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不自由,阿迪達斯有yeezy,耐克有AJ,你們有什麼?

安踏不自由,阿迪達斯有yeezy,耐克有AJ,你們有什麼?

安踏不自由,阿迪達斯有yeezy,耐克有AJ,你們有什麼?

安踏一進門,渾水機構便問道,“阿迪達斯有yeezy,耐克有AJ,你們有什麼?”

安踏不回答,排出幾枚牌子,上面刻著“FILA、DESCENTE、KOLON”。

“只是合資公司罷。”

安踏顯示出不屑置辯的神氣,隨後又拿出嶄新的AMER SPORTS,“2025年,我們也要做到雙千億!”

店裡的空氣隨即快活起來。

……

2019年,安踏是在動盪不安中渡過的。

當安踏在大洋對面與耐克、李寧等品牌爭奪NBA狀元秀錫安代言之時,冷箭猝不及防地射了過來。

安踏不自由,阿迪達斯有yeezy,耐克有AJ,你們有什麼?

▲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

從7月8日開始的半個月內,國外知名沽空機構渾水發佈了對安踏體育的做空報告,渾水錶示,安踏暗中控制其大部分一級經銷商,以虛增銷售額、利潤率,並直指安踏將批發商變為直營店。

對此,安踏否認,但並未做出具體解釋。

安踏已經見怪不怪了,這已經是其第三次受到來自沽空機構的考驗。

2018年6月14日,沽空機構GMT發出報告,已證實安踏與騙子公司存在諸多相同的特徵,建議賣出或迴避這些公司。

2019年5月30日,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創始人索倫達爾質疑安踏旗下品牌FILA的營收不透明,認為其股價有高達34%的下跌空間。

被“口頭安排”的安踏業績降後又漲,一路回升,至6月10日的股價已經超過被沽空前。

總結下來,安踏被沽空機構如此不看好的原因就是業績“太好”,好的有點離譜甚至到了酸的地步。

2018年安踏年報顯示,營收同比大漲44.4%至人民幣241億元;毛利同比增長54.0%至126.87億;經營溢利同比增長42.9%至57.00億元。集團的收益、經營溢利及股東應占溢利三項指標均創新高,並且保持了連續五年的雙位數增長。

而業績增長的最大來源就是FILA,集團總裁鄭捷表示,FILA保持強勁,銷售增速超過80%,全年流水超過100億元。

在今年中期業績中,安踏首次公佈了FILA的營收數據,以此回應外界的質疑。

2019年上半年,FILA營收65.38億,佔安踏集團總營收的44.1%。其中毛利46.73億,毛利率達到了33.4億元,佔比71.5%。

同期安踏主品牌的毛利率是42.5%,李寧是49.7%,阿迪達斯2018財年的毛利也不過50.4%。

安踏不自由,阿迪達斯有yeezy,耐克有AJ,你們有什麼?

此次業績的高速增長,也讓FILA營收首次超過李寧。不被看好的安踏,依舊穩坐國內運動品牌老大的位置。

安踏將FILA的高速增長歸納出三點:品牌及產品的市場認知度不斷提升;零售業務的強勁表現以及實體店增加和店效提升;電子商貿的發展。

十年前,安踏以6億港元的價格,從百麗國際手中收購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經營權,但外界並不看好這筆生意。

彼時,全球都處於金融危機中,2009年前後,全球的運動品牌幾乎都處於虧損之中,安踏和FILA也不例外。

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安踏重新設計了FILA的運營,瞄準市場空檔期。2011年至2014年的三年間,FILA收回大部分門店並改為直營管理,從終端對門店進行直接管理。

依託安踏大刀闊斧的改革,FILA在中國市場被成功塑造成一箇中高端品牌。

至2019年6月,FILA在中華區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1788家,市場佔有率達到2.6%。

安踏不自由,阿迪達斯有yeezy,耐克有AJ,你們有什麼?

如果不是FILA做成功,安踏或許還沉寂於中低端品牌。

自此安踏走上覆制FILA的道路。

在內部,安踏有著四個發展步驟。第一,依託工廠製造;第二,通過明星代言營銷,走品牌化道路;第三,取消品牌批發升級至品牌零售;第四,多品牌發展。

從2016年起,安踏或收購或合資,將國外知名品牌不斷引入中國。2016年和DESCENTE建立合資公司,2017年與KOLON建立合資公司,收購SPRANDI和KINGKOW。2018年更是重金收購了AMER SPORTS。

在完成AMER SOPRTS後,安踏已經形成了從低端到高端的全品類覆蓋。鄭捷稱,目前集團會觀察機會,短時間內不會再刻意尋找細分品牌進行收購,而是要先消化培育。

實際上,除了安踏自身和FILA外,其他品牌上半年總營收只有6.8億元,總體處於虧損狀態。也就是說,安踏複製下一個FILA的計劃,還有待考證。

而2022年,對安踏來說是勢在必得的一年。

國務院已經明確出臺政策,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即將來臨,將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國家加上大會的雙重加持,很可能會帶來新一輪的體育潮。

目前,安踏中標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運動服裝類贊助商,收購AMER SPORTS正顯示了安踏的決心。

安踏不自由,阿迪達斯有yeezy,耐克有AJ,你們有什麼?

屆時,安踏就能借勢在國內運動市場打下基礎,進一步更能打開國際市場。

安踏不自由,阿迪達斯有yeezy,耐克有AJ,你們有什麼?

與國外品牌從製造、品質相比,中國品牌未必會輸。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開膠的才是真鞋,莆田鞋質量才不會那麼差。”

然而,炒鞋市場的火熱,從側面也反映出耐克、阿迪達斯在文化軟實力上的輸出。這兩大體育公司在簽約、聯名、限量等經營策略上的價值輸出已經非常成熟。

安踏、李寧等國產品牌在學習這些頭部品牌的營銷策略時,不免只能踩著腳印前行,如果稍有變動,安踏們很容易變成墊腳石。

2022年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的一年,如何抉擇是當下的難題,對安踏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