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中衛一冶煉企業被舉報向野外傾倒廢水,環保局:擬罰款30萬元

記者 | 牛其昌

寧夏中衛一冶煉企業被舉報在荒野中傾倒廢水,中衛市環保局對界面新聞證實,此事經調查屬實,已經對企業下發整改通知和處罰告知書,擬定處罰30萬元。

近日,寧夏自治區中衛市的李先生向當地環保部門舉報,12月17日凌晨,他在照壁山附近進行反盜獵巡護時發現,有載重30噸的罐車正在向荒野傾倒“廢水”。李先生對界面新聞表示,他曾上前詢問對方排的是什麼水,對方反問其“你是什麼人”,隨即關上車門開車離去。

“對方開車離開的時候連閥門都沒關,在繞了幾圈後,等水排的差不多了,這輛車開進了一家叫做寧夏三元中泰冶金有限公司的工廠。”李先生表示,他將這一問題反饋給中衛市環保局,相關工作人員隨後到現場對廢水進行了查驗。

2019年12月19日下午,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環保局相關監察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證實,經過現場調查,李先生反映的情況屬實,寧夏三元中泰冶金有限公司確實存在向野外傾倒廢水的情況。

這位負責人介紹,“廢水系該廠進行餘熱發電後的循環冷卻水,主要成分是鈣鎂離子。針對這一行為,我們已經對企業下發了整改通知和處罰告知書,擬定處罰30萬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寧夏三元中泰冶金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1月,註冊資本1億元,主營硅鐵製造、銷售(憑許可證經營);五金產品、建材批發、零售等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至2016年,該企業曾三次因環保問題被中衛市環保局處罰。其中,根據中衛市環保局2016年3月25日下發的處罰決定書顯示,“寧夏三元中泰冶金有限公司2015年12月中旬以來未按照《寧夏三元中泰冶金有限公司硅鐵礦熱爐餘熱發電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要求,擅自將硅鐵礦熱爐餘熱發電項目產生的化學處理系統排水使用罐車拉運至廠區外側砂土路面傾灑,責令你公司立即停止將硅鐵礦熱爐餘熱發電項目的化學處理系統排水拉運廠區外側砂土路面傾灑的違法行為,並於2016年3月28日前將改正情況書面報告我局。”

2015年3月5日,環保部西北督查中心到寧夏三元中泰冶金有限公司檢查時發現,該公司正在生產,環保設施運行不正常,部分煙氣直排。對此,中衛市環保局對其罰款1萬元。

李先生表示,他兩年前就曾見過罐車在該地排水,後來很多志願者也發現過類似情況,“因為這裡特殊的地質原因,排到這裡的廢水很快會滲到地下,不會形成大量積水。”

據上述中衛市環保局相關監察負責人表示,涉事寧夏三元中泰冶金有限公司是當地的一家冶煉企業,具有餘熱發電的工藝。餘熱發電的鍋爐有一部分循環冷卻水,在循環一段時間之後,隨著硬度升高需要更換,此次查明的廢水正是這部分冷卻水。

談及冷卻水的排放要求,上述負責人表示,“根據項目環評,這部分水主要用來廠區噴灑抑塵。但近一段時間由於氣溫較低,廢水蒸發不掉,且廠區容易結冰,因此該企業將剩下處理不掉在廢水在野外進行傾倒。”

循環冷卻水是否會對當地土壤造成破壞?上述負責人表示,在餘熱發電的過程中,自來水經過軟化進入鍋爐進行循環冷卻,用過一段時間後水中的鈣鎂離子濃度會升高結垢,需要更換出來,但目前鈣鎂離子並不在汙染控制的指標範圍內。

(界面新聞記者陳鑫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