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老城,這一次終於等到了被喚醒的機會

沒錯,老城是這個地方的魂。

在成都“中優”“北改”的建設中,有一個地方享受著發展的紅利,成為城北的門戶,“天府明珠,香城寶地”是它鐫刻在成都歷史上的亮眼IP。

這個地方雖以“新”命名,但卻是一座鮮衣怒馬2800年,又飽含脈脈溫情的古老城鎮,“新”與“舊”在它身上共存、碰撞,直至散發一股迷人魅力……

它,叫新都。

從開明王朝(666年)始,這裡就有新都之稱。在城市的發展進程中,它的確很“新”。去年,新都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其中有石板灘軌道交通產業、京東亞洲一號倉庫等,並正加快建設“現代軌道航空裝備研發製造中心、國際商貿物流中心、天府文化音樂文創中心、國際智能家居研發製造中心、成北生態屏障”五大功能支撐……

可以看見,新都的新城發展正日新月異,但新都人都知道,只有老城區的歷史文脈和市井人情才是新都的魂。有人說,新都老城區就像一個巨大的歷史博物館,每一處千年的歷史建築,都在用生動的語言向你娓娓講述這座古都的“舊事”。

浸透在歷史中的流年

01

土耳其詩人納齊姆曾深情地說:“人的一生有兩樣東西不會忘記,那就是母親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如果將千年的新都比喻成一本歷史藏書,那麼桂湖、寶光寺、鐘樓等歷史沉澱下的文化瑰寶,便決定了這本書的珍貴价值。

老城中心,被浸泡在了園子裡。在新都老城區有一座古典園林,它有著樸質自然和名士的風流,歷時1300餘年,依舊散發著悠悠古韻。大約500年前,有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作家、狀元住了進來,攜著自己的妻子一起,沿著桂湖遍植桂花樹。從此,後人便稱這片湖為,升庵桂湖。

新都老城,這一次終於等到了被喚醒的機會

(桂湖實拍圖)

不同於杜甫草堂,桂湖是唯一一座保存了隋唐園林遺蹟的園林。如今,這裡還保存有千餘米的古城牆,從最初隋代的土城牆,煥變成明代磚牆,與湖蓮岸桂相映成趣。

“煙霞無定相,鬧市聽梵音”,這也是老城的魅力所在。站在桂湖邊,很容易便能看見一座紅牆灰瓦、高塔飛簷的古寺隗然立於古樹濃蔭間,街巷盡是佛香縹緲,那便是聞名巴蜀的寶光寺。

新都老城,這一次終於等到了被喚醒的機會

(新都寶光寺)

寶光古剎在隋唐時已是蜀中大寺。相傳公元881年,唐末黃巢義軍直逼長安,19歲的僖宗自亂陣腳棄都而逃,沿著先祖玄宗李隆基的腳步踉蹌入蜀。顛沛流離之中是寶光寺敞開大門,接納了這位年輕的皇帝,讓他在困境中有了安居之所。

千百年後的今天,香火鼎盛的寶光寺,給予了新都老城區繁華中的一處寧靜與安謐。

距離寶光寺不遠,還有一處建築,他是老城歷史的載體,無論城市如何變遷,一座鐘樓,始終伴在左右。位於桂湖東路和大件路交匯口、矗立近30年之久的鐘樓,它像一面鏡子,折射出這座城市的發展和崛起。一位老新都人說:“那時還是智能產品沒有普及的時代,人們除了看手錶對時,就是聽鐘樓的準點報時。”

新都老城,這一次終於等到了被喚醒的機會

(新都鐘樓舊景)

鐘樓於1991年正式開工、1992年竣工,當年12月28日早上6點正式敲響新都第一聲。作為當時新都最高的建築,鐘樓的第一聲鐘聲,也敲響了它在新都不可撼動的標誌地位。可以說,鐘樓是老新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處記憶。

終歸,老城區的每一個歷史建築,註定是新都人的一處精神原鄉,像一隻永不掉落的風箏,在時光的風中牽蕩著回憶。

難怪有人說,行走在新都老城區,很容易產生時光倒流的感覺。這不禁讓人好奇,居住在這裡又是怎樣一番景象?

活在老城的新都人

02

老城生活,悠然自得。夜幕降臨,我們來到新都老城,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詞,便是:熱鬧。

在桂湖廣場,我們看到了帶著孫子玩耍的老人們,戴著耳機跑步的年輕人,手挽著手散步的情侶。一邊是廣場舞的絢麗舞臺,富有律動的音樂點燃了寂靜的傍晚;另一邊,一位大爺正用巨大的毛筆,以石板路為紙,以水為墨,一筆而下,行雲流水,引來不少書法愛好者圍觀。

新都老城,這一次終於等到了被喚醒的機會

(老城生活)

可見,新都人的骨子裡,是喜歡老城的。居住於此,不僅受歷史文脈的薰陶,汲取豐裕的精神需求,更重要的是,成熟的配套拼湊出完整的生活。的確,居住不離老城,是一種情結。

但是,在新都老城區也有一個事實:隨著新區如火如荼的建設,舊城卻正不可避免地老去。老城,需要一個機會,一個創造新氣象的機會。

十幾年前,新都人的置業目光大多數是集中在老城區,除了難以割捨的“老城情愫”,老城區作為新都傳統的中心區域,區域內商業氛圍濃郁、生活配套完善、教育資源成熟,進而形成了得天獨厚的居住氛圍,是很多新都人置業重點考慮的區域。

新都老城,這一次終於等到了被喚醒的機會

(新都夜景)

但隨著時間的變化,越來越多擁擠的街道、交通的滯後,以及在時間的沖刷中,低矮的樓房早已經失去往日光彩。

即使人們放不下老城最成熟的配套,但不可置疑的是,人居格局慢慢滯後,大多居住需求開始慢慢向外溢出,老城的熱度已經漸漸散去。所以,很多新都人紛紛將置業目光看向了新城區,甚至是離老城區較近的大豐。

時光荏苒,老城區的底蘊依舊。可能是遊人路過的風景,也可能是街坊不捨的情誼。每一處歷史沉澱的建築,包含著那些割捨不掉生活習性與情結,隨著時間的增長,成為根植於老城的初心所在。

對於新都老城區來說,契合“新”的發展,在居住上亟需破舊留新,但又要留住歷史,誰將會創造機會?

一座棠玥府,一座“新”老城

03

答案是,奧園·棠玥府。

新都老城,這一次終於等到了被喚醒的機會

(項目實拍圖)

早在去年,奧園玖儷灣落子新都之前,奧園就深度挖掘新都這座人文歷史古城。奧園作為作為中國房企30強,全球佈局近百盤,2016年進入四川之初,就一直堅持“構築健康生活”的品牌理念,把最健康的生活帶到四川人民的身邊。

對於新都,奧園肩負起了煥新老城的擔子。守護新都老城的記憶,為老城煥新,將人居生活舒適度的提升與新都發展的速度進行完美匹配。

新都老城,這一次終於等到了被喚醒的機會

(項目實拍圖)

在新都老城,奧園·棠玥府就是一個新氣象。以一府劃時代,項目將通過一場老城煥新的住居升級,去激發老城新的活力,既滿足老城的情懷又讓老城在歷史中重新發酵。

奧園·棠玥府位於新都老城區中心地段,寶光桂湖公園之畔。毗鄰地鐵3號線和寶光大道、桂湖西路等交通幹道,周邊既有老城醇熟的配套資源,又有城市中罕見的優渥自然環境資源,同時項目享有優越的全齡段教育資源,濃郁的人文氛圍。

新都老城,這一次終於等到了被喚醒的機會

(項目實拍圖)

我們發現,在老城煥新中,既要保留歷史,又要破舊留新,唯有建築的獨樹一幟才能打開最直觀的城市新篇章。奧園·棠玥府的建築設計,將是新都老城區首個古典主義藝術與新中式住宅相融合的項目,以獨一無二的橫向線條劃分突出簡潔有力的氣勢,打造出一座時代的新地標。

新都老城,這一次終於等到了被喚醒的機會

(項目效果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老城的煥新中,奧園卻又做到了迴歸。目前,整個成都市場上大面積戶型佔據了主流。隨著購房門檻越來越高,有人說,成都的小戶型似乎“消失”了。據瞭解,奧園·棠玥府推出建面約71-110㎡舒居戶型,在購房者苦苦尋覓“稀缺小戶型”的背景下,居住需求終於迎來一次迴歸。

正是基於對老城的理解,對購房者需求的理解,奧園將如何用新的生活方式在新的老城空間得以延續?又將如何煥發起亙古彌新的升級和活力?

“新”答案,一座棠玥府會告訴你。目前,奧園·棠玥府營銷中心已經開放,建面約71-110㎡新中式舒居戶型,全新啟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