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救援人員轉運安全升井的被困人員 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四川13名煤礦工人在被困地下313米深處80多個小時後,經不懈搶救於18日晨奇蹟生還。
14日發生透水事故5人遇難13人失聯
位於四川宜賓市珙縣巡場鎮的川煤集團杉木樹煤礦14日15時26分發生透水事故,遇難5人、失聯13人。
井下水位逐漸下降。18日3時,一名礦工涉水走出被困巷道,與井下救援隊伍會合,並報告剩餘12人確認安全。5時55分,首批2名被困人員從地下300多米深處被救出洞口。
事故現場守候的14輛救護車、62名醫護人員迅速投入救治,並啟動“一個治療組負責一個病人”的醫療機制。
18日7時56分,經過80多個小時的緊張救援,13名被困人員全部安全升井。救援現場守候的人群中響起陣陣掌聲,救援指揮部裡也一陣歡呼,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廳長段毅君的眼睛終於離開一直緊盯的大屏幕:“這是部、省、市三級和各方保障力量聯動創造的生命奇蹟!”
此次救援需克服多重困難
事故發生地離洞口有10公里路程,救援人員需要在地下走兩個小時左右方能抵達。
救援專家稱,此次救援需克服多重困難:巷道系統長、水文地質條件非常複雜;礦井的供電、通信、通風等系統遭破壞;排水難度大、存在瓦斯湧出風險等。
14日透水事故發生後,搜救在第一時間啟動。四川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到現場組織救援,應急管理部也派出工作組赴現場指導。13支、共251人的專業救援隊伍奔赴營救現場,救援人員分梯隊輪流進入井下開展搜尋、排水、清淤、通風等工作。
提升排水能力是此次救援的最大難題:起初井下水位每小時上漲445毫米,水位標高不斷增加、最高時達138米,高出受困人員所在的巷道口8米。指揮部迅速指揮封堵透水點、搶修受損電纜和通風系統、不斷調集大排量水泵排水。
“巷道里積水最深的地方達到腰部,帶著20公斤左右的設備,行走異常艱難。”兩次下井的國家救援芙蓉隊一中隊中隊長李順彬告訴記者。最終,救援人員通過敲擊鋼管並收到回聲,確認有被困人員仍然存活。
透水事故調查組成立
記者18日從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獲悉,四川省芙蓉集團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杉木樹煤礦“12·14”較大事故調查組已成立,調查組由四川省煤礦安全監察局、省應急管理廳、宜賓市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同時邀請四川省紀委監委參與事故調查。
事故調查組表示,將認真開展事故調查工作,徹底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的責任。
被困礦工用塑料管向外傳遞紙條
這是難熬的80多個小時。雖然過了救援“黃金72小時”,大批救援力量仍絲毫不懈。在搜救期間,經驗豐富的救援人員只要發現可能有人被困的點位,就連續敲擊井下管道,以確定被困人員的具體位置和救援線路。
轉機出現在18日凌晨2時許。隨著事故區域的水位越來越低,此前隱約出現的敲擊管道的聲音越發清晰。參與救援的內江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支隊支隊長鄧斌說,至此,他們確定井下有人生還。救援人員朝巷道深處喊話:“我們來救你了,不要緊張不要慌!”
那條巷道兩頭低中間高,被困礦工們聚集在高處。聽到救援人員的敲擊回應後,礦工們用一條32米長的塑料管綁著塑料袋,向外傳遞了一張紙條,上面寫了一段話,大意是“我們還活著,請求救援。”
在救援人員緊急排水以便營救時,他們看到對面有微弱的燈光,這是被困礦工劉貴華蹚過深水而來。“還有12人”,劉貴華帶來了他們全部活著的消息。
“他們都活著”,來自礦井深處的消息振奮了現場所有人。
13人全部存活有3個重要原因
據現場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分析,事故過去80多個小時,被困13人全部存活,除了外部科學施救、加緊施救之外,至少有三個重要原因:
第一,井下被困人員經驗較豐富,被困期間,輪流打開安全帽上的礦燈,以確保洞內有光源,在漫長的等待中大家保持了信心。
第二,被困人員熟悉井道地形,災難來臨選擇了生存幾率最大的逃生方向,且沒有走散,為一次性營救奠定基礎。而人員是否集中,也是前期救援指揮中心最為擔心的焦點之一。
第三,被困人員逃生到地勢比較高的獨巷,且有相對充足的空氣。巷道內溫度維持在24攝氏度左右,為大家保存體力創造了有利條件。
“我們天天都在祈禱,因為他們對井下巷道很熟悉,我覺得他們還是有生還的機會,他們一定會活著出來。”
——整晚待命的掘進三隊礦工李永平
閱讀更多 晨株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