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劾不會讓特朗普下臺,民調反而看漲

彈劾不會讓特朗普下臺,民調反而看漲

12月18日,當眾議院投票譴責他時,特朗普總統在一場瘋狂的晚間集會中嘲笑民主黨人,然後成千上萬的支持者在密歇根州嚴酷的寒冷中排隊,看到他創造了他擔任總統期間最令人震驚的“分屏”(電視畫面同時在直播彈劾投票)時刻之一。

在這場名為“聖誕快樂”的集會上,特朗普聽起來幾乎是勝利的基調,因為他本質上認為民主黨會屈服於這一天。

歹戲拖棚

投票結果也部分支持了他的樂觀看法:不僅贊成兩項彈劾條款(濫用職權、阻撓調查)的共和黨眾議員為零,而且跟10月底兩黨在眾院就彈劾案的首次對決——就批准“彈劾調查”程序的投票結果相比,這次贊成這兩項指控的票數,居然分別少了2票和3票。

具體而言,經過民主黨人連續數月翻箱倒櫃的調查,聽證了前美國駐烏大使、美國駐烏代辦、現任駐歐盟大使、助理防長和副助理國務卿等一大幫官員(民主黨揚言還要聽證蓬佩奧、博爾頓、朱利安尼、馬爾瓦尼等高階人士,但未果)之後,對於核心事實——

總統有沒有“濫用職權”脅迫烏克蘭調查拜登父子,眾議院的政治結論是:有。

彈劾不會讓特朗普下臺,民調反而看漲

2019年12月19日 ,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兩項針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條款

可是,相比10月底的程序性表決,這項“政治結論”所得到的贊成票,少了兩張,而且都是民主黨方面的跑票。

其中一張,來自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夏威夷州國會眾議員塔爾西·加巴德。她對兩項指控條款都投了罕見的“出席”棄權票(常見的棄權是NV,即Not Vote、“不投票”,而PRES代表present,即“出席”,顯示故意棄權)。

對於衍生情節——總統有沒有“阻撓國會調查”,居然有3名民主黨眾議員(新澤西州的傑夫·範德魯、明尼蘇達州的柯林·彼得森、緬因州的賈裡德·戈登)明確表示反對。

如果只是因為他們都來自特朗普在2016年大選中獲勝的眾院選區(因此將面臨明年艱難的連任競選),那麼他們完全可以投棄權票,為什麼要揹著黨內的重重施壓投反對票呢?

答案指向:民主黨上層“歹戲拖棚”的政治操作,難以自圓其說。

其中一位“倒戈”的議員戈登,於投票前在一篇冗長的Facebook帖子中說:“儘管眾議院的調查顯然發現了一系列證據,證明了總統方面的腐敗意圖”,並且“總統對我們調查工作的抵制令人沮喪”,但他確實認為,

它沒有達到憲法要求的“重罪(high crime)或輕罪(misdemeanor)”的門檻。

另一位“倒戈”的議員更離譜——傑夫·範德魯上週與特朗普會面,據說討論了轉投共和黨的計劃。他說:“我一直覺得這種彈劾將給這個國家造成巨大的傷害……這確實將造成更多的分裂,更多的困難,更多的仇恨,更多的內亂。”

彈劾不會讓特朗普下臺,民調反而看漲

2019年12月17日,紐約市,在彈劾集會上,抗議者遊行

民主黨人當前控制著國會435個眾議席中的近54%,按理說人多勢眾,不應該有黨內反水,但卻連續出現這樣的情況,很不尋常。特朗普也在當天的密歇根州集會上,指出了這一點。

任何裂痕都有可能裂變,然後變成巨大的缺口。可以推論,接下來的參院投票(預計最快將於明年1月展開),也可能有民主黨議員倒戈。

哪怕只有一兩位,也足以令投票結果變成對民主黨的“打臉”。因為共和黨人目前在參議院控制53席,民主黨(算上兩名獨立參議員)只有47席,如果再跑掉2票,投票結果將變成“45票贊成、55票反對”。這個贊成票數距離彈劾過關所需的67票(參議院總席位的2/3)門檻,足足差了22票。

要知道,特朗普之前就“邊界牆撥款”出臺緊急狀態令時,共和黨國會參議員曾有多達12人跑票,反對總統的行政令。當時親民主黨的媒體曾奢望,在彈劾總統問題上再拉攏八九名共和黨參議員,就有可能從法律上推翻一位民選總統。

當初的設想與眼下的現實,可謂南轅北轍。

民調看漲

民調也說明了這一點。自9月眾議院開始彈劾調查以來,支持彈劾的民意略高於反對彈劾的民意(另有一批人未做決定),但最近,反對彈劾的民意第一次超過了支持彈劾的民意。

眾議院共和黨發言人早就警告,對特朗普的仇恨和對彈劾特朗普的痴迷,將讓民主黨人在明年11月失去眾院多數席位。共和黨人還向那些決定支持彈劾的席位不穩的民主黨議員發出威脅,稱他們將在明年的選舉中面臨一場“屠殺”。

這次眾院表決彈劾案期間,特朗普發表了將近兩個小時的講話,他說:“順便說一句,真的不覺得我們遭到了彈劾……這個國家的狀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好。我們沒有做錯任何事情。”

彈劾不會讓特朗普下臺,民調反而看漲

12月18日,特朗普在美國華盛頓白宮

“您在最近4個星期看到了我的民調數字嗎?”特朗普說,“從我開始(這次)競選之前到現在,他們一直在試圖彈劾我。”特朗普試圖以此說明,民主黨人推進彈劾,是因為他的競選民調領先。

關於民調變化,特朗普倒不全是吹噓。雖然福克斯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落後“民主黨勁敵”拜登7個百分點(48%對41%),但已開始有一些民調(如USA Today/Suffolk)顯示特朗普小贏拜登。即便是那些之前顯示主要民主黨人大幅領先特朗普的民調,現在也縮小了領先幅度。

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12月17日發佈的民調顯示,儘管面臨著彈劾調查的深入,特朗普的支持率卻攀上最高點(43%)。

副總統彭斯說:“事實是,他們(民主黨人)試圖彈劾這位總統,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無法擊敗這位總統。”

當然,拜登的支持率,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下滑後也開始強勁上漲。哪怕他有一個“婚內出軌、據傳有私生子”的兒子,並且這個兒子還把拜登拖入在烏克蘭從事不法商業行為的漩渦,但民主黨人還能選誰?

彈劾不會讓特朗普下臺,民調反而看漲

拜登的支持率,不降反升

揚言給富豪加重稅的伊麗莎白·沃倫,其兒子上昂貴私校;因為沃倫,華爾街金主不願給民主黨參議員更多贊助。

伯尼·桑德斯,是個時不時需要住院的社會主義者。

民調靠前的布第傑,目前只是個小城南本德市的市長,而且“男同”背景很難得到少數族裔認可。

所以,中間溫和派的前副總統拜登,還是民主黨人目前最大的指望。而彈劾案的發酵、升溫,對於拜登未來的選情並不利。因為共和黨最大的撒手鐧——烏克蘭方面的調查結果還沒出來,拜登才能暫領風騷。

鹿死誰手

隨著美國眾議院投票表決的通過,特朗普成為繼安德魯·約翰遜和克林頓之後,美國曆史上第三位遭到眾議院正式彈劾的總統。

彈劾不會讓特朗普下臺,民調反而看漲

另兩位分別是1868年的安德魯·約翰遜和1998年的比爾·克林頓

在投票結果出來時,特朗普正在密歇根州(巴特爾克里克)的一個競選集會上發表講話。助手告知結果後,特朗普隨即宣稱民主黨人“給自己烙上了永遠的恥辱印記”。

他把彈劾比作“政治自殺遊行”,表示“今天違憲的和出於黨派利益的彈劾,是無所作為的民主黨人正在宣示他們對美國選民的深深仇恨和蔑視。”他預言道:“數以千萬的美國人明年將參加(大選)投票,把(民主黨籍眾議長)佩洛西趕下臺。”

朗普2016年大選贏下的搖擺州,更是2020年大選關鍵的“戰場州”之一。在製造業就業陷入衰退的威斯康星州(57.9%反對彈劾)、賓州(52.2%反對彈劾)和密歇根州(50.8%反對彈劾)中,密歇根州是特朗普最難爭取的一個,也因此格外重要。

而且,密歇根州國會眾議員賈斯汀·阿瑪什,今年早些時候離開了共和黨,且對上述兩項條款都投了贊成票。特朗普想讓叛離他的政客,都嚐到民意轉變的苦果,所以努力在密歇根州拉票。

無論大選鹿死誰手,圍繞特朗普去留的黨派極化,都被渲染得淋漓盡致。

彈劾不會讓特朗普下臺,民調反而看漲

2019年12月4日,美國會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的首場特朗普彈劾調查聽證會,4名法學教授在公開聽證會上宣誓

眾院表決當天,雙方議員全天都在眾議院發言。有民主黨人宣稱特朗普是“邪惡”的,犯下了嚴重的罪行。眾議院多數黨領袖霍耶指責共和黨人“對總統行動進行的合理化”,他說:“黨的忠誠必須有其侷限性……讓我們不要忘記約翰·洛克的話:‘每當法律結束,暴政就開始了’。”

在民主黨議員歡呼的同時,霍耶說:“有很多人討論支持特朗普先生的6300萬人。很少有人談論投票支持希拉里·克林頓的6500萬人。”

共和黨人則稱,民主黨彈劾總統就是為了“奪權”,是“先射箭再畫靶”,“當年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在死前面臨審判時,都比如今面臨彈劾的特朗普擁有更多權利”。還有共和黨議員在辯論陳述中“一言不發”,以示抗議民主黨壟斷調查程序(譬如在之前的法律專家聽證會上提名4個出席者中的3個)。

彈劾不會讓特朗普下臺,民調反而看漲

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直白地說:“我的民主黨同事,討厭聽到‘唐納德·J. 特朗普是美國總統’。”

司法部長巴爾在受訪時說,必須謹慎對待彈劾這一程序,因為它通常指向叛國罪、賄賂罪等嚴重罪行。共和黨人聲稱,“濫用職權”不是法定罪行,而如果民主黨對特朗普主張“有權指示證人不遵守作證要求”感到有問題,就應該向法院提起訴訟,而不是訴諸彈劾。

特朗普本人,並不把彈劾視為他總統任內的永久汙點,而是看作擊破民主黨人的機會。他還期望,同樣經歷了國會激烈鬥爭、最近剛壓倒性贏得大選的英國首相約翰遜,會在2020年為他帶來好消息。

白宮這出“苦肉計”會否成功?冷靜下來的人,很快將明白。


作者 | 南風窗常務副主編 謝奕秋

排版 | GINNY

南風窗新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