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開發票4.5億騙稅6000餘萬 一犯罪團伙被廈門警方摧毀

虛開發票4.5億騙稅6000餘萬 一犯罪團伙被廈門警方摧毀

警方查獲的涉案物品。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房舒 通訊員 廈公宣) 將不具備申請出口退稅資格的貨物,包裝成具備申請出口退稅資格的貨物,騙取海關驗訖的出口報關單證;再通過空殼公司大量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向稅務部門申報,騙取鉅額出口退稅款。自2014年以來,以黃某治為首的犯罪團伙接收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合計4億5000餘萬元,騙取海關驗訖的進出口公司出口貨物報關單證1000餘單,騙取稅務機關已退稅款6000餘萬元。

昨日,廈門警方通報了這起重特大涉稅案件,據介紹,這是我市警方在打擊涉稅犯罪“百城會戰”專項行動中,打掉的一個全鏈條騙取出口退稅團伙。記者瞭解到,經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黃某治犯騙取進出口退稅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800萬元;該案其餘案犯分別被判處2-11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線索】

一票報關單與實際不符 且不能享受出口退稅

2016年3月,海關緝私局向廈門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移交了一條犯罪線索。該線索顯示,廈門某出口貿易公司所申報出口的一票服裝貨物,在海關部門開箱查驗過程中,被發現與實際出口的貨物品名、數量、價值均不符。“值得關注的是,該公司申報出口的貨物不能享受出口退稅政策。”經辦民警介紹說。

經偵民警發現這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線索和情況慢慢浮出水面。在這家報關的進出口公司背後,存在著一個騙取出口退稅的犯罪團伙,警方遂對其立案偵查。警方發現,這家進出口貿易公司的實際掌控人為一名叫黃某治的晉江男子。經過縝密偵查,警方進一步掌握了該團伙的犯罪事實及組織架構。

2016年6月2日,警方與海關緝私局聯手對涉嫌騙取出口退稅的黃某治團伙及實施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賣單”等上游犯罪的施某鳳、梁某麗等團伙多個窩點進行集中衝擊,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黃某治等11名犯罪嫌疑人。

在清查中,警方發現犯罪嫌疑人控制的涉案公司多達23家,其中涉嫌騙取出口退稅案的進出口貿易公司10家,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公司13家。其中,10家進出口貿易公司實際都為黃某治控制,13家開票公司或有黃某治參股,或與黃某治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

【調查】

開設大量空殼公司 把他人出口貨物包裝成自己的

他們是怎麼操作的?黃某治等人成立了大量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這些公司都是“皮包公司”,平時根本沒有實際業務往來;接著,黃某治等人找到相熟的不法貨代人員“買單”,將不具備退稅資格的、他人出口的貨物,包裝成其公司名下的、具備退稅資格的貨物,以此騙取海關驗訖的出口報關單證;非法獲得出口報關單證後,該團伙成員通過空殼公司(即被警方查獲的13家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公司)大量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製造已稅假象。這些空殼公司多為開設在外省的服裝加工廠等生產企業,但在黃某治等人手中卻從來沒有真正的生產,而是虛擺著幾套機臺當作“幽靈工廠”。黃某治看上的,是這些企業具備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資格。黃某治等人還專門找人將外匯打入其進出口公司對公賬戶,以製造收匯的假象。

在一番以假亂真的乾坤大挪移操作之後,該團伙成員便拿著這些非法獲得的出口報關單證以及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以出口已稅貨物為由,向稅務部門申報騙取鉅額出口退稅款。

【抓獲】

11名嫌疑人被抓 其中一人自己“偷師”成了同夥

在警方抓獲的11名犯罪嫌疑人中,一名叫施某鳳的女嫌疑人原為黃某治的員工。施某鳳起初被黃某治派駐外省、管理幾家開票的空殼公司。後來,施某鳳漸漸掌握到法門,竟自己也開起空殼公司來,如此一來,她變成了黃某治的同夥。面對法律嚴懲時,施某鳳後悔不已。

廈門警方查明,自2014年以來,該犯罪團伙接收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合計4億5000餘萬元,騙取海關驗訖的進出口公司出口貨物報關單證1000餘單,騙取稅務機關已退稅款6000餘萬元。2019年11月14日,經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黃某治犯騙取進出口退稅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800萬元;該案其餘案犯分別被判處2-11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至此,廈門警方歷經三年攻堅,成功將該重特大涉稅案件偵辦完結。廈門警方對該騙取出口退稅團伙的上下游進行了全鏈條打擊,維護了市場秩序。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