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蒙古族探源

,突泉縣,共有蒙古族五千多人,主要分佈在該鎮以哈拉沁村為主的幾個村屯,呈現出突出的聚居形態。作為一個民族聚居區,長期以來,哈拉沁蒙古族與周邊漢族兄弟和睦相處,結下了相互依存的親密關係。

突泉縣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縣,它的周邊地區幾乎全都是科爾沁蒙古族,就像花的海洋中點綴著一片綠洲。而在這片綠洲之中,又盛開著一簇豔麗的奇葩,那就是哈拉沁蒙古族。這種“蒙外環漢,漢外環蒙”的民族佈局,是十分少見的民族居住現象。

然而,這種在今天看來十分奇特有趣兒的“大雜居、小聚居”現象,卻是與十九世紀末一場駭人聽聞的民族劫難分不開的。

據考證,哈拉沁蒙古族的族源來自喀拉沁蒙古族,是19世紀末一部分喀拉沁蒙古族人為躲避“金丹道之亂”,從原卓索圖盟喀拉沁地區遷徙過來的。他們的原籍多是建平縣、建昌縣、凌源縣等縣,這些地方都是清末民初原喀拉沁地區所設的縣。“哈拉沁”是“喀拉沁”的轉音。

卓索圖盟是清朝時期東蒙地區的一個盟。清朝初年,清廷為了籠絡和控制蒙古族,把內蒙古地區按部落劃分了6個盟59個旗。卓索圖是當時的6個盟之一,位於今遼寧省西部、河北省的東北部。卓索圖最初轄喀喇沁部、土默特部2部5旗,即喀喇沁左翼旗(地域大體相當於今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凌源縣和建昌縣)、喀喇沁中旗(大體相當於今天的赤峰市寧城縣和河北省平泉縣、遼寧省建平縣的全部或一部)、喀喇沁右翼旗(大體相當於今天赤峰市喀喇沁旗、寧城縣和河北省圍場縣、承德市、平泉縣及遼寧省建平縣的一部分)、土默特左翼旗(大體相當於今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和通遼市庫倫旗東南部)、土默特右翼旗(大體相當於今天遼寧省朝陽、北票二縣)。5旗會盟於土默特右旗境內的卓索圖(今遼寧省北票縣境內),故稱卓索圖盟。民國以後調整為2部7旗,新劃入了唐古特喀爾喀左翼旗、錫埒圖喇嘛庫倫旗。清初對蒙旗實行封禁政策,禁止漢民進入蒙地。雍正十年(1732年),清政府為了解決內地旱災饑民問題,制定了“借地養民”的政策,有限度地允許災區漢民進入蒙地從事農牧業生產;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開始實行“移民實邊”政策,對蒙地解禁官放,招民開墾耕種,從事農業。由於漢民的大量湧進,原有的盟、旗行政機構已經不適應了。清廷又在放荒旗地漢人聚居區增設了一些縣,實行蒙漢分治的體制。卓索圖盟境內先後設置了凌源縣、建平縣、平泉縣、朝陽縣和凌南設治局、寧城設治局等6個縣局。卓索圖盟的地域相當於今天的赤峰市喀喇沁旗、寧城縣和遼寧省朝陽地區、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以及河北省平泉縣北部、承德、圍場的一部分。

1891年,在卓索圖盟發生了一起金丹道暴亂事件。這一事件引起了蒙漢之間的相互仇殺,並且規模大、持續時間長,在蒙漢民族關係史上造成了深深的隔閡,後果十分嚴重。

所謂“金丹道”,即是反動會道門“一貫道”的前身,道首叫楊悅春,活動區域主要集中在敖漢貝子府南包括建昌、建平、朝陽一帶。這一帶地區長期以來,因漢民租種蒙旗土地及地租問題而使蒙漢民族間一直矛盾較深。楊悅春利用這一矛盾,蓄意製造暴亂,殘酷地驅趕和殺戮蒙古同胞,製造了一起起駭人聽聞的血案。

光緒十七年(1891年)春,以楊悅春為首的各會道門,加快了暴亂準備。他們以敖漢貝子府附近的大黑山為據點,聚集了大量的道眾和亡命徒,制定暴亂計劃,並造謠說貝子府正準備集中全盟蒙兵“殺人騰地”,進行暴亂前的輿論宣傳。這一年的十月初, 建昌營駐紮貝子府的綠營官兵調到建昌會閱,貝子府空虛。楊悅春聽到這個消息後,認為這是個天賜良機,於是便決定趁這個機會發動暴動。十月初十這天半夜,楊悅春帶著大隊道眾,包圍了貝子府,並展開進攻。慘禍臨頭之際,貝子府裡的蒙民一點都不知道,這時都已經入睡,因而毫無防備。所以,楊悅春帶著匪眾毫不費力地一擁而入,佔領了貝子府。然後,匪眾便衝進了蒙民住戶各家中,不問男女老幼,一律盡行砍殺。被害者大多數都赤身露體,缺手斷腿,焦頭爛額,其狀慘不忍睹。當時只有貝子之長孫經一隨侍揹著逃了出去,得免殺身慘禍。

攻陷貝子府的第二天,喀拉沁右翼旗東川(今建平縣)一帶的道眾也聞風而動。他們聚合了七百多人。這些人屬臨時起事,所持器械不一,有的持菜刀,有的持斧鐮,還有的將鋤鉤抻直,捻成利鋒狀以充軍械。位於喀拉沁右翼旗東面的旗王室祖陵王子墳,過去王府禁止在此處打柴,暴徒因念此舊恨,首先放火焚燒了王子墳。隨後,他們以此為起點呼嘯而起,開始進攻附近的大城、新城、斯罕城、七官營子等蒙民村落,每攻陷一個村屯,便對全村進行慘無人道的焚燒、搶掠和殺戮,僥倖逃脫的蒙民寥寥無幾,絕大多數都被這些暴徒所殺,房屋被焚燬。敖漢,土默特二旗等地僥倖逃生的蒙民扶老攜幼,悲啼哭號,紛紛向東逃到喀拉沁右翼旗王府避難。

二十三日,喀喇沁王旺都特那木濟勒派輔國公林沁多爾濟、管旗章京達蘭臺等,臨時招募難民約五百名,分給軍械,前往迎剿金丹道匪眾。隊伍走到上燒鍋這個地方時與匪眾相遇,經蒙兵奮力拼殺,匪眾被殺四百多人,其餘逃進附近的燒鍋店院內躲藏。蒙兵衝進去後,連砍殺帶火燒,將匪眾殺戮淨盡。隨後蒙兵闖入各店院,任意搜搶漢民,稍有反抗,即以通匪罪名而遭殺害。

接著,金丹道匪眾又製造了一起血案。二十六日這一天,有敖漢等旗逃難蒙民兩千餘人,來至老哈河西山嘴子(今喀喇沁旗馬蹄營子鄉)住下,準備第二天繼續前往喀喇沁王府。沒想到第二天不知從哪裡來了一大股金丹道匪眾。將逃難蒙民圍在一個大院子裡,兩千餘口,全被殺盡。有的是用鍘刀鍘死,有的被牽到石槽裡砍死,以至於幾十個石槽裡滿是人血。而婦女死得更慘,在遭姦淫後,陰私處多被刀割。幼孩則被匪徒挑在槍尖上,讓其掙扎取樂。帶著復仇的怒火,十一月初一,喀拉沁王府蒙兵二次出征剿匪時,在前往老哈河川的一路上,所到之處周圍二三十里內的漢民很多人被搶被殺,有的是全家被滿門抄斬。

後來,由於匪勢漸大,官府開始派兵進剿。十一月初二,官軍先是在喀喇沁中旗萬成當剿滅匪眾三千人, 金丹道匪眾從此走向厄運。後來經過官軍的長期進剿,金丹道暴亂漸漸被平息。

這次金丹道暴亂,是卓索圖盟歷史上從沒有過的慘禍。這一慘禍造成了數萬無辜的蒙漢平民喪失了生命,嚴重破壞了當地蒙漢人民的團結和和平生活,帶來了較長時期的社會動盪。同時,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蒙民向周邊地區逃難的難民潮。

哈拉沁蒙古族人最初就是在這樣的情勢下來到現住地的。當時,突泉縣蛟流河以北包括哈拉沁溝在內的地區,都屬於札薩克圖旗旗地。在此以前,清朝政府對蒙古旗地實行的是封禁政策,禁止各旗間蒙民越界往來,禁止蒙民與內地漢人進行經濟文化交往,並禁止旗外漢人進入旗地開墾從事農耕。但到了清末,札薩克圖旗的王爺為彌補王府財政不足而私自放荒,收取地租。在旗的南部已有一些“外旗蒙古”進入租地墾荒。這個背景原因,使哈拉沁蒙古族人能夠順利地在札薩克圖旗落腳。哈拉沁蒙古族人素來勤奮。他們在哈拉沁溝定居下來後,披荊斬棘,墾荒種地,主要從事農業,同時也兼營牧業,過著祥和、寧靜的生活。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具有地域特點的獨特民族文化。在與周邊漢族人的交往中,和睦相處、共同發展繁榮,成為民族團結的典範。如今的哈拉沁蒙古族人,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正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哈拉沁蒙古族人生活境遇的今昔對比,深刻地告訴人們:民族間團結合睦是各民族的共同福祉。中華民族各民族是一個大家庭,相互依存,理應合睦共處。只要我們倍加珍視民族團結,就一定會走上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光明大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