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義烏這塊路牌開始“瞎指揮”,該整整了

尷尬!義烏這塊路牌開始“瞎指揮”,該整整了

“縣前街、廣場路、新馬路等道路更換燈箱式路牌了,這些路牌色彩亮麗,十分醒目,扮靚了城市夜景,然而在城市其他地方,不少的路牌存在指示牌不全、破損、部分路牌設置不合理等問題,希望能夠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採取措施進行治理,讓路牌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

尴尬!义乌这块路牌开始“瞎指挥”,该整整了

近來,不少讀者先後來電反映城區一些路牌設置、維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昨日,記者與市民監督團成員一道走上街頭實地察訪,發現城區路牌存在設置不規範、部分破損、牌面模糊等問題,不僅起不到指路作用,而且也給城市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在城區丹溪路與江濱西路交叉口,我們看到丹溪路的路牌被“捆綁”在路燈杆子上,給人一種隨意且不莊重的感覺;

在香山路與江濱西路交叉口,香山路的路牌積了一層厚厚的灰塵,正中位置有明顯清理牛皮癬留下的痕跡,其中“山”字已經變得不完整;

在城店路與江濱西路交叉口,江濱西路的路牌已經“轉向”了,本來橫向設置的路牌發生了偏移,斜指向了城店路方向。

隨後,我們對宗澤路、經發大道等路段及延伸道路進行了走訪,也發現有一些路牌存在傾斜、破損、模糊等問題。

在昌德區塊,我們發現有多塊路牌破損,在江東東洲路與下王路交叉口,路邊的一塊路牌被人捆了一根黑漆漆的棍子,路牌顯得髒亂不堪。

另外,在採訪中我們還發現城市不少道路還存在沒有設置路牌或者設置不規範等問題,如香山路、貝村路與江濱西路交叉路段,多個路口沒有設置路牌。

走訪中,幾位市民監督團成員表示,城市道路指示路牌,就像城市的眼睛,散佈在大街小巷,為人們指明道路和方向,它是城市的“名片”,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內涵,隨著城市更新、建設與發展,“呆板”的路牌、不規範、不完整的路牌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也與城市文明形象不相匹配。

為此,記者一行走訪了市民政局、市地名辦。記者一行了解到,一些路牌已經在街頭“站立”了很多年,風吹雨打再加上少數人為損壞,確實出現了路牌不規範、指向不明確、少數出現破損等問題。

對此,他們正密切排查,發現一處整改一處。另據介紹,去年以來,義烏已對不規範路牌開展了多次清理整治,共維護路牌7500餘塊次。

同時,在繡湖區塊的新馬路、廣場路、縣前街等路段進行燈箱式路牌試點,共設置50塊燈箱式路牌。

這些路牌美觀大方,夜晚還能夠“亮起來”,路牌中還加入了區間門牌編號,方便群眾的尋找,待試點結束後,將進一步提升改進,以便進行大範圍的推廣、實施,真正讓城市路牌醒目起來、靚麗起來,成為城市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監製:龔望平|主編:沈穎潔|責編:劉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