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提質提效!今年前11個月,瀋陽億元以上籤約項目947個

12月的瀋陽天寒地凍,但大項目建設戰鼓正酣,處處湧動著發展的熱潮。12月17日,記者從瀋陽市商務局瞭解到,今年前11個月,全市億元以上籤約項目947個,較去年同比增長76.4%。今年一路走來,一批批超億元大項目落地,一個個重大項目拔地而起,讓人們見證了瀋陽市引項目、謀發展的良好態勢,和奮力前行的活力激情。大家看到了瀋陽的新氣象,增添了底氣、充滿了信心……

提速提質提效!今年前11個月,瀋陽億元以上籤約項目947個

前11個月超億元項目簽約947個

數據是最有力的說明,瀋陽市商務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市億元以上籤約項目947個,同比增長76.4%。投資總額11547.4億元,同比增長25.6%。從項目投資規模看,百億元以上項目24個,50-100億元項目19個,20-50億元項目84個,1-20億元項目820個。全市新落地項目804個,同比增長155.7%,簽約和落地項目實現大幅增長。

為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質提效,各地區陸續舉行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全市範圍內掀起項目建設熱潮。7月30日,渾南區以聯東U谷項目為代表的38個重點項目集體開工。其中有東軟健康醫療國際產業園二期項目、紅星美凱龍愛琴海購物公園項目、恆大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一期)項目、大連萬達集團文旅小鎮項目、紅星美凱龍世博園“夢瀋陽”項目等,總投資額達400多億元,涵蓋了智能製造、健康醫療、新能源汽車、休閒養老等多種業態。從全市範圍看,1至11月份,億元以上項目簽約落地轉化率達到70.7%。其中超百億元大項目達到11個。

提速提質提效!今年前11個月,瀋陽億元以上籤約項目947個

大項目啟動瀋陽動能轉換“加速器”

大項目落地成為瀋陽市經濟發展、動能轉換的新興力量。今年8月,鐵西區以恆大動力電機項目為代表的35個重點項目集體開工,這是鐵西區繼上半年40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後項目建設的再發力,將對瀋陽加快產業轉型、提升城市能級起到重要推動促進作用。如今,鐵西區新興產業項目數量及佔比均大幅提升,大大增強了區域發展的內生動力。

由大項目帶動,邁向“創新驅動”,鐵西正是全市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瀋陽市圍繞主導產業招商引資,用項目補充、完善產業鏈,工業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佔比重較大。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947個億元以上籤約項目中,主導產業類項目563個,佔比59.5%。工業項目247個,佔比26.1%。戰略性新興產業244個,佔比25.8%;高端服務業495個,佔比52.2%。高新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主要圍繞高端裝備製造、信息、生物醫藥、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重點涵蓋智能機器人、IC裝備、電子信息、通用航空、位置服務等一批符合瀋陽市新興產業發展方向、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項目。以高端裝備製造、生物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佈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動力”。

提速提質提效!今年前11個月,瀋陽億元以上籤約項目947個

實現大項目下的城市產業結構升級

重大項目的頻繁落地和開工,不僅帶來了投資熱,更是為瀋陽扭轉城市產業結構局面、為主導產業進一步升級發展帶來巨大幫助。今年全市圍繞主導產業招商引資,用項目補充、完善產業鏈,引領和帶動東北地區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全市持續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促進億元以上項目開復工,華晨寶馬新工廠、東軟健康產業園等大項目集中開工。完成智能升級項目50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集聚企業180餘家,啟動實施企業上雲計劃。大項目增長快,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提升,標誌著瀋陽正在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做優產業發展環境,將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成為瀋陽經濟發展活力和競爭力的戰略增長極。


瀋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 王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