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佈2019年度全球高等教育風雲人物,港中大校長段崇智以“為校園和學生挺身而出”之由榜上有名。
香港“修例風波”以來,暴徒表現極為猖狂,多所高校相繼成為重災區。其中,香港中文大學在上月的對峙中一度淪為暴徒“兵工廠”,校園遭盤踞數日後受損嚴重。
昔日高校淪落至如此境地,事前對暴徒縱容、事中隱身不作為、事後呼籲和平的港中大現任校長段崇智難辭其咎。
諷刺的是,就在17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公佈2019年度全球高等教育風雲人物,段崇智卻以“為校園和學生挺身而出”之由榜上有名。
段崇智(中)在10月講話中受鐳射筆照射,圖自港媒
17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佈2019年度全球教育最具影響力的學者和行政人員(即風雲人物,People of the year),段崇智在11人的名單中位列榜首,也是亞洲地區唯一入選人選。
此名單由《泰晤士高等教育》記者推選,段崇智的推薦人Joyce Lau為該報亞洲編輯,曾任職《紐約時報》。
Joyce Lau給出的推薦理由:“雖然所有的香港大學領導都被捲入了風波中,但是沒有人像段崇智那樣頑強地為自己的校園和學生站出來。”
為使這句話有理有據,該記者舉例說明稱,在11月中旬的港中大事件中,段校長試圖協調暴徒與警察之間的衝突,並主動傾聽“學生”的不滿情緒,同時呼籲結束暴力。
《泰晤士高等教育》年度風雲人物
這名記者誇誇其談,完全不能為這位“事前對暴徒縱容、事中隱身不作為、事後呼籲和平”的校長撇清責任。
10月中旬,港中大部分學生參與暴力活動被捕,身為校長的段崇智選擇縱容,並發表公開信質疑港警“不合理對待”。《大公報》曾發文指責段校長“跪低”學生之舉,認為其帶來的負面效應持續發酵,其他院校的學生紛紛仿效,街頭暴亂走入校園,段崇智難辭其咎!
11月暴徒佔據港中大肆意破壞校園,面對暴徒與港警持續對峙,除12日晚與一眾“縱暴派”議員到場調停外,段崇智仍選擇露面、不譴責,更是在16日宣佈抱病入院。
待事件平息,段崇智突然“重現人間”,並在11月末向港府申請鉅額資金來維修被暴徒毀壞的校園;12月3日發公開信聲稱要與中大人同行、重建美好校園云云,但仍未對暴力行為進行譴責。
在推薦理由最後,該記者特別提及,港中大是近日暴力事件中被破壞得最嚴重的兩間學校之一,段崇智2020年面臨主要的挑戰不是課室或實驗室,而是重建校園。
但央視新聞曾發表熱評文章指出,段崇智昨天姑息暴力,今日反食惡果,卻伸手向政府申請鉅額款項搞裝修?請問每個有良知的香港市民怎麼想?段崇智之流縱暴的後果難道該由納稅人承擔?
觀察者網還注意到,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在11月的全球大學排名中,港中大明顯下跌,從去年第18名急跌至今年第34名,當中以“教學“細分跌幅最為明顯,由去年的80分跌至今年的59.8分。
延伸閱讀:
現在漢奸們也開始持證上崗了?!
怎麼,這是生怕全香港人不知道你們做了漢奸,還要把自己的漢奸證書po出來讓大家看看?
11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了兩院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使之成為美國的國內法。這一法案的核心要義就是要反對香港特區政府止暴制亂,阻止在任何情況下中央政府出手挽救香港局勢。
對香港來說,這是一條“亂港”、“禍港”的“支持香港暴力法案”;
但在一些亂港分子那裡,這是比他們家族譜不知要高貴多少倍,要洗乾淨手跪受謝恩的寶貝。
1
12月15日,黃之鋒在臉書上曬了自己跟何韻詩面帶微笑、手持法案副本的合照。
他還在貼文中寫道,非常感謝美國國會幕僚遠道而來,向他和何韻詩送上特朗普、佩洛西等美國政客簽署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副本“留為紀念”。他同時揚言,來年竄美分子羅冠聰、敖卓軒等人將繼續致力於“遊說工作”, 以求美方執行所謂“制裁機制”。
怎麼,這是生怕全香港人不知道你們做了漢奸,還要把自己的漢奸證書po出來讓大家看看?還專門放大法案上特朗普、佩洛西等人的簽名,可以隔著太平洋給你們力量?
與黃之鋒這條得意洋洋的臉書帖子形成對比的是,留言中不少香港網友忍不住冷嘲熱諷。
“下次把特朗普的粑粑也留作紀念吧!”
“看到了呢,上面有美國粑粑的簽名呢!”
別看領證書的時候他們這麼積極,每一次香港反對派要組織大型行動的時候,倒是看不見他們的身影了。
2
一些港人跪舔西方的情形這也不是第一例了。
11月2日,港大及科大同一天上演了學生向校長“逼宮”的鬧劇,但是當兩校不約而同的由外籍副校長面見學生時,這幫原本氣勢洶洶的學生們都瞬間 “變成鵪鶉”。
一班黑衣蒙面的港大生原本惡氣騰騰,要衝上校長室逼校長張翔回應“訴求”。但當外籍副校長何立仁現身後,學生們立馬變得“乖巧”,不但發言細弱如絲,畢恭畢敬,粗口也登時隱形。
談話結束後,學生暴徒更主動讓路讓何立仁離開。
而科大學生原打算逼科大校長史維對話,外籍副校長賀致信一出來,他們也立即乖巧無比,靜聽洋副校長說話,收起囂張無禮的氣焰。
黑衣鬧事學生這種見到外籍人士即變“鵪鶉”的現象十分普遍。
之前,在理大,搞事學生曾在校內一間由美心營運的飯堂發難,阻止店裡的客人點餐、四處叫囂張貼標語,後來有外籍教授到場勸阻,搞事學生便安靜下來,但洋教授一離開,這些人就又變回原形。
另外,黑衣人在街頭鬧事,對地面交通,市民的正常工作出行都造成巨大不便。一些在港生活的外國人看不慣黑衣人用路障佔領道路的行徑,上前清理路障,憤怒指責時,黑衣人不僅不敢打人,連話都不敢多說一句。
3
香港學者閆小駿曾經提過一個觀點,他認為香港與內地長期以來都有一種疏離心態,由於英國殖民者長期宣傳教育的毒化,香港人從來沒有獲得過平視西方的機會,而他們對待內地卻又有一種優越感,這種優越感在香港迴歸之後不是削弱反而進一步加強。
我們或許從來沒有意識到,一個能夠平視世界的機會是多麼的珍貴。
有了解香港事務的專家向刀妹講,香港長期以來都奉行奴化教育,社會文化裡已經形成了這個氛圍。在香港文化教育裡,他們把華人視為低等群體,而香港人則是高等華人群體。
概括起來,香港的教育一直圍繞著兩方面,奴化和毒化。奴化就是把自己看作西方的奴隸,毒化就是反華、反中華民族。這不僅在教育領域,在整個文化領域都是業已形成的風氣。所以他們對外籍人士的討好心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一點都不奇怪。
而形成對比的是,中國內地在近四十年的發展中,逐漸獲得了平視西方的心態和眼界,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受到過殖民統治的國家來說是很不容易的。
一是在中國100多年爭取民族獨立的歷史裡,中華民族一直為民族獨立而奮鬥,學習西方的時候並沒有完全奴化,我們有我們的堅守,那就是始終把中華民族的富強放在第一位。雖然社會上不時泛起崇洋媚外的思想,但從未變成主流。中國的國家主權從來沒有喪失,新中國成立以後骨氣很硬,應對西方世界時不卑不亢,堅持我們民族的獨立性和國家主權,這些都是中國人的愛國情懷,是5000年中華文化傳承帶來的東西,從來沒有中斷過,沒有被奴化毒化教育所渲染,沒有形成像香港這樣一面倒的社會氛圍。
二是改革開放四十年帶給我們的定力和底氣,我們的快速發展讓中國人有這個自信,不光是我們自己能站起來,我們也能讓自己富起來、強起來。
此外,中國內地這幾年的變化,讓內地和香港的關係發生逆轉,內地在很多方面已經超過香港,這也讓一些香港人產生了憤憤不平的心理。他們一方面看不起內地,另一方面由於內地的崛起反而強化了一種“憑什麼比我們差的人現在還比我們強”的心理。
當然,自香港修例風波開始後,這些現象已經不斷被各種媒體自媒體所提起。刀妹再提,也並不是想要渲染內地與香港的情緒對立。應該看到,站在我們對面的不是香港,而是西方自冷戰開始後持續不斷的輿論和人心攻勢。
在這種攻勢下所形成的香港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已經對內地形成了一堵無形的輿論牆壁。即使是內地市場化的在商業上很成功的文化產品,比如《紅海行動》《流浪地球》,也因為種種政策限制無法在香港打開局面,即使上映,也無法在香港社會引起共鳴,反而會有所謂“強國心態”的逆向種族主義討論。這不但是體制限制,更是心態上的隔膜。
但積極的一面是,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不是不能扭轉的,這已經被這些年來的許多事件所證明,關鍵是有沒有下定功夫的決心以及久久為功的意志,去化解這層隔膜。
同時,內地的全方位發展,始終是最好的見證。融入中國是香港未來的唯一出路,這既要靠持續不斷的努力去做,也要靠持續不斷地努力去說。
閱讀更多 北晚新視覺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