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搖號前夜,小四小五神祕考還在活躍?搖不中了,這些還有啥用……

週六早晨天剛亮,程峰(化名)就起床了,他要趕在8點前送女兒去上“思維訓練班”。程峰和同班家長心照不宣,班名是個幌子,女兒上的是“小五班”。

記者連日來的調查發現,不僅程峰,還有更多小升初的家長,奔波在所謂的“小四班”、“小五班”、“神秘考”等暗戳戳的篩選中。“雖然要搖號了,但是,機構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萬一有用呢?”家長對搖號心存僥倖。而培訓機構則利用家長的升學焦慮,煽風點火,趕在民辦超額搖號政策出前,收割最後一波“韭菜”。

“小五班”裡的觀望

12月的上海,清晨寒氣襲人。程峰早已習慣了在週末不睡懶覺。他把女兒裹嚴實了,送到本市東部偏北的一家培訓機構,目送進門。同一天的早上,這裡有三百多個孩子,從三百多個早起的家庭中趕來。

家長可以回家了,孩子們不能歇著。一上午三個半小時,五年級孩子們圍繞語數外三門功課做卷子、聽卷子講解,學習課外知識。

為了備戰2020年該區知名民辦初中,今年6月,程峰早早盯牢了這家江湖傳言的該校“小五班”。程峰說,想給孩子提前“佔坑”,多爭個機會。

“小五班”的名額競爭激烈。程峰說:“像我報的這種,一期課程4個月,一年下來萬把塊。一共三百來個位置,拼速度先到先得,反應遲的家長就只能在‘坑外’守候,等待有人退出,及時填補。”

调查:摇号前夜,小四小五神秘考还在活跃?摇不中了,这些还有啥用……

只是今年,家長們的心態和往年相比,有了變化,從“佔坑競爭”變成了“佔坑觀望”。

“小五班”,一個沒有學校的官方說法、家長們口口相傳、心照不宣的存在。這類培訓機構往往以“計算機課程”、“思維訓練”、“綜合課程活動”等名義進行招生,有的乾脆不起名字。

市教委多次發出通知:嚴禁上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獲獎證書、各類等級考試證書作為招生錄取依據;學校不得組織紙筆測試、面試或其他類型的測評活動,不得以各種方式收取學生簡歷。民辦初中只有在面談日可以考察學生,全程視頻監控。

十幾分鐘的面談能考察、選出心儀的好生源嗎?“小五班”,成了坊間流傳,能為民辦初中提前挑選生源的“佔坑班”。

這種班級,往往以幫助民辦中學選拔學生為賣點,聲稱手握學校“入場券”,吸引家長報名。有的小升初家長,可以一口氣說出若干家“小五班”和其對應的中學,但學校從未公開承認自己與這些機構有關係。

程峰說,“小五班”一般會組織幾次統一考試,算分、排名,或者評選優秀學員。今年家長們在左右搖擺,因為不知道這些排名和優秀學員,對升學到底還有沒有用。

“如果100%‘搖號’,我們肯定要退班,挺多家長也這麼準備。”不過政策還沒有出來,“萬一不是全搖呢”,程峰猶豫矛盾中,剛剛又給孩子交了下一期“小五班”的學費,3600元,12次課,從12月到3月。

“小四班”佔好“坑中坑”

五年級的家長已經到了面臨抉擇的時候,四年級還有一年的緩衝期,但也沒閒著,提前佔好“坑中坑”。

李昊(化名),給四年級的兒子報了市中心偏北部的一家“小四+小五班”,學費4萬多元。為了提前佔住“小五班”“坑”中 的“坑”,他報了“小四班”,以爭取進入該區一知名民辦初中。

儘管搖號在即,此類被行內人稱為“最不靠譜班”,或將面臨滅頂之災,但有家長覺得,哪怕還在四年級,能佔的機會一定要先佔好。

每週半天時間,李昊的兒子和班裡二、三十個同學一起學習數學、英語,課程難度高於課本內容。而到了五年級,人數會暴增,“小五班”名額供不應求。

“小四班”、“小五班”裡,每次考試都要排名。教、考分離,考試比教的,要難很多。為了在“坑班”裡面獲得好名次,家長們不得不另外報另外的語數外培訓班,來提高孩子成績。例如,李昊從孩子三年級開始,就發動了奧數。

每天傍晚的辦公室裡,李昊一個人趴在桌子上奮筆疾書,不是寫文件,而是給兒子做奧數卷子。

每天5至10道題,李昊自己先做會了,才能講給兒子聽。對高考數學147分的他來說,一年多來,堅持給兒子小學奧數的輔導不在話下。

“細則還沒出來,也許有口子、有機會呢?也許不是100%‘搖號’呢?也許有特殊政策呢?”李昊覺得,這是家長新的難題,總歸是要免不了絞盡腦汁,為孩子找出路。

“半年後看情況吧!”李昊說,畢竟還有一年時間,等到第一批學生“搖號”後,他再根據實際情況做決定,到底去公辦,還是去民辦。

调查:摇号前夜,小四小五神秘考还在活跃?摇不中了,这些还有啥用……

培訓機構最後的收割

“鄰居家孩子好像去面談了!”

“網上有人秀‘簽約’了!”

……

各種傳聞在家長當中流傳。為了這些捕風捉影的機會,家長們想辦法多條腿走路,報“小五班”、找機構“內推”……一面是家長的真金白銀和孩子寶貴的時間,一面是教育培訓機構的煽風點火和無從考據的保證。

一位家長告訴記者,面對即將到來的搖號,他曾動過給孩子從機構“退坑”的念頭,但很快,就被培訓班老師的一句話給拉了回去:“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孩子的時間耽誤不起”。

為了招攬生源,培訓機構不斷撥動家長的神經,對權威信息進行斷章取義的改造,鼓吹搶跑、彎道超車,散佈升學率、分數榜等,吸引更多生源。

儘管搖號已成定局,但教育機構並不願意承認“自己沒用了”,而是繼續向家長暗示,“有操作空間”。不少機構提前把後面的學費收了,同時更改學費退費規則。

程峰說,孩子所在的“小五班”已經有了動作,早早預繳下學期費用,同時改變退課規則——上過3堂課後就不予退課。而以前,退課並沒有這種規定。

面對如今仍在市場上繼續暗暗收費開班的機構,有家長吐槽:“且不說馬上就沒有提前選拔的空間了,就算孩子到最後被好學校錄取了,到底是誰起的作用?這個很難說,但是沾邊的教育機構一定會把功勞歸在自己頭上。”

生源是這些機構的收益來源,一旦從根本上改變入學機制,切斷“掐尖”的“特權”,關閉輸送學生的通道,其存在的基石也就消失。搖號政策一旦落地,將大幅壓縮此類培訓市場。

调查:摇号前夜,小四小五神秘考还在活跃?摇不中了,这些还有啥用……

“神秘考”還在出沒?

為了及時拿到學校信息,一些家長會加入各種群聊。他們告訴記者,11月開始,陸續聽到有人組織“神秘考”、“飛行考”的消息。但家長對此有懷疑:考了還有用嗎?

“神秘考”,也是由市場上的培訓機構組織,針對小學五年級學生升學進行的選拔考試。同樣,這種考試沒有民辦初中學校的官方承認。往年,考試時段一般從頭一年11月開始,到當年的3月。

“往年這個時候已經有人收到offer了,今年沒人敢拍胸脯說要你了。”程峰說,這些消息大多會通過QQ群通知,今年有點人心惶惶,考完也不知道有沒有用。

“神秘考”可以神秘到什麼程度?用家長的話說,有時候考了,也不知道帶孩子趕考了哪所學校。為了避免節外生枝,選擇“神秘考”的家長往往謹言慎行、嚴守機密。

無利不起早,培訓機構在這種考試中攫取了大量利益。

去年剛剛和孩子一起走完小升初的家長韓月(化名)說,今年年初的一場神秘考“入場票價”高達2萬,便宜的也要幾百塊,還有幾千塊的。

面對今年家長們的懷疑態度,這類培訓機構也開始了“下有對策”的遊說。

“有的機構說‘搖號’也沒關係,可以想辦法把‘神秘考’成績好的學生搖進去。”一位家長告訴記者,“神秘考”機構的這種說法,讓人蒙圈,“統一‘搖號’,能阻止沒被提前看中的學生參加‘搖’嗎?”

“小五班”、“神秘考”篩選出來的好學生,培訓機構能保證搖號時,一定被搖進去嗎? 答案是:NO!

沒有被提前選拔過的學生,如果參加搖號,就一定搖不中嗎?答案還是:NO!

家長的心態是:“先考了,後面用得上最好,用不上也沒辦法。”一位小升初家長神神秘秘地說,由於今年底明年初要出臺搖號政策,所以培訓機構組織的“神秘考”,大部分會趕在12月底前。

“我們這屆家長就是最後的‘韭菜’……”家長們明知道機構忙著收割最後的“韭菜”,卻還抱著僥倖:“萬一機構真的有辦法呢?萬一搖號以外,還有空間呢?”

家長對名校的追逐,學校對優質生源的渴求,教育機構的渾水摸魚,催生了搖號前夜最後的瘋狂——有家長猶豫矛盾中,在小四小五神秘考中輾轉。

孰不知,搖號政策之下,一旦搖不中,這些班啊、試啊,孩子考了也白考。

今年7月,《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出臺,明確指出“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搖號”,意味著幼升小、小升初的生源提前掐尖、選拔,將成為歷史。

據瞭解,本市民辦超額搖號政策,預計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出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