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這些年味不能丟

中國的節日很多,春節是我們最看重的節日。

小時候最期盼的就是過春節,不僅好吃好玩,還要買新衣服,打燈籠,放鞭炮。

除夕夜,大人給孩子們糊燈籠,秸稈的框架,糊上白紙,中間放一小節蠟燭。孩子們提著燈籠興高采烈地到大街上找夥伴,仨一群,倆一夥串門要糖果,各家各戶都準備著糖、瓜子、花生、麻花等,每個孩子兜裡都裝的鼓鼓的,這就是過年。

快過年了,這些年味不能丟

從小到大,這些年味不能沒有。

一、買新衣

春節就要有春節的樣子,辭舊迎新,把一年中不愉快的,不開心的統統扔掉,換個心情,換個姿態面對新的一年,給自己買件新衣服,換個髮型,不能把每一天都過得一模一樣,每一天看似相同,卻有不同的樂趣。

快過年了,這些年味不能丟

二、買年貨

買東西會上癮,現在的超市裡琳琅滿目,沒有買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看到什麼都想買,列個一尺長的單子看著買,卻總買多了。

快過年了,這些年味不能丟

三、大掃除

二十四掃房子,平時夠不到的地方,要蹬著梯子去擦,決不留死角,窗明几淨,貼上窗花才漂亮。客人一年不一定來一回,給人家留個好印象也是必須的,自己看著也舒心。

快過年了,這些年味不能丟

四、做美食

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每天都有新花樣,也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到我們這一輩不能失傳,這樣的儀式感還是有必要的。

快過年了,這些年味不能丟

五、貼春聯

春聯和福字是一家人美好的願望,人人都希望自己家的日子有財、有福、有健康,平平安安,和諧美滿。

快過年了,這些年味不能丟

六、看春晚

春晚年年有,是過年不可缺少的,觀看的主力軍應該是六零後、七零後、八零後,不管好不好看,內心還是期盼的,沒有它就少了一份年意。九零後和零零後這種感覺已經淡了,他們寧可玩遊戲也不看春晚。

快過年了,這些年味不能丟

七、拜年

大年初二,走親訪友,互相拜年,也是過年的必備儀式。原來都是吃了飯回來,現在放下禮物,坐一會就走,是親情淡了,還是溝通渠道廣了,是交通發達了,還是一頓好飯沒有誘惑力了?

快過年了,這些年味不能丟

2020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什麼才是最體現年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