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不出奇的愛數

中國並不缺少風口上的豬,但缺少像愛數一樣的“隱形冠軍”。中國也不缺少善於鑽營模式、善於製造概念的公司,但缺少像愛數一樣“守正不出奇”的企業。


現在回想,4個月前,愛數提出“AI+SHU”戰略,真是一次巧妙的鋪墊。4個月後,其品牌順利從“EISOO”,切換至“AISHU”,這極好的詮釋了,只有基於對多模態數據分析,才能產生豐富的人工智能應用;也極好的註釋了“大數據基礎設施”的產業價值。

守正不出奇的愛數

啟用新LOGO的背後


EISOO怎麼讀?只要是與海外客戶交流,賀鴻富經常要反覆解釋公司的品牌發音,到底是E ISOO,還是EI SOO?這個“梗”,困擾了賀鴻富很長時間。當然,以此在茶餘飯後強化記憶,也並非不可以。但對於一家出生在信息時代,發展於智能時代企業。此前只能表音,不能達意的品牌形象,顯然應該被珍藏在博物館。取而代之,愛數正式啟用全新品牌LOGO——“AISHU”。

“AISHU”是愛數公司的中文拼音組合,也使其出現在世界各地,始終帶有中國式烙印。“AISHU”又是“人工智能+數據”戰略的標識,傳承了愛數“熱愛數據”的創業初衷,也明確註解了愛數的未來戰略方向。

守正不出奇的愛數

“愛數的創業心得是守正不出奇。”公司總裁賀鴻富開始闡述,“人工智能+數據”戰略的由來,他比較欣賞按部就班的創新。也確實如此,出奇並非是創新的同義詞,也可能是投機;守正也並非代表保守,而是堅守聚焦主賽道。


守正不出奇的愛數

回溯歷史,愛數以數據備份系統起家立足,此後解決方案逐步拓展至數據安全、內容管理、日誌分析、數據洞察等領域。也就是說,愛數這家“數據銀行”,業務已從單純的“數據存取款”,發展至提供“數據理財”,完成了從提供數據管理服務,到提供數據價值服務的升級。

當然,也可以數據的視角,觀察愛數的產品線

  • AnyBackup,代表了其對結構化數據的理解;
  • AnyShare,代表了其對非結構化數據的理解;
  • AnyRobot,代表了其對日誌數據的理解。


何為多模態數據智能?

正是基於上述積累,愛數“不出奇”地開始研究多模態數據智能,也奠定了其“人工智能+數據”戰略的基礎。“未來,愛數將定位於大數據基礎設施提供商。”賀鴻富所說的“未來”,即是數據智能時代。正如托馬斯·傑斐遜所說:

“每一代人都需要一次新的革命。”以多模態數據智能為標誌的數據智能時代,就是愛數成為“隱形冠軍”的歷史機遇。

何為多模態數據智能?借用人體智能概念可更好理解。人體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感知理解物理世界,機器也是如此,通過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日誌數據等不同模態的數據,感知數字世界。


也就是說,數據庫數據、視頻、語音、圖片、文本、日誌數據、傳感器數據等,都可稱為一種不同的模態,而多模態數據代表了色香味俱全的數字世界,其又是人類智能的基礎,人類通過多模態數據來學習知識,支持決策和判斷。

守正不出奇的愛數

何為大數據基礎設施?

延續此話題。IDC調研顯示,全球數據量年複合增長率已達到30%,預計到2025年,總數據量將達到163ZB,較2016年增加十倍。但數據真的夠用嗎?當企業綜合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進行銷售線索分析時,當管理員通過日誌數據,尋找黑客入侵的蛛絲馬跡時,其總會感到數字數據的骨感,現有的數據顯然捉襟見肘。

由此可見,我們歡呼於智能時代出現的數據爆炸性增長,其依然要面臨四大挑戰:數據海量化、數據多樣化、數據價值最大化、數據合規性。而愛數提出大數據基礎設施理念,正可應對上述挑戰。

簡單說明,愛數AnyBackup、AnyShare、AnyRobot、AnyDATA(研發中)四大產品系列,分別針對副本數據管理、非結構化數據管理、日誌數據分析,以及多模態數據知識圖譜。此四個系列產品,則共同構成了支撐多模態數據智能的大數據基礎設施。


對多模態數據分而治之

具體而言,愛數基於大數據基礎設施,構建形成多模態數據智能架構,其包括:數據總線架構、數據湖架構、多模態數據知識圖譜架構。這也分別對應了將多模態數據,從信息變為知識的三個步驟:即數據匯聚、數據存儲、數據洞察。

而在此架構中,“愛數堅持‘分而治之’的技術理念。”賀鴻富不太認同大而全的解決方案。“因為在多模態數據中提取信息,是相當複雜的過程,現有技術架構很難支撐。”而所謂“分而治之”,則以不同的產品組成,解決各自擅長的問題。


舉例說明,藉助AnyBackup等災備基礎設施,可實現結構化數據彙集;藉助AnyShare等內容管理系統,可提供非結構化數據的分析服務;藉助AnyRobot等日誌管理系統,可實現智能運維服務。


在上述點石成金的過程中,愛數並沒有改變原始數據的狀態,只是將不同模態的數據,“複製”和“轉化”為統一格式,存儲在數據湖中,並以“知識圖譜”對多模態數據進行聯接,以“知識圖譜”將信息轉化為知識。


由此,愛數的業務模式也越為清晰。基於多模態數據形成“知識圖譜”,在“知識圖譜”之上,構建基於場景的智能應用系統。舉例說明,彙集人口、交通、氣象等公共數據,以及居民檔案數據,可建立智慧城市知識圖譜,用於城市規劃、城市治理等場景;彙集市場分析數據、中投標數據、CRM數據,建立企業營銷知識圖譜,用於銷售線索推薦、客戶畫像、購買行為預測等工作場景。

愛數與華為合作步履不停

上述即是對大數據基礎設施,以及多模態數據智能架構的理解。但這似乎還缺少一環:多模態數據,有需要多樣化算力進行支撐,海量的多模態數據,更需要極致計算性能進行支撐,這是一個生態問題,也由此引出華為與愛數的合作。

愛數定位為大數據基礎設施提供商,華為則定位為數字基礎設施提供商。“大數據”與“數據”僅一字之差,但這恰是兩家企業合作的交集。舉例說明,華為與愛數聯合推出FX18000超融合CDM備份一體機。該產品基於華為OceanStor存儲,搭載鯤鵬920處理器,擁有99.9999%的高可用性,而且創紀錄地將PB級數據備份時間,可從一週,降低至數小時。


顯然,基於傳統x86架構,愛數並不能實現此類突破,而作為鯤鵬生態中最早,也是最核心的合作伙伴,愛數已經體驗到芯片級合作價值。

“華為已與愛數共同芯片級優化,將系統性能推向極致。”萬志,是華為中國智能計算業務部總裁,他說:“基於鯤鵬生態,華為將與愛數共同打造性能更好、效率更高的國際高端品牌。”萬志最後明確了“國際高端品牌”的合作定位,顯然,這是華為在理解多模態數據後,理解愛數“人工智能+數據”戰略後,正在期待合作產生的化學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