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地,賣房,還賣樹?藥企年底扎堆“大甩賣”

12月18日,海正藥業發佈公告稱,近日提交了位於台州市椒江區君悅大廈5套公寓的掛牌申請。

而這只是年底“大甩賣”的縮影,臨近新年,藥企開始花式“衝業績”,有的賣地,有的賣房,更有甚者還賣起了樹……

卖地,卖房,还卖树?药企年底扎堆“大甩卖”

1

為了不戴帽

今年以來,海正藥業已多次變賣資產,且花樣百出。

在5月和11月,海正藥業兩次通過拍賣方式處置了椒江君悅大廈22套公寓,合計成交金額為817.08萬元。

9月,海正藥業在臺州產權交易所掛牌,以2.9億元的價格出售了位於杭州富陽的辦公樓,隨後又以低價向員工出售了23只孔雀。

12月,海正藥業又擬以1.42億元的價格轉讓參股公司導明醫藥20.24%股權。

另外,海正藥業還有位於上海松江的兩處廠房和北京宣武的兩處房產,目前仍處於掛牌狀態。其旗下的孫公司海正宣泰51%的股權也在掛牌,估值為2339.51萬元。

海正藥業這一系列舉動,或是由於2018年“慘不忍睹”的成績單:實現營業收入101.87億元,同比下滑3.63%,歸母淨利潤更是暴跌至-4.92億元。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若上市公司最近兩年連續虧損,將被交易所以“*ST”標示。

2019年前三季度,儘管海正藥業實現歸母淨利潤12.55億元,但其於近期宣佈擬計提13.17億元的資產,今年可以說是“白乾”了。

海正藥業三季報還顯示,其流動負債合計112.13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就有59.06億元,應付賬款13.61億元,而流動資產合計只有92.51億元,無法完全覆蓋負債。

在這些鉅額負債面前,海正藥業變賣的資產或許只是杯水車薪。

除海正藥業外,還有幾家藥企試圖在年末通過變賣資產躲避“戴帽掛星”。

業績承壓下,有的藥企“含淚”轉讓了產品有關權利。12月14日,雙成藥業發佈公告稱,擬以5000萬元價格出售注射用比伐蘆定有關權利,此次交易預計增加公司約3750萬元利潤。

雙成藥業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億元,歸母淨虧損2163.38萬元,而2018年,雙成藥業也產生歸母淨虧損6945.6萬元,已連續兩年虧損。

除了賣房、賣權利,還有藥企不走尋常路在“賣樹”。同樣在12月14日,四環生物發佈公告稱,擬以1.71億元的價格轉讓子公司承包的林木及相應的林地使用權,目的是改善自身財務狀況,交易完成後將產生約4000萬元的收益。

今年前三季度,四環生物有947.81萬元的微利,但其2018年已錄得虧損2943.96萬元,仍存在較大保殼壓力。

2

為了資金流

藥企資產處置的背後,有上年業績虧損、年內頹勢延續的業績窘境;也有藥企實控人高比例股權質押、公司資金流收緊,不得不迴歸主業的現實壓力。

12月14日,康芝藥業發佈公告稱,擬以4517萬元的價格出售位於海口的房產。

三季報顯示,康芝藥業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63億元,同比增長19.71%,實現歸母淨利潤165.73萬元,同比下滑96.35%;實現扣非後淨虧損469.64萬元,同比虧損有所收窄。雖然營收看似不錯,卻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尷尬處境。

比業績更顯眼的是康芝藥業股東質押股份的狀況。截至12月12日,康芝藥業控股股東海南宏氏投資有限公司共持有1.33億股,其中1.2億股處於質押狀態,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的90.11%。前十大股東中,李鳳瓊、陳燕娟、陳惠貞、洪江遊、洪江濤所持股份處於質押的比例分別為100%、42.36%、98.18%、100%、99.99%。

此外,康芝藥業實控人洪江遊曾於11月2日發佈公告稱,擬減持其間接持有的393.25萬股股份。

上述種種跡象表明,康芝藥業現金流承壓,亟需補血,而賣房是一個快速獲得大筆現金流的方式。

同日,佛慈制藥也發佈了變賣房產公告,擬以1.03億元的價格轉讓兩塊土地。

佛慈制藥表示,此次土地使用權轉讓有利於盤活公司存量資產,促使公司聚焦製藥主業,降低公司資金壓力、融資成本以及涉稅風險。若此次交易順利完成,預計將增加佛慈制藥後期利潤總額約7858.6萬元。

賣房換資金的戲碼,每個年末都會在A股上演。“玻璃大王”曹德旺也曾忍不住調侃,“中國的上市公司手裡都握有大量房地產,年底經營不好了賣兩套、發不出來工資了賣兩套、連年虧損了賣兩套……”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在A股上市的3743家公司中,有182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佔比超過48%,合計持有市值達13340億元,較年初增長超1150億元,增幅為9.43%。

某私募行業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年關將近,上市公司變賣資產,多是為藉此扭虧或增加利潤。但處置資產是一次性收益,並不具備持續性,僅能解燃眉之急,真想要獲得投資者青睞,用心經營主業才是王道。”

卖地,卖房,还卖树?药企年底扎堆“大甩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