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瞬間滅亡,這個瞬間是多長?

名字很難取的好嗎


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瞬間滅亡,這個瞬間是多長?

恐龍滅絕的原因,絕大部分的資料都認為是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所致,當然這有切實的證據,不過讓各位比較意外的是可能有兩次小行星撞擊,但具體是哪次就有些不好說了,因為兩次小行星撞擊相隔時間並不十分久遠。

希克蘇魯伯隕石

這個隕石坑發現還有一個故事,是石油勘探行業的地質調查副產品,主要是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尤卡坦半島勘探時發現了安山岩層,後來地質學家格倫·彭菲爾德地磁學調查發現的70千米直徑巨坑,再調查發現這個巨坑直徑高達180千米。相關地質研究團隊根據墨西哥石油公司早先尚未公開的資料分析,提出白堊紀與第三紀的交接時期,應該有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

這可能是造成白堊紀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再根據撞擊坑分析,位置就在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附近。亞利桑那州大學的學者在K-T沉積物中發現了大量異常物質,比如玻璃隕石和銥以及衝擊石英等,結合墨西哥石油公司早先獲得的巖芯樣本分析,這個理論逐漸成形!

根據隕石坑的規模推測,這顆小行星的直徑至少有10千米,釋放出的能量高達4.2×10^23J,相當於100萬億噸TNT爆炸的能量。相比之下地球上曾經爆過的大伊萬不過5800萬噸而已。這顆10千米級別的小行星的能量絕對是恐龍世界的末日。

根據北達科他州化石表面附著物質的年代測定,希克蘇魯伯隕石撞擊大約發生在6576萬年前。

溼婆隕石坑

溼婆隕石坑的位置在孟買以西的印度洋底,這個規模達到了600×400千米,其外圍由於地球板塊運動已經不完整,但根據撞擊規模來看,造成溼婆隕石坑的小行星規模可達40千米,這個規模的小行星撞擊可不止是希克蘇魯伯隕石的四倍,而是指數級的增長!

其攜帶的動能會導致地殼破裂,岩漿會從深達地幔的岩漿柱中湧出,這些覆蓋的玄武岩後來成為印度的徳幹高原,不過也有學者認為溼婆隕石坑的地址構造也有可能是超級火山導致。

除了兩大撞擊以外,同期還有英國北海外海的銀坑隕石坑和烏克蘭的波泰士隕石坑等,當然這些規模比較小,並不足以滅絕恐龍!決定恐龍命運的依然是兩大撞擊,但兩者先後有些難以區分,有理論認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要早於溼婆隕石坑!但溼婆隕石撞擊才是決定恐龍命運的最後一擊!

銀坑隕石坑位置

因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規模可能不足以全球性滅絕恐龍,但溼婆隕石肯明顯要高出幾個數量級,這根本就沒給大型恐龍活路,能留存下來的也僅僅是部分小型化成功的恐龍和小型哺乳類動物而已。

波泰士隕石坑位置

另有相關學者認為導致溼婆隕石坑和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小行星可能是同一顆,某次在地球附近時被引力所撕裂,結果先後在某個時間段裡撞擊了地球,兩者時間比較接近,難以區分先後!但也有學者認為這個觀點過於主觀!

撞擊發生後恐龍多久才死亡?

撞擊點數千公里區域內的所有生物,衝擊波所到之處瞬間死亡,除了有地形遮擋得以倖存以外,其他很難有機會生存下來,後續則是大火和受到衝擊後的火山噴發,這個過程痛苦而又漫長,還不如當場死亡,但距離比較遙遠的恐龍則明顯將會更久,因為影響它們的將是大氣循環導致的火山灰和數年的部件天日。

但溼婆隕石坑顯然沒有那個耐心,40千米直徑的小行星撞擊能量是何等巨大,大型生物即使在它的撞擊下僥倖逃生,那麼也會在漫長的塵埃遮蔽眼光冬天中慢慢死去,加上火山噴發,當時的地球生存條件是可想而知的,很難想象那些倖存的生物是怎麼逃過這一劫的,我們只能感嘆生命的偉大!

關於小行星撞擊引發的火山噴發威力,可以參考下西伯利亞地盾火山,這是導致二疊紀末和三疊紀初生物大滅絕的主因,這座地盾火山噴發時,熔岩覆蓋了大半個西伯利亞,總面積可能高達上千萬平方千米,也就是除了俄羅斯以外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大。

黃石公園火山噴發的火山灰大約會影響1/3個美國,其火山灰經大氣循環會影響全球,假如黃石公園火山噴發,全球的日子就不好過了,所以各位可以考慮下整個美國都被熔岩覆蓋的場景。

黃石公園下方的地幔柱示意圖

所以實在是難為恐龍了,它們死得並不冤,與其它滅絕週期高達千萬年級別來算,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週期應該會比較短,如果兩個隕石坑是真的話!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恐龍的滅絕並不是瞬間的,而是持續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一個過程。

6500萬年前,一塊直徑有10公里的巨大小行星衝破重重障礙撞擊到了地球上面,在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撞擊出來一個巨大的深坑。由於小行星直徑過於巨大,所以撞擊周圍的動物直接被衝擊波殺死,而撞擊後小行星直接四分五裂,巨大的反衝力把溫度極高的小行星碎片和大量煙塵帶入到了大氣之中,於是很多地方下起了火雨,原始森林被點燃,大量的煙塵漂浮於空中,大量恐龍死於火災。




剩下的部分恐龍雖然距離撞擊位置較遠,但隨著粉塵在空中越積越多,太陽光大量被阻隔,導致地球溫度降低,植被不能生長,生態鏈遭到破壞。體型巨大的恐龍終於在低溫和食物短缺的困境中慢慢滅絕,整個過程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




當然了,以上也僅僅是人們的一種猜測而已。到底這個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能否導致恐龍滅絕,是怎麼滅絕的,具體細節已經遺落在歷史的長河中了。甚至有人懷疑恐龍的滅絕根本不是一顆小行星可以做到的,到底恐龍是如何滅絕,到現在仍是未解之謎。


科學探秘頻道


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瞬間滅亡,這個瞬間究竟是多長? 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說法,不過小編認為,這個瞬間的時間大約只有30分鐘左右。

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原因目前科學界最普遍的認知是一次規模空前的小行星碰撞。而且科學家目前已經使用掌握的資料模擬了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那場天災。模型顯示,一顆直徑大約在37-58公里的小行星當時以20公里/秒的速度猛烈相撞了地球,併發生猛烈大爆炸, 強烈的撞擊引發了足以改變地球地貌的10.8級地震,地震波傳遞數百公里,並持續了30分鐘,期間巨大的能量釋放甚至煮沸了海水。

隨後地球上的大量塵埃拋入大氣層中,致使數月之內陽光被遮擋,大地一片黑暗寒冷,植物枯死,食物鏈中斷,包括恐龍在內的很多動物絕滅。這次撞擊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的數十億倍投放到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直接在地球表面砸出了巨型火山口,並形成了寬達500公里的核心撞擊區域。

又據氧同位素的研究,顯示撞擊後大洋表面水溫下降約10℃。研究者估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地表平均氣溫下降約數攝氏度,導致全球冰川化,形成新冰期。那時的地球進入了漫長而黑暗的冬天,大地久久不見天日,地面急劇降溫,景況十分可怕。據說地球上要是發生了核大戰,其情景將與6500萬年前的那幕慘劇相似。所以說現代社會核大戰實在是打不得。

由於科學家已掌握了大量的證據,小行星現在已很難洗刷自己的“罪名”。然而,小行星真的是“屠龍兇手”嗎?如果6500萬年前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恐龍是否就會 一直繁衍到今天?小行星究竟對白堊紀末期的大絕滅事件負有多大的“責任”?這些仍然有待科學家的進一步確認。


天馬行文


6500萬年前一顆半徑5公里的隕石擊中了地球,落在了現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這並不是假說也不是猜測,而是目前已經發現的隕石撞擊痕跡。照理來說,一顆半徑5公里的隕石和地球的半徑6400公里相比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了。但根據撞擊坑的痕跡判斷,當時隕石進入地球大氣層的速度達到了驚人的40倍音速,也就是1.36公里每秒,根據電腦建模計算,這顆隕石完全撞擊到地球表面時,它與大氣層摩擦留下的尾巴末端還在1萬米的高空上,1萬米的高空就是正常民航客機飛行的高度,你能夠想象這個威力嗎?

如果用數據來說,這顆隕石以40倍音速撞擊地球的能量相當於給地球投下了100億顆原子彈,相當於100萬億噸三硝基甲苯炸藥轟炸地球。直接導致地球發生10級大地震、海嘯和火山噴發還有地球地殼的地質活動,對於恐龍來說威脅最大的還不是這些,由於隕石撞擊地球揚起了大量的灰土塵埃,遮天蔽日,高度超過了15公里,植物無法光合作用就陸續死去,加上火山爆發噴出的濃煙和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完全摧毀了地球的生態環境,食草動物由於缺乏食物開始變成肉食動物,一些食草的恐龍也變成食肉恐龍開始互相殘殺,為求生存,整個生態鏈完全崩塌。

從地球上發現最晚的恐龍骨骼中瞭解到,整個恐龍滅絕的過程至少是花了100萬年的時間,並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一瞬間或者幾個月幾年就能完成的。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次隕石撞擊地球,才有了現在人類存在的可能,才有了現在高度發達的文明。嚴格來說,恐龍並沒有真正滅絕,很多是進化了。科學家認為現在的雞和一些鳥類是恐龍進化來的。


科學薛定諤的貓


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了基本上是一瞬間就完成的,但撞擊帶來的影響力絕不會是一瞬間就完成的,科學家們估計這個影響力至少持續成百上千年時間!

很多人認為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巨大沖擊波造成了恐龍的滅亡,事實也並非如此。衝擊波的破壞力雖然巨大,但持續時間並不長,範圍也不會波及全球,所以,如果僅僅是衝擊波的破壞力,恐龍就不會滅亡!

而比衝擊波破壞力更大的是撞擊後帶來的全球環境溫度鉅變,除了火災以外,更有撞擊瞬間形成的滿天塵埃造成環境鉅變,塵埃遮擋住了太陽,短時間內很難消失,沒有了太陽光滋潤,地球環境突變,總有龐大身軀的恐龍很難獲得充足的食物,死於飢餓!

滅絕的不僅僅有恐龍,當時地球上3/4以上的物種都因此滅絕了!不過縱如此,大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還是很強的,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地球上再次呈現生機勃勃的畫面!

人類還有要感謝6500萬年前的那次撞擊,不然的話我們很難誕生,想想看,在恐龍的統治時代,人類如此生存發展?


宇宙探索


反對另外一個回答說的30分鐘。

古生物學家發現的最晚的恐龍化石,其實在是隕石撞擊(KT時間線)的百萬年之後了,說明從隕石撞擊到恐龍滅絕至少花了百萬年。

因為小行星撞地球不是恐龍滅絕的直接原因。這次撞擊給地球生態造成的影響才是關鍵。

當那顆直徑10公里的隕石撞擊地球時,恐龍“瞬間”滅亡,我認為這個瞬間,至少是百萬年的級別,而不是我們想的一“瞬間”。

當然,百萬年對於恐龍上億年的歷史來說,不過是一瞬間罷了。

恐龍作為陸地上的霸主,曾經在統治了地球1.6億年,而我們人類的歷史,也不過幾萬年罷了。

有科學家推算出,在離隕石衝撞點較遠的地方,隕石撞擊造成的衝擊波對恐龍造成的傷害大概是被車撞一下差不多。恐龍可不像人類那麼脆弱,至少有30%的恐龍可以存活過撞擊造成的衝擊與地震那段時間。

畢竟那時候也沒有高樓大廈可以埋住恐龍。

所以說恐龍不是被隕石直接撞死的。

人類在地震面前顯得脆弱是因為人類的身體很脆弱,在垮塌的樓房的面前毫無抵抗力。

但既然恐龍能挺過撞擊的那幾個小時,那什麼什麼導致恐龍還幾年世家內滅絕的呢?

科學家認為是撞擊產生的煙塵和碎片被揚起到空中,將白天變成黑夜。

恐龍是一種介於冷血與恆溫動物的特殊動物,其體溫也是依據環境溫度來控制自己溫度了,同蛇一樣,當環境溫度很低時,恐龍的活動能力會大大下降是的,當然沒辦法外出吃草或者捕獵。

研究人員認為撞擊後的第一年,地球溫度下降了26度,而後三年,平均氣溫至少下降了10度,類似核大戰後的核冬天。

與此同時植被在因為無法接受到陽光,沒法進行光合作用,紛紛死去,導致了整個食物鏈的崩潰,食草性恐龍無草可吃,也隨後死去,而肉食性恐龍沒有低級食物鏈的供給,也慢慢滅絕。

生態變化導致了恐龍的大滅絕,這個過程當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可能需要幾十萬年。

當然這只是推測,需要更多證據來支持。

更多科學知識,請關注我哦~

不太正經的劉博士


巨獸的黃昏。

首先要糾正一下,對恐龍大家族而言,滅絕的是非鳥類恐龍,鳥類恐龍繁衍至今,甚至比6500萬年前還要昌盛,如今地球擁有的鳥類物種數量,比哺乳類多兩倍,當然,也遠超過恐龍王朝盛世時的恐龍物種數量。


因此,如今的古生物學界正在轉變觀點,65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只不過是巨獸的黃昏,遠不是恐龍王朝的黃昏,更不是恐龍滅絕的悲歌。


這次滅絕慘案,摧毀了當時地球上至少3/4的物種,包括植物和動物。除稜皮海龜和鱷魚外,就動物而言,沒有任何體重超過25公斤的四足動物倖存下來,無論是陸地上的還是海洋中的。是的,這是一次巨獸的黃昏。


只不過,恐龍正是巨獸的經典代表,最吸引眼球。


因此,無論是古生物學家還是大眾,大多把注意力放在了恐龍而且是巨獸型恐龍的身上了。這樣的觀念需要重新糾正,白堊紀滅絕慘案的受害者眾多,巨獸型恐龍只是其中的一類,從物種數量的角度看,它們甚至微不足道,也就區區數百種而已。當然,在白堊紀時期,它們的確繁衍眾多,繁榮昌盛,稱當時的地球大陸是恐龍王朝,大概也沒什麼人真有異議。而這次滅絕,將陸地恐龍王朝摧毀,也是事實。而且,多數逃過最初劫難的巨獸大概在數月內就會死於寒冷和飢餓。

圖示:恐龍王朝


大滅絕持續的時間很長,很可能數以萬年。但從地質學時間的角度看,數萬年也只是一瞬間。

圖示:滅絕分界線。小行星的撞擊徹底改變了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從植物到動物(陸地和海洋)都發生了鉅變。而物種大滅絕的發生持續了很長時間。


白堊紀摧毀恐龍王朝的那個小行星,大約直徑為10公里,它在如今被稱為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地方,那次撞擊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可怕的隕石坑,地質學家將其稱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隕石坑整體略呈橢圓形,平均直徑約有180公里,是地球表面已知的最大撞擊坑。這次撞擊釋放的能量大約為100萬億噸TNT,而人類製造的爆炸物中,最大的是沙皇氫彈,被引爆的那一顆當量為5000萬噸級,即這次撞擊相當於爆了200萬顆沙皇氫彈。

圖示:對沙皇氫彈的瞭解,幫助我們搞懂了為何那顆小行星的撞擊,造成了如此慘烈的後果。


不錯,兩百萬顆沙皇氫彈在同一地點瞬間爆炸,對當地的影響是災難性的,比如你會經歷難以置信的地震,難以置信的海嘯,但是,這還不足以直接導致全球性的大規模滅絕。畢竟隕石坑雖然很大,也就不過區區180公里左右。對人類來說,180公里的巨坑,足以讓人頭暈目眩,但從地球本身來評判,也不過就是一個青春痘罷了,而其直接影響範圍也就方圓數千平方公里。而且直接影響主要是天空和陸地,對地球的主要區域海洋,看起來沒有啥了不得的影響。

但這次撞擊,卻開啟了白堊紀第三紀(K-PG)滅絕事件,成為白堊紀的終章。


一切都因為沖天而起的巨大塵埃雲和熾熱的羽流。


當小行星撞擊地球時,碰撞的能量會蒸發隕石坑中的大部分地殼。這些碎片像火焰一樣升起,衝上天空,被稱為羽流。當這些碎片回落時,產生了烤爐效應。而羽流向東和西傳播,籠罩了整個地球。然後,這些高溫羽流受到地球引力束縛,又回落到大氣中,點燃了全球的森林。

而全球性大火產生的煙霧,影響深遠。改變了地球的氣候,而整個生態系統的鏈條突然斷裂。隨後,地球花費了大約三百萬年時間才從這次摧毀中得到恢復,但苟延殘喘的各類最終被這次事件滅絕的物種,大約掙扎了數萬年甚至十萬年之久。

即便以恐龍家族而言,那些體型較小的恐龍的最終滅絕也是漫長的時間,而不是一瞬間或者一個月內就能發生的事情,畢竟在鳥型恐龍存活繁衍至今的情況看,就能反推當時的滅絕,絕非短時期內發生的事情。雖然,我們也必須承認,多數滅絕物種很可能熬不到撞擊後一週年。


但那些幸運活過一週年的物種中的多數,因為沒有及時適應隨後的冰期,也陸續滅絕,有研究稱在撞擊之後,即便在地球的熱帶地區,年平均氣溫也下降到只有5度左右,並至少持續了數十年之久。



裸猿的故事


雖然非禽類恐龍的滅絕是由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但在小行星撞擊的那一瞬間,直接死亡的恐龍其實不多,並非所有的恐龍一下子都滅亡了。因為小行星的撞擊並非全球性的,只有在撞擊地附近才有巨大的直接殺傷力,真正引發恐龍滅絕的原因是小行星撞擊後導致的生態系統崩潰。

據推測,在白堊紀晚期,撞擊如今墨西哥灣的希克蘇魯伯隕石的直接至少有10公里。當它撞上地球時,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兩百萬枚當量5000萬噸的沙皇炸彈(氫彈)。如此巨大的能量,足以讓周圍的物質化為灰燼,倘若周圍有恐龍,它們肯定會隨之毀滅。但對於遠離撞擊點的恐龍,災難並沒有立馬到來。

在隕石撞擊之後,強大的衝擊波激起大海嘯,猛烈的爆炸把大量的高溫碎片吹入大氣層中,引發全球範圍出現嚴重的火災暴風。全球的大氣層充滿了灰塵,遮天蔽日長達一年的時間。結果導致植物大規模死亡,草食性動物隨之接二連三地滅絕。對於食物鏈頂端的物種,由於失去了食物來源,包括恐龍在內的大部分肉食性動物也難逃滅絕的厄運,這就是第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據估計,當時地球上75%的物種都消失掉了。

至於非禽類恐龍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后生存了多長時間,目前還沒有定論,因為缺乏相關的化石證據。非禽類恐龍可能在撞擊後生存了幾個月或者幾年的時間(但不會是幾千年或者幾十萬年),之後才逐漸走向滅絕。另外,體型較小的禽類恐龍倖存了下來,它們逐漸演化成現在的鳥類。

如果當年那顆小行星早半分鐘或者晚半分鐘撞上地球,那麼,撞擊點將會是在太平洋或者大西洋,這樣就不會引發後來出現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1.8億年的非禽類恐龍很可能不會滅絕,它們將會繼續主宰地球,哺乳動物將沒有機會翻身,也就有可能沒有後來的人類。


火星一號



6500萬年前地球霸主恐龍被神秘力量摧毀,損失殆盡,幾乎絕跡,關於什麼原因導致恐龍大滅絕,眾說紛紜,目前有一種說法最為驚世駭俗,宗教極端分子利用科學家的假設推斷以此為依據大肆渲染所謂世界末日論蠱惑人心,這些推測至今仍無法確認,清者自清,謠言止於智者,現摘錄如下:


傳言太陽原為雙星系統,伴星應為一顆棕矮星或褐矮星

太陽伴星涅墨西斯(復仇女神)其每隔2600萬年抵達近日點,由於其自身強大的引力牽引作用,其經過奧爾特星雲時

會使其中的彗星脫離原有軌道飛入太陽系

經過柯伊伯帶時會擾亂小行星運行軌跡,使其脫離原有軌道,闖入太陽系形成災變

太陽系第五行星法艾東此時已經誕生高級智慧生命,他們為解決日益增長的人口問題和不斷惡化的生存環境,在金星、火星等地設立中轉站,並希望改變其他行星生態環境,以達到適應其休養生息的目的,法艾東佈署於太陽系的探測器和天文望遠鏡發出預警:一顆褐矮星攜帶成千上萬的彗星和小行星闖入太陽系





經過超級計算機推算其運行軌跡,目標正是法艾東星

儘管法艾東人使盡全身解數試圖自救,但由於來犯之敵過於強大(數量驚人)無力迴天



最終法艾東星被摧毀,碎裂成無數小行星,漂浮於火星與木星之間

同時太陽系其他行星也難逃厄運










於此同時倖存的法艾東星人駕駛太空戰艦躲避災難,


地球也遭到滅頂之災









在將太陽系重新洗牌,攪得天翻地覆後,涅墨西斯飄然而去,太陽系等待下一次輪迴


劫後餘生的法艾東星人不得不重新尋找家園,經過這次災變,地球變換位置成為適宜帶(適合生命存在的星球)法艾東人登陸地球后將倖免於難殘存的恐龍全部消滅(因為礙事,其對法艾東人形成威脅)




後來殘餘恐龍退化成為蜥蜴、鱷魚、壁虎等,解決麻煩後,法艾東星人發現地球大氣成分不適宜法艾東人直接呼吸,同時首腦層經過研究決定傾全力打造數量龐大的遠征星際艦隊,前往涅墨西斯所在區域,使用核武器摧毀這顆褐矮星,既能為死難同胞報仇,也能一勞永逸消滅隱患,同時在地球挑選智慧水平較高的黑猩猩、猴子等採用基因技術(通過人工受精使其繁育出符合地球環境適應生態氣候的下一代)並希望其能青出於藍勝於藍延續法艾東文明,經過長途跋涉,法艾東星際艦隊抵達目的地










涅墨西斯被成功摧毀,但是其產生的巨大沖擊波和殘餘碎塊卻對位於地球4.22光年的比鄰星

8.64光年的天狼星

造成重大影響,一場追殺圍捕和絕地反擊的戰鬥拉開序幕




經過殊死搏殺,交戰雙方均損失慘重,不得不簽署停戰協議,雙方約定任何一方均不得強行改變地球人類演變進化過程,法艾東人將自己的母艦停泊於地球外圍,即今天的月球
以上就是傳言全部。


a回眸一笑百媚生e


具體的時間不清楚,但瞬間這個詞肯定誇張了,如果說恐龍真的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的,這個滅絕的過程肯定存在一個時間段。

可能說確實有一部分的恐龍,是直接被小行星砸死的,但這些恐龍的數量有限,我估計最多不超過5%,而剩下的恐龍多是因為環境的突變而逐漸死亡的。

從現有的一些科學研究來看,小行星對地球最大的威脅,就是改變地球的整體環境。

那麼當年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將地表大量的灰塵帶入大氣層內,然後形成了一片隔絕太陽的雲層。

在雲層的長時間遮擋之下,地面的植物大量的死亡,最後的結果就是生態鏈的崩潰。

那麼植物的大量死亡,就是生物滅絕的號角,因為在整個恐龍家族當中,食草性的恐龍非常多,當這些恐龍餓死之後,食肉性的恐龍也隨之覆滅。

但也不是所有的恐龍都滅絕了,有一些小型的恐龍可能活了下來,因為現代的研究認為,一些鳥類就是恐龍進化而來的。

這些恐龍之所以能活下來,可能因為它們的體型過小,對於食物的依存性沒那麼大, 即使說大量的植物死亡,它們也可以食用一些剩下的植物。

於是在後來的發展當中,這些小型的恐龍進化成今天的鳥類,但進化是需要漫長的時間進行迭代的,所以我認為那些大型的恐龍,可能在幾個月到幾年中就迅速的滅絕了。

而那些小型的恐龍,則可以捕食一些小型的哺乳動物,然後要麼苟延殘喘一段時間,要麼就逐漸適應環境,然後進化成別的物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