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才做選擇,大城市的繁華和小城市的生活我都要


亞里士多德曾說:“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然而你肯定也會被這樣的問題所困擾:是選擇在小城市安穩生活,還是在大城市打拼?

為了解開這個”千年難題“ ,第一季《奇葩說》甚至專門開過一期辯題進行辯論——你願意選擇大城市的一張床還是小城市的一套房?

在這個什麼都漲唯獨工資漲得比烏龜爬還慢的年代,以北京為例,從2011年到2015年,人均工資增長了81%。然而,房價同期增長了242%!3倍的增長速度,意味著一人可能要幹三份活才能勉強趕上北京”上天“的房價。

雖然人人都明白買房的壓力有多大,依舊有眾多北漂一族寧可天天吃泡麵也要供出大城市一套房的首付來,有房才有家,這才感覺有了歸屬感。然而,也有嚮往自由的小夥伴拒絕“被房套牢”淪為房奴,寧可回小城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到底要“大城床”還是“小城房”?雙方各執一詞

“大城床”的支持者們說:大城市的資源優質,有更豐富的人力資源、更廣闊的發展平臺,機會多,競爭相對公平,晉升靠實力,大城床讓人有打拼的動力,大不了靠大城床打造出一套大城房唄,起點高,肯定也能走得遠。

“小城房”的支持者們說: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二三四線城市的城鎮化步伐越邁越大,以後大城市有的,小城市也可以有,小城市的生活節奏慢,機會不多但不會有太大競爭壓力,小城房雖不如大城房值錢,卻是溫馨的港灣。

雙方的說法中都提到了“機會”,什麼是機會?機會暗含著選擇,做任何選擇都是有成本的,你選擇了A的同時,意味著放棄了B。這種”有得必有失“的概率均等、二選一互斥型選擇題,放在當下仍是做起來很艱難的一件事情。

大城奮鬥 小城安家 生活與夢想兼得

“一線城市容不下肉體,三線城市容不下靈魂”,無論是在選擇大城市的床還是小城市的家,背後都是想給自己一個歸宿,一個幸福的家。如果能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折中的解決辦法,又何樂而不為呢?在大城市為了夢想而追逐,不遠處的小城市中有處溫暖的家。

近年來,隨著城市之間聯繫的加強,尤其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步伐的加快,逐漸衍生出一個新名詞—“生活圈”。在第十三個五年計劃中,2016年-2020年北京將會形成環北京“第一圈”半小時生活圈。這個“生活圈”就是環京,這些高鐵半小時、自駕一小時能夠到達北京的區域。

環北京都市圈的建設重構過程中,最具影響力的三個事件:通州副中心建設、新機場建設和雄安新區建設。位於京、津、雄三角黃金地帶的霸州,在新機場與雄安的雙重利好下,迎來了自身價值的重構,和重大的發展機遇。

京雄高鐵設霸州北站,至北京西站與約30分鐘,至大興國際機場約13分鐘,至雄安站約7分鐘;津保高鐵設霸州西站,至天津約30分鐘;京九鐵路設霸州站。一站雄安,兩站北京,霸州依託這三條鐵路構建的黃金30分鐘生活圈,開啟京雄同城化生活新方式。

新區門戶 萬科精工匠築 引領時代美好人居

非前沿不立址,非宜居之地不足以觀。35載萬科,與城市共生長,與美好共存。2019年,萬科攜時代之光,首次落址環雄城市霸州,帶來革新時代的封面之作,恢弘鉅製約4.23萬平方米全齡樂活住區,約2.5的低容積率、超44.2%的綠化率,合理的動線業態規劃,適應不同年齡的園林佈局,以一方低密人居滿足人們內心深處的純真與靜謐。

建面約75-95㎡精工美宅,引入萬科精工體系,以精緻鐫刻時光足跡,以品質融於生活肌理,承載起美好的人居細節,通過空間的巧妙設計,營造出理想生活的幸福氛圍。

一張床與一套房,看著是選擇大城市與小城市的問題,實際上選擇自己的人生。都市也好,小城市也罷,我們所有的初心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萬科時代之光,首付約14萬起,安家新區旁,讓美好生活觸手可及。


小孩才做選擇,大城市的繁華和小城市的生活我都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