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我著作等身,卻不如此人寥寥幾百字有價值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史上學術界的大佬。他曾經擔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導師,和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一起並稱為

“清華四大導師”

梁啟超在向清華國學研究院推薦此人時說道:我算是著作等身了,卻不如他寥寥幾百字。

後來,這一軼事廣為流傳。

這一文林軼事還要追述到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建立。清華國學研究院從1924年開始籌辦,1925年在校長曹雲祥的主持下,請出從美國哈佛大學歸國的一代名士吳宓籌辦研究院事宜。

梁啟超:我著作等身,卻不如此人寥寥幾百字有價值

吳宓

吳宓上臺後,先是請大師級的人物王國維出任研究院的導師,然後去請另一位大師梁啟超。繼而,在教務長張彭春的積極推薦促使下,當時號稱為“漢語言學之父”的趙元任也成為導師之一,作為研究院主任的吳宓一看張彭春推薦了他的同學,自己也推薦自己的同學,即當時被稱為史學奇才的陳寅恪。

當然,陳寅恪會成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的導師之一,除了吳宓的推薦外,還有梁啟超的努力。

梁啟超:我著作等身,卻不如此人寥寥幾百字有價值

梁啟超

根據清華國學研究院第三屆學生藍文徵的回憶,當年梁啟超曾經親自向校長曹雲祥推薦正在德國柏林大學求學的陳寅恪。

曹雲祥問梁啟超:他(指陳寅恪)是哪一國博士?

梁啟超:他不是學士,也不是博士。

曹問:他有沒有著作?

梁答:也沒有著作。

曹說:既沒有博士,也沒有著作,這就難了!

梁啟超開始生氣了,說道:我梁某也沒有博士學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總共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百字有價值,好吧!你不請,就讓他在國外吧!

接著,梁啟超講述了柏林大學、巴黎大學等幾位名教授對陳寅恪的讚譽。曹雲祥一聽,既然外國人都這麼推崇,就決定請陳寅恪擔任導師一職。

梁啟超:我著作等身,卻不如此人寥寥幾百字有價值

德國留學的青年陳寅恪

後來也有人認為藍文徵的這段回憶“頗具小說家之描述”,只能作“為一種傳聞”

縱觀陳寅恪遺留下來的一些著作,他的學問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儘管梁啟超的那段話或許不存在,或許是出自梁讀書人的謙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