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唐代玉帶板的工痕特徵

唐代是我國政治、經濟高度發展,文化藝術繁榮昌盛的時代,是封建文化燦爛光輝的時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尤其是貞觀、開元年間,政治氣候寬鬆,人們安居樂業。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輝煌,澤被東西,獨領風騷。唐都長安,那時是世界上最為繁華、最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為各國人民所向往。當時有位從西方來華學習的“梵僧”寫詩道:“願身長在中華國,生生得見五臺山”。

古玉:唐代玉帶板的工痕特徵

唐代玉雕大量使用傳統的鏟地、鏤雕與圓雕,大量使用陰刻細線,用陰刻表現細部與繪畫線描一樣,用繁密的細線與短陰線表現裝飾衣紋、陰陽凹凸面等等。動物豐滿健壯,活潑和諧,生活氣息濃郁,與金銀器、瓷器、銅器等鳥紋一致。人物形象善歌善舞、吹拉彈奏各種樂器,場面歡快;構圖新穎,刀法嫻熟。總之雕刻工藝精巧,注重整體造型的準確,又在細部刻劃上下功夫,大中顯精神,細中見靈氣,具有豐滿健壯,雍容大度,浪漫豪放的時代氣息。

古玉:唐代玉帶板的工痕特徵

其當時的玉器工痕特徵一個是採用大斜坡剔地平凸和減地淺浮雕法,製作了大量的玉帶板。其浮雕和片雕人物面部大多較為扁平,通常是以短陰線勾勒五官輪廓或表現主體圖案的立體效果和層次感,背面連接孔多為"蟻鼻穿,"其孔徑一般不會太大,一般較為厚重。

古玉:唐代玉帶板的工痕特徵

另一方面是其裝飾性線條多以小型圓砣勾出短直、細密、剛勁、整齊的陰線,來表現圖案的陰陽向背,以增強視覺上的立體感

,遠觀效果不錯,細看有些玉器的砣痕猶在,粗放有餘,精微不足。地子雖清,卻也不甚平整,不太注重細節上的精微處理。

古玉:唐代玉帶板的工痕特徵

要想識別唐代的玉器(注意不是鑑別!),最好的辦法就是看玉器的陰線。在唐代玉器中是以短直細密的陰線來裝飾細節,用較粗的陰線來勾勒圖案的邊廓。

今天就講到這裡,喜歡的點點關注,若有不對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古玉作工痕特徵、論唐代的藝術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