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範大學和華為正式啟動數據庫聯合創新

12月18日,在鯤鵬計算產業峰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與華為正式啟動了GaussDB數據庫創新合作。根據雙方共識,華東師範大學和華為將利用各自的核心競爭力,秉承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原則,深入進行數據庫領域的聯合創新,同時啟動產業人才培養合作計劃。


華東師範大學和華為正式啟動數據庫聯合創新

▲華東師範大學和華為GaussDB數據庫創新實驗室啟動儀式

近年來華東師範大學與華為持續在科技、人才、學生實踐和就業等方面深化合作。2019年7月3日,華東師範大學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科研合作、人才培養、智慧校園和校園信息化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基於雙方的良好合作基礎,根據本次達成的共識,在當前數據多樣化和硬件革新的新趨勢下, 華東師範大學和華為將數據庫技術合作研究進一步落到實處。華為將協助華東師範大學開設GaussDB數據庫實踐、實訓課程與數據庫課程實驗室, 並提供專項的人才實習崗位。藉助此合作平臺, 雙方將共同培養合格的數據庫從業人員和核心開發者群體, 為中國數據庫人才生態做出貢獻。

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智能+研究院院長周傲英教授指出:“數據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能和電能之後的第三個能源,是催生數字經濟的新動能。大數據凸顯了數據的人本特性,新時代的信息化就是充分發揮數據的價值,用技術助力實現為人民服務,並在此過程中實現技術和科學的創新。華為與華東師範大學的緊密合作,能夠共同為中國智能數據產業升級做出貢獻。”

華為高級副總裁 、Cloud & AI產品與服務CTO張順茂表示:“華為非常重視生態的力量,GaussDB可以利用鯤鵬多核以及超並行計算技術, 構築軟硬件全棧的數據庫能力,是產業生態中重要的一環。華為秉承硬件開放、軟件開源,平臺加生態的理念,持續積極地與包括高校在內的開發者進行互動。華為與華東師範大學在數據庫方向的創新合作,以及全國高校金種子發展計劃,一定可以讓華為能夠為下一代的數據庫核心開發人群培養做出應有的貢獻。”

華東師範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錢衛寧教授表示:“華東師範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是最早的數據學院,承載著高校在數據科研領域的前沿探索。華為是ICT領域的龍頭企業,我們雙方在交流中,無論在科技前沿還是人才培養方面都有著高度共識。華東師範大學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希望能夠在國產數據庫產品的技術和應用創新、技術落地和產業化、中國數據庫核心人才培養方面做出積極貢獻。”

華為IT產品線副總裁、智能數據與存儲產品線總裁周躍峰表示:“數據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的基石底座,也是華為公司的重要戰略方向。產業的繁榮需要產學研的共同緊密合作,並構建一個良好的用戶生態。華東師範大學不僅有領先的科研團隊,作為師範院校更是在數據科學教育方面具備領先的教育理念。我們真誠的希望和華東師範大學在數據庫的科研與人才培養方面進行長期深入的戰略合作,突破更多的技術課題,培養出大量的數據庫核心人才。”


合作數據庫簡介

華東師範大學周烜教授,圍繞數據庫技術趨勢,與華為數據庫課題合作,包括區塊鏈數據庫、場景驅動的數據庫系統測試等,以及華東師範大學在數據科學與工程領域人才培養方面的優秀實踐做了深入的解析和現場交流。

區塊鏈數據庫

隨著以支持智能合約為代表的區塊鏈2.0平臺的推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已經從單純的數字貨幣,延伸到包括數字資產交易、物聯網、智能製造和供應鏈管理等很多傳統領域。

區塊鏈數據庫合作包括:

(1)增加密碼學安全基礎設施,為防篡改提供密碼學安全支持;

(2)增加多方共識機制,在多個參與方之間保證數據一致;

(3)高吞吐、高存儲效率,適應企業級的數據管理需求。

合作成果將適用於包括電子商務交易系統等場景,主要應用於多方參與、而又互不信任下開展的分佈式商業活動下的數據管理。

場景驅動的數據庫系統測試

數據庫系統測試是保障系統穩定性、可用性,提升系統性能的基礎。傳統的測試數據和測試負載生成技術,由於生成數據和生成負載與應用的弱相關性,基於其得到的評測結果對於特定應用來說很可能不具有參考價值。同時,對於數據庫系統的質量管理來說,評測基準的負載相對有限,無法保證測試的全面性。另一方面,當前測試數據和測試負載的生成技術也無法實現大規模事務負載的自動化生成,因此數據庫系統對於事務型負載,尤其是高壓、高衝突的事務型負載,難以得到充分評測。

課題合作包括測評系統與應用強關聯,和實現大規模事務負載的自動化生成。

合作成果將適用於包括面向分析和事務型應用的負載生成,和大規模TP測試負載生成與正確性自驗證場景。

截至目前,華為GaussDB系列數據庫產品全球累計發貨超過30000套,廣泛應用於金融、運營商、政府、能源、醫療、製造、交通等多個行業,已經成為各行業核心業務數據庫的信賴之選!

點擊下方瞭解華為GaussDB數據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