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中产阶级跑赢楼市的投资可能是——养陈皮

2014年3月的一天,香港各大媒体都报道了一则大义灭亲的新闻,大意是“不见了价值千万的陈皮,老妈报警抓儿子”。


报道说,家住香港油麻地的余婆婆住院回家后,发现家里祖传的17罐陈皮不翼而飞,怀疑被不肖子拿去变卖,于是报警救助。这17罐祖传陈皮有超过70年历史,估值高达2000万。

未来20年,中产阶级跑赢楼市的投资可能是——养陈皮

价值不菲的陈皮,就藏在这些老旧的铁罐里

在广东,素有“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的说法。据说,时至今日,许多香港或东南亚有钱的华人世家大族,都保持着这样的传统——每年去新会收柑回家,在自己家剥皮、晾晒、存放。


以前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觉得有点难以置信,有钱还要买柑回来自己剥皮、晒干?不买现成的?


上周六去师傅家聚餐,正好他的朋友从新会送柑给他。茶余饭后,边看师娘剥柑边聊,才知道为什么不轻易假手于人。<strong>否则,光是剥皮的刀法不对,就会让陈皮的价值从黄金变黄铜。


未来20年,中产阶级跑赢楼市的投资可能是——养陈皮

并不是随便什么“皮”都有机会贵过黄金。


这“皮”必须是种植在新会的大红柑果皮。巴金笔下小鸟天堂所在的天马村、维新变法领袖梁启超的故乡茶坑村,都是出极品新会柑的地方。会城之外,古井镇、三江镇等也是出好柑的地方。


这些年,新会柑的价格几乎逐年上升,掉包、用烂果以次充好的事时有发生。为了保险起见,有条件的一般都要亲自去新会的果园收购鲜柑。


未来20年,中产阶级跑赢楼市的投资可能是——养陈皮

茶坑村的地标熊(读“泥”)子塔,传说新会出好柑的地方都能看到这座塔。

柑买回来后,怎样剥也很有讲究。


平时我们分柑橘吃,一般是用拇指戳进果底中间,掰开两瓣或四瓣。而剥新会柑,绝不能用大力金钢指,必须用刀将果皮小心分成三瓣。

剥新会柑,有两种刀法选择,为了方便叙述,我称之为“双刀法”和“三刀流”


“双刀法”是传统刀法,又叫“丁字二刀法”,割开果皮时,将果蒂向上,在一侧划大半圈;随后,避开果蒂再补一刀。


未来20年,中产阶级跑赢楼市的投资可能是——养陈皮

“三刀流”是将果蒂向下,从底部开始按3等分划开。


无论用那种刀法,都必须小心不要划伤果肉,让果汁沾到果皮上!一旦果汁沾到果皮上,果皮在晾晒时易发黑,颜值会大打折扣,而未来价值也将大打折扣


未来20年,中产阶级跑赢楼市的投资可能是——养陈皮

网上有说两种刀法的优缺点(下图),听师娘说其实选择刀法,还要看果肉的成熟程度。


通常新会柑在11月左右成熟,当果皮在树上青黄相间的时候,就可以摘下来做陈皮。这时的果皮和果肉相对黏得不那么紧,用双刀法可以高效剥皮。

而等到12月左右,果皮基本上完全成熟,整个呈现橙黄色。这时果皮、果肉紧密结合,用三刀流更容易把握。

未来20年,中产阶级跑赢楼市的投资可能是——养陈皮

两种刀法的优缺点

中国的古话说“养儿一百,常忧九十九”,某种程度上“养陈皮”也是一样。


新的柑皮初次晒干后,储存时要防止它们发霉;还要不时拿出来看看,透透气、晒晒太阳,帮助它们更好陈化。


年复一年地防着它变坏、年复一年地促使它成熟……不是和养小孩有点像么?


未来20年,中产阶级跑赢楼市的投资可能是——养陈皮

一般广东来说比较合适的时间是5、6月和11、12月。此时气温、湿度都比较适宜。


师傅新会的朋友说:<strong>“陈皮是最容易上手的奢侈品。”


他说在新会,不错的新皮,一百多就有一斤。3年后,等它们成为陈皮,价格起码翻倍。而现在二三十年的陈皮,一两就要两三千。


听完他说,感觉这养陈皮,可能会跑赢许多基金、股票,甚至很多地方的楼市啊。


未来20年,中产阶级跑赢楼市的投资可能是——养陈皮

过去在香港或东南亚,一些富裕的华人家庭,会在女儿出生时晾晒和她重量相同的柑皮,等到她结婚的时候,作为嫁妆陪嫁。


有人说这是财富的象征,但我觉得这只看到了表象。


用料正、用心养,应该也象征了家风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