱回收及末端燃氣調峰,可承擔太原市76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的供熱量。在不增加當地環境汙染排放量的情況下,可以極大緩解太原市熱源的不足問題。

然而,古交電廠熱源距離太原市城區有37.8公里之距,如果採用傳統的集中供熱技術就難以解決長距離熱量輸送所造成的高成本問題。但是,專家指出,如果能綜合利用大溫差輸送、餘熱利用、燃氣分佈式調峰等方案,則可以降低供熱成本,實現遠距離供熱。

這種做法固然可行,在國內卻沒有範例複製。這也考驗著決策者和承建者的勇氣和能力。

2014年3月,太古供熱項目破土動工,管道敷設從位於太原西部的古交興能熱電廠起始,途中,4條DN1400管線沿公路蜿蜒前進,依汾河,跨西山,鑽隧道,跋山涉水37.8公里後到達太原市區。為了降低長輸管道的運行壓力以及太原市熱網的承壓力,專門建設了三座中繼泵站、一座事故補水站、一座中繼能源站。

在今年終執魯班獎牛耳的中繼能源站是古交興能電廠至太原供熱工程熱源“入並”的重要樞紐,擔負著太原市區總供熱面積1/3的換熱功能,它也是亞洲目前最大規模的中繼熱源工程。該站位於太原市西北角,萬柏林區王家莊附近。這裡標高840米,與古交興能電廠高差180米,與太原市區熱網最低處高差60米。

當時在工程一線指揮的山西建投安裝集團副總工程師趙海生解讀中繼能源站的作用,“就是將古交高溫熱源,經過中繼能源站隔壓換熱後,再繼續向太原市區供熱,以降低整個管網的運行壓力,提高管網及供熱的安全性。”

“基礎類型多樣,形式各異,溝道縱橫交錯;板式換熱器串並組合,管線綜合排布難度大;板式換熱器單體換熱面積為國內最大等。”許多前所未見的困難扎堆而來。而施工者們用一項項技術創新攻堅克難:熱網大溫差輸送技術,使遠離城區的電廠餘熱利用成為可能;水錘預防技術,保證了系統安全運行;反衝洗角通除汙器應用技術,確保了系統運行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等。

2016年10月29日,太古供熱系統投運,展現出綠色、智能、標準的專業化高度。

在太原,這個項目帶來的環保效益已然凸顯。太古供熱項目及中繼能源站上崗3年,取代了510餘座燃煤鍋爐,替代了太原一電廠全部供熱負荷、城西城南燃煤熱源廠及嘉節燃氣電廠部分負荷、太原二電廠現狀部分供熱負荷。

而從整個鏈條來看,全年利用乏汽餘熱供暖共計節約標煤93.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4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8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2.4萬噸,減少粉塵排放量2.1萬噸。

安全平穩運行3年來,太古供熱項目及中繼能源站儼然成為國內同行眼中的“他山之石”。2018年12月,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舉行的“太原(太古)大溫差長輸供熱示範工程”科技成果評估會上,倪維斗、肖緒文、聞雪友等院士專家團隊一致認為,“該工程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評估意見”顯示:該工程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實施的大規模餘熱長距離供熱工程,全面替代了太原市燃煤供熱鍋爐,為我國北方地區供熱開闢了新途徑,應作為城鎮清潔供熱的主流方式。

在獲魯班獎之前,該項目已獲得中安協科技進步一等獎、山西省建設科技重大成果一等獎和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等28個獎項。

“用魯班精神築就匠心之作。”山西建投集團總經濟師、山西建投安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耿鵬鵬如是說。(白濤 奧雲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