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考上了普通二本的孩子是什麼水平?

教育公子哥


雖然很多人都在說“大學生不值錢了,大學生到處都是”,但是,實際上能考上本科的學生還是少數。以2019年高考錄取為例,本科錄取率最高的是天津,本科錄取率高達79.43%,而河南只有33.26%,另外湖南、安徽、江西、廣東等省的本科錄取率也都不到40%,其他省市的本科錄取率多數在40%多。


看到這些數字,也許有人說大學生比以前多多了,這沒有問題,但是相比適齡人群而言,這還是一小部分。現在各地的高中錄取率基本上都在50%左右,也就是說在中考的時候,就有一半左右的學生被淘汰下去了,剩下的這一半學生,又有不到一半的學生可以上本科,而這個本科錄取率本身還包含著原來的“三本”院校,如果去掉這些,能上二本也是很不錯的了。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另外一個問題:雖然農村學生考上本科的不少,但是多數都是上的二本或者普通一本,211以上大學,尤其是985大學,農村的孩子還是非常少的。據清華大學公開資料顯示,在內地招生的3400名學生中,農村及貧困區的學生數量,佔比19.3%,這個數量是656人,而其中學校通過自強計劃和國家專項計劃錄取的學生,共有379人,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針對貧困地區的自強計劃和國家專項計劃,清華的農村生源比例只有不到一成,其他985大學的情況,大致如此。

農村學生考985大學難,主要是因為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導致的。

首先,從家庭的教育支出方面看,農村家庭在教育上的支出是非常少的,基本上就是學校收的費用,而城裡的孩子,在興趣班、特長班、輔導班和各種資料的支出上,是非常驚人的,這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從學校教育看,城裡的學校,在語文、英語和其他一些“小學科”教育上優勢明顯。農村的學生可能在數理化方面和城裡的孩子差距不大,但是在語文、英語等學科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城裡的孩子,從小就能去書城看書,去興趣班學英語,農村的孩子,可能學校裡的英語老師都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在語文和英語方面劣勢明顯,這種劣勢在高中階段也幾乎無法彌補,我帶的學生中,城裡的學生高考英語能平均120分以上,而農村的學生,能考120分就是高分。對於政史地這些所謂的“小科”,在城裡的學校也是非常重視的,初中考試,歷史一個班成績90分以下的只有幾個學生,而在鄉鎮中學,恰恰相反,一個班級90分以上的只有幾個學生,這種差距,在高中也非常難彌補。

最後,從學生自身情況看,城裡的孩子也能吃苦。以前都說農村的孩子能吃苦,但是現在看來,農村的孩子並不比城裡的孩子能吃苦,從小學開始,城市孩子週末都會去上各種特長班,農村的很多孩子就已經“放飛自我”了,到了高中階段,在時間投入和學習態度方面,農村的孩子並沒有什麼優勢,甚至城裡的孩子這方面做得更好。

由於上述原因,農村的孩子能考上二本大學,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如果能夠在大學繼續努力,通過考研可以上211、985大學,個人的命運可能會因此改變。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地道的農村人,農村戶口,2015年參加河南高考,超出二本線45分,上了一個省內的二本大學。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別人看起來,一個農村的孩子考上二本大學很簡單或者很容易,甚至會有人覺得連個二本大學都考不上,就很垃圾了,但其實中間的難處,之後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我們可以從小學開始,簡單來算一下:


1.一個農村小學,正常一個班級裡會有30個人左右,這30個人中,考上重點初中的幾率,按照我那年算,也就是十分之一左右;


2.等到了初中,人數會增多,以6個班級,每個班級有70個人,假設這420人都能讀完初中的情況下,連統招帶分配,能上重點高中的人大概是100人左右,幾率是四分之一;

3.高中之後,人就更多了,正常情況下一個學校,一屆大概有2000人以上,等到高考結束,文理科加起來能上二本的人數也不會過千,就按照二分之一算,儘管幾率很大,但基數也很大,意味著有1000人沒有上二本。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農村的學生從小學升入重點初中,再從重點初中升入重點高中,再從高中到大學,在教育資源缺乏、師資沒有那麼優質,再加上經濟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能走到底的,真的沒有幾個人。


最重要的是,達到二本線也不一定能夠上二本學校,在2015年,像我這種越過二本線45分的人有一兩千個,而我們這群人,註定連本省都出不了。

出省也不是不可以,不出省的原因也很簡單:省外的大學沒有省內大學性價比高,就這麼簡單。


現在還有誰覺得上二本或者上大學簡單了嗎?


家裡蹲大學畢業生


各位親們,我就是農村考上普通二本的孩子之一。這個問題,我太有切身感受了!!!

1.小學階段

我在老家鎮上的小學就讀,我小學數學非常優秀,在班裡一般就是前十名,語文非常一般。總成績,在整個階段的排名也很一般。

2.初中階段

上初一的時候我數學最好,但英語奇差,基本就是不及格。到初二的時候,我是物理課代表,物理特別優秀,但數學英語都一塌糊塗,也是不及格。到初三的時候,我開始奮起直追,英語逐漸逐漸能考到七八十了,物理、化學、歷史是我的優勢科目。我們老家教育還是非常落後的。考上我們縣一高的,全校只有兩個人,考上第二高中的全校只有六個人,我是第七名!等我參加工作後才知道:我們鎮在全縣的18個鄉鎮中,教育質量是最差的。奇怪的是,小學時候學習非常優秀的同學,到初中都早已經輟學了,連中招考試都沒有參加。

3.高中階段

我們班能考上普通二本的,只有一到兩個人。也就是說,想考上普通的二本大學在全班必須是前兩名。

前面我說的初中時考上高中的八個同學中,只剩下四個參加高考,其他其他四人高中沒有上完就輟學打工去了。還剩下的我們這四個人考的也都是非常一般的二本。

總之,農村考上普通二本的孩子,一定是非常吃苦耐勞的,學習上一定是非常刻苦的,在班裡的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對於農村孩子來說,考上一個二本學校都是非常非常艱難的。前面說到的:每年考上重點高中的只有八個人,而這八個人中,最多隻有四個人才能考上二本。


趣熱點fun


我村2011年考上了5名大學生,一名北大(有史以來,是我村甚至全鎮考的最好的),一名蘭大,一名西師大,一名蘭州理工大,一名天水師範學院。但發展最好的是蘭理工的,年薪20萬,蘭大的年薪7萬,兩名師範院校的分別做了高中和初中老師,年新6到5萬。北大的還在四處飄泊,好工做找不到,差工做不愛幹。前四位成家立業,有房有車,把父母接到城裡帶孩子,而北大學子的父母還辛辛苦苦的種地,為兒子擔心!近幾年,人大、同濟、西交也考上了幾名,普通一、二本考上了十幾個,但考上名牌大學的家長並不以為自己的子女上了985而自豪。在村人眼裡,誰掙的錢多誰就優秀!有些大專生,也混的很好,當上了領導,年薪8萬以上。本人認為,不管學校好壞,只要就業,幹好本職工作,踏踏實實工作,必有好的回報。(富二代和官二代除外。)


用戶1887341522734


對於二本,我先來說明一點事情。

我是河北2012年的考生,那時河北的大學生大致分為一本、二本、三本、專科。我們那年的理科分數線,一本564,二本510,三本忘了大致是300大幾十分,再往下就是專科了。文科分數線高於理科分數線13分左右。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是一本還是二本考生都屬於少數(那年的分普遍不高),三本佔了一個很大的基數(不超過二本線5分在河北很難上二本),專科人數應該少於三本。後來進行了改革, 很多學校一本和二本大部分專業合併,統稱一本;原來的三本叫做了二本,三本成為了歷史。

我想題主所說的二本學校是指第一種二本吧。

憑心而論,河北的高考難度在全國至少前五,搞不好還得前三。除了衡水和石家莊的中學之外,一個普通地級市裡稱的上不錯的高中(大多數學生能上一本或者不錯的二本)不超過兩個甚至於沒有,可以說教育資源不算好。

如果在河北省,一個農村普通孩子能考上二本學校的話,他至少打敗3/4的考生,搞不好能打敗4/5的考生。這種學生絕對稱不上什麼學霸或者學神,但是至少不笨。我敢這麼說,一個笨蛋再怎麼學,在河北省也考不上二本。但同理,這個學生也聰明不到天才的地步,智商肯定不低,120以上夠嗆。

我這麼解釋,能明白嗎?


霍於之桑


都說寒門難得出貴子,現在農村地區的孩子能考上一個本科學校,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就拿我們當地來說,因為遠離城鎮,所以幼兒園、小學的基礎教育並不是很好,在我們那個年代小學連英語科目都沒有,直到進入初中才開始接觸英語,那麼這樣肯定會比其他同學水平低很多,學起來也比較吃力,所以偏科的現象非常嚴重,而一個學生如果偏科的話,那麼對於考試是非常不公平的,也很難考出一個好的成績。

其次就是農村地區學習觀念並不是很強,很多都是初中畢業後直接就送到技術學校學習,然後直接進廠工作,所以根本沒有他們進高中考大學的機會。只有克服這最基本的兩點,你才有可能考上一個大學,所以我也深刻體會到寒門難得出貴子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在我們那邊,考上本科的學生雙手都數的過來,有些家庭還因為孩子考上本科辦宴席慶祝,所以總得來說農村的孩子能考上一個二本大學已經是很不錯的了。你認為呢?

我是夭夭,感謝您的閱讀,如果喜歡,記得點個關注哦!詩經夭夭,期待與您一同探討教育問題。


詩經夭夭


山東臨沂,以前上高中都得中考,初中時候的班剛開始80來人,到初三剩下30來人,學習不好的都被老師攆回家了,說影響升學率。初三上學期就合併兩個班為一個班,人數50人左右,即便這樣升學率也就20%。50個人其他的大部分回家繼續種地,部分上了高職。

高中無論普通班還是重點班一個班70人左右,最後高三能留下40人左右,能考上本科的普通班平均在8人左右,重點的大概20來人。曾經出現過30來人上本科的,班主任直接提拔為教導主任了!

農村孩子上學苦。我上高中了才認識牛奶,才有機會吃火腿腸。每個星期拿一大包煎餅,就著炒好的鹹菜,每個星期20元生活費,不知道補習班是什麼,復讀一年後超了二本線10來分,也算成了父母的小驕傲。報志願父母都顧不上也幫不了忙,自己愣頭愣腦報到哈爾濱!

初中21世紀初,就是這條件!絲毫沒有誇張的地方。農村的孩子不容易,人窮志短,馬瘦毛長,現在過得安穩就很滿足,沒心思追求大富大貴!希望每位農村的孩子能努力走出農村闖闖自己的世界,希望每位農村走出來的孩子不要忘本,勿忘初心!


龍頭根人士


我是河北邯鄲的,我上小學升初中的時候,班裡就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不上學了,回家務農,有的去學習廚師洗剪吹修車,上完初中升高中又有一半的學生不上學了,女的服務員KTV,男的洗剪吹,當時還有一句口號叫做美女都在KTV,帥哥都在洗剪吹,我上初中是在礦區,上高中到市裡,上的最差的學校,但是並非本人資質太差,實在是農村到城市裡,處處不適應,基礎太差了,老師不待見,學生排斥的那種,本人近視,身材高大,所以在最後一排,整整三年都沒有看清過黑板,回家跟媽媽說要配眼鏡,媽媽說沒有必要,只要肯吃苦,就能成功,我也是醉了,黑板都看不清楚,還學習什麼,農村家長根本就沒有教育的觀念,以為供你吃穿給你交學費,就已經仁至義盡了,學習好不好看運氣,所以初中三年我都是自學的,後來去的市裡上職教中心,當時教育中心的老師說我記憶力非常好,要是學習文科的話考大學沒問題,我當時非常激動,終於遇到伯樂了,雖然也看不清楚黑板,但是經過老師調節,我做到了第一排,勉強可以看清楚,從這個時候開始,每天就是學習,高中聽不懂,學習初中的知識,文科相對簡單,在高二的時候就已經是年紀第三名了,後來高三一直是年紀第一,高考考了五百二十五分,年紀第一,在河北省只能上三本,後來去了石家莊鐵道學院四方學院,還是比較木訥,大學混的一般,畢業之後去了施工單位,工作到現在,一個月一萬左右,但是農村出來的不會請客送禮人情往來,領導不重視,所以轉而開始學習考試注會,估計明年就可以考試完專業階段了,等考試完打算找一家地方企業工作,結束漂流生活,


鐵血勇士4


我是山東06年考生,農村出身,高考630多分。我說一下我那時候的情況,那時候補習班不流行,農村孩子跟城市孩子差距很小,我學校拿奧數一等獎的學生也沒上過補習班,也是農村的。我初中同學跟我同一所高中,英語還考過145分。至於物理化學平時只要能找到竅門,輕鬆95分以上。那時候沒有補習班這種東西,城市孩子的優勢在於勞逸結合,休息的好,畢竟農村出來的孩子比城市更刻苦,離家遠得住校,早上5點就得起床早讀,休息不好,營養也跟不上。但城市孩子可以住在家裡,享受父母的精心照顧。但那時候只要肯用功,找對方法,考個一本問題不大,那時候考個二本真的很丟人,畢竟那時候好多人已經有這個意識,社會不怎麼待見二本,山東電視臺甚至公開抨擊二本不如技校。現在補習班流行了,我不方便評論了。


東風導彈橫掃全球


在農村能考上二本大學的學生,絕對是相當牛的水平,這一點毋庸置疑。

以我自己為例,我有兩個姐姐,大姐沒有學習天賦,一年級讀了兩年,二年級也讀了兩年,多次留級之後就輟學出去打工了;二姐的學習天賦不錯,可是當時家裡窮得叮噹響,所以當二姐小學五年級畢業的時候就立馬輟學了。鄰居家的一位同學對二姐說:“你被安排在xx中學的重點班,老師讓我通知你去交錢。”當時我們家經濟比較困難,再加上我們老家重男輕女的現象比較嚴重,所以通過小升初考上初中重點班的二姐輟學了。

我上初中之後,上初一的時候成績不錯,在班級裡位居前十之列;讀初二的時候,不知道班主任是出於什麼原因(可能是為了讓班級紀律變得更好一些還是其他什麼原因)班級中的座位安排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男生必須坐在女生旁邊,而視力不太好的我被安排在靠後又靠牆壁的地方就讀:老師的板書我看不清,家裡又沒錢給我配眼鏡,所以我的視力越來越低,成績也越來越差。

但我還是咬牙堅持學習,不懂的地方下課的時候詢問其他成績比較要好的同學。有一件事情我記得特別深:我利用課餘時間向一個隔壁村的男同學請教英語和數學方面的問題,結果這位同學嫌我太“煩”,所以他特地從家裡哪來一根大別針,趁我不注意,把我自行車的輪胎紮了好幾個洞。交通工具被毀了以後,我的學習更艱難了——週一早上我得很早從家裡出發走到學校,週五下午我扛著我的米袋,哦不,應該叫書包——當時沒錢買書包,所以我媽讓我把書裝在米袋當中,然後一步一個腳印回家了。

“xxx同學,快放學了,你又要開始收拾你的‘布袋摳’了吧!”當時一位姓林的語文老師譏諷道。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全班鬨堂大笑……在這種習慣性的笑聲中,我的成績也在咬緊牙關中穩步前進著。初三階段,很多同學都不想學習了,班主任是一名物理老師,他“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那些平時成績不好的同學可以有機會擁有分流的機會,也就是說,這些同學不用參加中考也能獲得初中畢業證書,這可是初中畢業證啊!‘含金量’是相當不錯的,這個機會對我們來說簡直就是‘開天門’啊!……”這種“分流”的“天門”開了之後,一大批同一屆的初中畢業生沒參加中考就去“就業了”——工地搬磚、海邊曬海帶、工廠做鞋子,不一而足。

能夠通過中考考入高中,乃至重點高中的農村學生,真的不多。就算躋身普通高中或者重點高中的學生,也不一定能考上重點大學。相比之下,農村孩子享受的教育資源,真的是捉襟見肘。一方面,農村地區教師隊伍力量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強悍;另一方面,農村地區對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非常注重的家長並不多。至於其他的原因,各位可以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在農村地區能考上二本大學,我覺得已經是非常棒的孩子了,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