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家風茹後人 彭小楓情繫家鄉七裡莊

本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崎鵬

通訊員王金龍

彭小楓,1945年2月出生。河南省鎮平縣七里莊村人,196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3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抗日名將、新四軍第4師師長彭雪楓烈士之子。

彭雪楓將軍生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是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是抗日戰爭中新四軍犧牲的最高將領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文武兼備、智勇雙全,領導開創了豫皖蘇抗日根據地,帶領軍民開展廣泛對敵鬥爭。

抗戰中,他率部在中原地區多次打退日軍的“圍剿”;組建了新四軍騎兵團;成立了新四軍遊擊支隊隨營學校(今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的前身);創辦了宣傳抗日救國報刊《拂曉報》和華中戰地藝苑中的文藝先鋒隊伍“拂曉劇團”。

1944年9月11日,彭雪楓將軍在河南夏邑八里莊指揮作戰時犧牲,時年37歲。直到1945年1月24日,中央才公佈彭雪楓犧牲的消息。2015年,彭小楓上將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父親犧牲後,中央考慮到當時敵我尖銳的鬥爭形勢,決定暫不公佈他犧牲的消息。此舉既為不影響士氣、避免助長頑敵囂張氣焰,也考慮到當時我還沒有出生,為了讓身懷六甲的母親順利分娩。”談到父親犧牲時,彭小楓情緒激動,曾一度落淚。

彭小楓表示,父親的一生,是堅定理想信念、執著追求真理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勇於犧牲、踐行宗旨的一生,是對黨和人民大公無私、心懷坦蕩的一生,為當代的共產黨人樹立了好榜樣。我們要繼續堅持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先烈的遺志,樹立崇高信仰,堅定奮鬥目標,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2012年7月29日,彭小楓偕夫人、女兒,專程到鎮平縣雪楓街道七里莊村,瞻仰彭雪楓故居,看望父老鄉親們,道出了深深的家鄉情結:“這塊土地是我的根!”

彭小楓時常牽掛家鄉小學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多次為孩子們送來新書包和學習用具,勉勵孩子們好好學習,快樂成長,長大後報效祖國,建設家鄉。還曾在七里莊水渠擴建工地,殷殷囑託有關部門幫助村裡發展小型水利事業,把全村乃至周邊村莊的土地都變成旱澇保收的高產田。

彭小楓雖未在家鄉生活過,卻一直牽掛著家鄉的發展。數次看望家鄉的人民,深情表示自己從小就深情地眷戀著這片美麗的土地,希望鄉親們能在黨委、政府的關懷下,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