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最大的悲哀,是不能與吃飯較勁兒了

中年人最大的悲哀,是不能與吃飯較勁兒了

前一段時間,看到一個視頻,是一位被稱作“吃貨奶奶”的98歲老太太,直播自己吃飯的情況。火鍋、可樂、米線……唔,基本上都是曾經愛過的款。老太太吃得投入,假牙掉了都擋不住。

老太太讓人喜歡的地方,是她面對食物的時候那種熱愛與欣喜,是見到老朋友的那種熱情親切,一邊吃一邊真誠幸福地笑,像一個18歲的姑娘一樣的笑。

這風情,很讓人羨慕。

中年人最大的悲哀,是不能與吃飯較勁兒了

我18歲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好風情。

那時候師範學校一個月發55塊錢的生活費,物價便宜,大饅頭才1毛一個,五毛錢一份菜。所以就女生的胃口來說,不加錢買飯票將將就的能吃到月底。可是,學校食堂的菜沒油水,吃完了洗飯缸子都只用水沖沖就成。所以,總覺得需要勒著半截腰,總是不到飯點就餓。

餓了就饞。覺得啥都好吃。

我們就發明了許多好吃的。

比如一種是炒麵。是用油熟鍋之後,加蔥花,然後把乾麵粉放鍋裡炒,面會因為有油而形成一些小疙瘩,加上點鹽,不停翻炒,等麵粉變得發黃,小疙瘩越來越小,就可以起鍋了。這樣的麵粉,帶到學校,就可以用開水衝著喝了。拿開水一泚,會變得粘稠,稀了上面還能飄著油花兒,有蔥香味兒。吃飯用它來灌縫兒,最合適了。

再比如炒鹹菜。苤藍疙瘩醃的鹹菜非常難吃,但是切絲拿水泡去鹽分,再用油一炒就香很多了。尤其是,裡面加點肉絲,就成了美味了。早飯從來沒菜,就拿它佐餐,我一個女生,能吃兩個半饅頭。

沒錯,再想起那段時間,印象就是特能吃,特能睡。

每逢上數學課的時候——這對我來說是一門慘無人道的課,到現在一提起來我靈魂都會顫慄,什麼《數學分析》《線性代數》《解析幾何》,燒腦燒心,兩個小時的課從精神到肉體都被摧殘,所以,我都是得在這天特別犒賞自己一下——需要多吃兩個大肉火燒才能支撐自己趟過數學課——那是過刀山下火海的感覺。

偶爾會到校外快餐店去改善生活。我還記得吉祥路上有個天津蒸包鋪,蒸包正經不錯,包子皮爽口不粘牙,牛肉餡的,再喝一碗玉米粥加一勺鹹黃豆,特香,我吃得很歡脫很盡興很滿足,吃飽了一整天打嗝都帶著肉味兒。

中年人最大的悲哀,是不能與吃飯較勁兒了

養女兒的時候,她小時候像只小雞仔兒,瘦,挑食。不愛吃的東西,再逼都不吃。

她似乎是有神功護體,不吃飯也能喘氣。我常常想起初中學的伏契克的一篇課文《267號牢房》,裡面老爸爸的一句話:“他連星期肉菜湯都不吃, 他連星期肉菜湯都不想吃!”

可是這麼不愛吃飯的丫頭,到八九歲的時候突然開了胃口,吃啥都風捲殘雲了。我的桌前引導語從“媽媽最開心的事,就是看著寶寶大口大口地吃飯”變成了這樣:

“這飯你吃不了可以剩在碗裡啊。”

“媽媽我能吃得下。”

“你不用添飯了吧?”

“不,我還想吃。”

現在帶她出去吃飯,我點兩份,她一份,我一份,我只看。不吃。

開始的時候,她問我:“媽媽,你怎麼不吃?”聲音裡帶著一點不可置信與一絲不易察覺的心疼。

還有什麼比這更溫暖人心的嗎?小棉襖畢竟是小棉襖啊!

我帶著被體貼的喜悅說:“我胃不好,吃不下。”

她驚喜地說:“那我全都吃啦!”

中年人最大的悲哀,是不能與吃飯較勁兒了

然後等她吃完了她那一份兒,把兩份兒換一下位置,她繼續吃。

現在她不問為什麼了。

大家想必完全能理解。出去吃飯,如果大家都是中年人,多點少辣少油少鹽的菜是必須的了,但如果席間有孩子,那麼就得隨了人家孩子,自己少吃兩口點到為止就好。

火鍋米線漢堡包,胃都不是很同意,一桌子色香味都有泛著幽幽的紅光的菜餚更是心有餘力不足,而自己出去吃飯絕不會這麼點菜。

上週和閨蜜約飯,拿著菜譜看來看去,拿不定主意。最後一人點一個菜,居然都是青菜。

一箇中年人,肯拿晚上的時間出來,不陪孩子不陪老公,這本身已經說明彼此在對方心裡的位置了,但不肯拿點“硬菜”來招待,這不是矜持,不是因為豬肉太貴吃不起,是因為吃不動,那一刻心裡特別清楚,一碗清湯麵是至高的滿足。

中年人最大的悲哀,是不能與吃飯較勁兒了

這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結論。

國慶節後我們語文組聚餐。新組建的團隊,自然要熟悉交流一番,吃飯的氣氛太好,我不由得對著一個豬肘子下了把狠手。大家在友好熱烈的氣氛中告別了,我的胃卻表現地依依不捨,絲絲拉拉地疼起來。

起初這胃的疼法很熟悉,疼痛並不連續,平時就似有似無若即若離,像初戀一樣,隔上一段時間就席捲個幾分鐘,尤其是在我吃了飯之後,它就更有表現欲。這個症狀在我的人生經驗裡是標準吃頂了不消化導致的胃炎,一般來說一兩天就好了,可是居然並沒有按預期的來,但我也沒太注意,稍有好轉就又放開飲食,就這麼著,這胃竟隱隱疼了足有半個月之久,讓我不得不把倒騰了一大包胃藥才把它打壓下去。

期間我也百度了不少信息,搜索的結果大概率是死定了的,但是,我作為一個有頭腦的成年人,仍舊保持了冷靜,沒有被嚇倒。但是也認了慫:我好胃口或許還是有的,但是好胃已經沒有了。

這陣兒,我們一家總到我媽那裡去吃飯,我媽總是林林總總搞一大些,然後慈祥地勸我們吃飯。那丫頭撇嘴,說:“姥姥,你們幹嘛做一些亂七八糟的飯,都是我不愛吃的。”

她姥爺拿著地瓜說:“這個好咬。”

她姥姥喝著紅豆粥:“我的粥降水腫。”

她爸爸吃菜豆腐:“我這個降血糖啊。”

我遞給她雞腿:“有你的飯。”然後我吃蒸南瓜,據說這個美容。

中年人最大的悲哀,是不能與吃飯較勁兒了

不是太能霍霍,吃什麼不重要,人到中年才是原罪。

能簡單的活著就不容易。很多時候我們沒做錯什麼,也沒有放棄所謂的尊嚴和理想,我們只是被歲月幹翻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