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認為在繪畫藝術中,油畫容易成為名畫,而國畫成為名畫卻很難?

影影圈圈


你好親,很開心回答你的問題

世紀天才畢加索曾經說過:“中國畫很神奇,齊白石先生畫水中的魚,沒一點色,一根線畫水,卻使人看到了江河,嗅到水的清香,真是了不起的奇蹟。”

連西方畫家畢加索都大力推崇的中國畫藝術,為何中國美術史上,眾多經典國畫,只能稱為中國名畫,而不能稱為世界名畫?

甚至在西方20世紀現代藝術時期,畫家們突破傳統寫實古典油畫風格,還借鑑了東方藝術,如日本浮世繪,中國年畫,國畫等東方藝術的寫意性

但是,世界名畫,西方美術史上的經典油畫居多,而不見國畫的影子,為什麼?個人粗淺理解有以下原因

1中國畫,看似簡單,特別是元代畫家倪瓚的國畫作品,以疏而不簡,簡而不少的意境取勝,以平遠構圖,近景數株高樹,中景遼闊湖面,遠景一淡墨遠山。

但是,國畫看似簡單,其蘊含深沉的道家思想,禪宗思想,有些中國人都無法理解透徹,何況外國人

而油畫,特別是傳統寫實古典油畫,特別受大眾喜愛

專業人士,喜歡古典傳統寫實油畫中,真實客觀的物象,典雅的色彩,莊重崇高的構圖,華麗富貴的色彩

外行人,覺得能看懂古典傳統寫實油畫中的故事情節,如歷史故事,宮廷生活,宮廷貴族形象等等

古典寫實傳統油畫,特別貼近大眾的審美品味。



2在西方美術史上,油畫,不僅僅源自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還遍佈法國,英國,美國,西班牙,俄羅斯,荷蘭,所以油畫之所以成為世界名畫,因為遍佈國際,做到了深遠的推廣

而中國畫,僅僅只是中國人欣賞,中國獨特的藝術

雖然西方美術史上,20世紀現代藝術時期,現代藝術油畫風格,都接受了創新的演變,深受中國東方藝術,日本浮世繪影響,但是僅僅只是借鑑,沒有西方畫家,如同中國近代畫家,出國留學專門學習油畫。

由於中西方兩種不同文化的碰撞,矛盾,中國畫沒有得到推廣,外國人也不懂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3在中國美術史上,自鴉片戰爭起,西方列強炮轟開了中國長期閉鎖的國門,西方的文化,同時也猛烈衝擊著中國古老大地的文明

中國歷史上,遭遇了甲午戰爭失敗,馬關條約簽訂,戊戌變法失敗,中國文人在民族危機意識下,探索救國道路,所以鼓勵走出國門,去西方學習西方文化,引發一大批畫家出國留學

如徐悲鴻,潘玉良,吳大羽,吳作人,林風眠等等

但是畫家畢加索也曾質疑,論繪畫藝術,中國藝術當屬第一,為何許多中國人非要跑去巴黎學習藝術

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中國民族不夠自信,中國畫家可以接受外來油畫的薰陶,借鑑歐洲油畫,實現中西合璧,但是卻無法讓外國人學習中國畫的精髓

所以,我們應該大力推廣中國畫,連畢加索,都臨摹學習過中國畫,所以中國畫,其筆墨的韻味,構圖的章法,氣韻的生動,意境的深沉,絲毫不亞於歐美油畫客觀寫實的形體,華麗富貴的色彩。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藝術狂人2


當我們談及世界名畫時,似乎都是習慣性地說出《蒙娜麗莎》、《泉》、《向日葵》、《和平鴿》等等風格各異的油畫經典作品。國畫精品同樣是不勝枚舉,但是論影響力,尤其是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國畫顯然是很難與油畫相提並論。


應該說,國畫的學習難度似乎更大一些,因為畫好國畫更強調深厚的文化底蘊。雖然我們也能隨意數出《富春山居圖》、《步輦圖》等等國畫名作,但是這些名作更多的影響力還是侷限於國內或東亞地區,放眼世界畫壇,國畫的影響力甚至還不如日本的浮世繪。

另外,國畫經典名作基本都是集中在明清以前,至少從齊白石之後,基本沒有什麼堪稱經典的國畫作品了。

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從徐悲鴻他們將油畫藝術引入中國後,中國的現代美術教育也基本是以西方繪畫教學為主流了。


目前的中國畫壇,像黃永玉、範曾這樣的國畫名家已然是鳳毛麟角,油畫名家倒是不勝枚舉。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出現更多的國畫名作可能性就更小了。

需要強調的是,其實隨著東西方文化藝術的不斷交流和融合,現在的中國油畫也非常注重表現傳統的文化底蘊和融入傳統的藝術思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繪畫的問題不是中國或者西方的問題,而應當是國際性的問題。

所以,現在沒必要把中國畫和西洋畫分得太清楚,而是應該建立起一個整體的藝術範疇。西方繪畫以素描為基礎,是造型和色彩的藝術;而中國畫其實是以書法為基礎,是線條和墨色的藝術。儘管在繪畫工具及繪畫技法等方面都存在諸多差異,但是在美學觀念上並無本質區別。


就如陳逸飛的中國油畫,雖然是運用了西方的繪畫的技巧,卻選取了中國特有的歷史形象、地理形象來傳播中國特有的文化,賦予作品中國文化精神,使得他的油畫作品中瀰漫出濃郁的中國式的浪漫韻味。應該說,正是這種融入了諸多中國元素的油畫創作,形成了陳逸飛非常重要的藝術特色。這是陳逸飛油畫創作的重要的藝術特色。

吳道子、閻立本、范寬、米芾、黃賓虹、齊白石……這些都是中國的畫家,同時也是世界性的畫家;達·芬奇屬於意大利、畢加索屬於西班牙……他們同樣屬於世界。


國畫也好,油畫也罷,都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至於哪一種藝術形式更容易成名,更容易產生廣泛的影響力,其實在世界文化藝術不斷交流和融合的今天,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驚龍軒


按時間來計算,油畫的發展時間六七百年,這或許只是國畫發展時間的一個“零頭”,然而,按名畫的數量來計算,國畫中的名畫或許也只是油畫中的名畫的一個“零頭”,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人認為在繪畫藝術中,油畫容易成為名畫,而國畫成為名畫卻很難?


在繪畫藝術中,油畫容易成為名畫,國畫成為名畫卻很難

在整個國畫藝術史上,眾多的國畫作品中,宋代畫家張擇端筆下的那幅《清明上河圖》代表了宋代風俗畫的高超水平,這幅畫也堪稱眾多國畫作品中的“上等品”名畫;在整個油畫藝術史上,眾多的油畫作品中,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畫家達芬奇筆下的《蒙娜麗莎》也是眾多油畫作品中的“上等品”名畫,

即便國畫作品中有《清明上河圖》,然而,能被稱為名畫的國畫作品遠遠要比油畫作品中的名畫少的多,幾千年的國畫創作卻不如幾百年的油畫創作,真實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或許有人會說,國畫與油畫兩者的藝術屬性不同,不能相提並論,可是,那句“藝術是相通的”,又怎麼解釋呢?對吧。所以,凡事都有因果,

之所以,油畫容易成為名畫,國畫成為名畫卻很難,那是因為創作油畫的畫家遍佈全世界各地,而創作國畫的畫家只侷限於國內,油畫家的人數要比國畫家的人數多得多,“優勝劣汰”,有藝術造詣的油畫家依舊要比國畫家多得多,當然了,人數的差異,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更主要的原因是,油畫藝術的傳承氛圍,要比國畫藝術的傳承氛圍,好的多,油畫藝術的巔峰時期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那時候就開始注重“寫實”,以“素描”為基礎,直到現在也是這樣,正所謂“油畫精髓的複製傳承沒有斷層過”,然而,國畫注重“寫意”,追求“書畫同源的藝術效果”與“筆墨文化底蘊”,從不用“素描”,但在傳承的過程中,書法精髓、國畫精髓都斷層,反而還添加了西方油畫的素描基礎,這叫,該繼承的不繼承,不該有的卻又有了,這都歸結於國畫藝術體制的混亂,這叫藝術亂象叢生。



詩夜城主


坦誠地講,油畫容易成為“名畫”,而國畫不容易成為“名畫”,並非因為我們國畫藝術價值低,也並非因為國畫創作起來容易。無論從中國畫產生髮展的歷史,從中國畫中蘊含的文化底蘊,還是從中國畫的筆墨技法,中國畫都絲毫不遜於油畫。甚至可以說中國畫學習創作的難度比油畫大。

之所以油畫容易成為名畫,而國畫不容易成為名畫,有西方近代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擁有強勢“話語權”的原因,有宣傳傳播力度方面的原因,有西方油畫市場發育成熟早市場運作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油畫審美藝術理念和表現手法方面的原因。

稍微留心不難發現,油畫和國畫不僅在創作工具材料上不同,在創作技法上不同,而且在創作題材和藝術理念上有著很大的不同。油畫以人為主體或為主題的居多,並且大都是“寫實”,追求造型具象的真實精準。中國畫以山水花鳥居多,注重“寫意”,強調“似與不似”,突出畫面的意境。顯然,對於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廣大民眾來說,寫實類的油畫更直觀,更貼近生活,更容易讓人看懂,更容易讓人產生共鳴,因而也為更多的人們認可接受欣賞並喜歡。我以為這是油畫容易成為“名畫”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個不應該忽略的重要因素,就是油畫中的“名畫”有相當一部分是人體油畫。雖然人們對人體油畫一直存有爭議,但有爭議的往往也是備受關注的,“爆光度”越高,看到的人們越多,影響越大,知名度也越高,相對來講,成為“名畫”也就比較容易了。





燈影書畫


油畫作品更有神韻和質感,適合人們的審美觀


和平一子


有人認為在繪畫藝術中,油畫容易成為名畫,國畫成為名畫卻很難,這種認為不是絕對的,是相對而言的。國畫和油畫都是空間造型的視覺藝術,具有藝術的相似之處與不同的區別。中西方繪畫藝術本質的區別是“寫意”與“寫實”的審美風格。國畫以山水畫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容易出名,油畫以表現女性人物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容易出名。

一、國畫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畫種,以山水畫為主要題材。國畫再現客觀對象與表現主觀情感上,講究“寫意”、“意境”、“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以簡潔的構圖與形象調動欣賞者情趣的聯想,獲得詩情畫意的審美理想。國畫藝術深奧而寓意深遠,具有感人至深審美情感。國畫藝術以山水畫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容易出名,體現出畫家博大精深的藝術風格。

二、油畫注重寫實,以透視和明暗的方法表現物象的體積、質感和空間感,並要求表現物體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現的色彩效果。油畫的色彩異常豐富,能充分表現對象的複雜性,有力地展示雄渾闊大的場面和人物形象的藝術性。

三、油畫和國畫是中西方繪畫藝術,在藝術手法和藝術風格有本質的區別。油畫注重形象性的“寫實”,國畫講究“寫意”的審美。從繪畫材料到構圖及藝術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別,這兩種繪畫形式是不同的藝術。國畫作品創作出經典的山水畫很難,適合國畫大師而創作容易出名。這就造成學習和創作國畫藝術的人很少,因為創作國畫藝術相對於大多數人很難出名。學習創作油畫的人比較多,尤其是創作出以女性為題材的油畫作品容易出名。


黃智637


國畫,多以自然為內容,花鳥動物。油畫,多以建築,人體,實物為內容。


月眠雲中


國畫規矩太多太成熟,咱們中國就有50萬國畫大師。可見其理論指導力有多麼強,大師有多麼普及。這個所謂國畫理論是按圖索驥理論,是批量生產的標準,京劇走這個路,通俗歌曲也走這個路。沒有發展生命,豈有期望?然而,總有這麼一類理論總結的好事者、權威,之類,理論總結的結果,不是更上一層樓,而因為不象某某而被宣判淘汰。他們也耐不住性子,也跑到臺上來展示其評判才能有多麼了不起。中國人似乎很難改這個脾氣,詩詞搞韻律搞到了四聲,什麼平平仄仄,平平仄之類,沒一點活動餘地,名之曰古詩詞。連“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文革”時代也沒改這個脾氣,搞出個“樣版戲”;京劇的探索之路剛剛起步,就像祖先一樣把中華文明本來有的生命吸乾榨盡,作成了好看的木乃伊。糾其原因,行了老子所說的“人之道”而非“天之道”、“聖人之道”。老子曰:天之道損有餘以奉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天之道利而不害。反也者,道之動;弱也者,道之用。見小曰明,守微曰強。凡人所作的,不可能有生命。所以,要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不然,就是尼采指責的“人性的!太人性的。”這就是在文藝領域裡生態文明、綠色發展觀。中國藝術的理論研究,應致力於揭示其中華文明的深厚的生命力之底蘊!以小見其鯤鵬展翅,搏擊萬里雲天之氣勢!





從北方從日出之地飛來


這個問題乍看無理,油畫怎麼就容易了呢?不容易啊!但一想,其中真有幾分道理。比方說,羅中立《父親》往那一掛,名畫誕生了。你換張國畫試試!其難度可想而知。這說明什麼?說明油畫的語言,尤其是寫實的語言,在表達現實題材,或者說反映現實思考中具備很強烈、很直接的力量。反過來,國畫是畫什麼的?畫境界的。畫境界如何成為名畫?更多的情況下,它不是靠某一張畫,而是靠一系列的畫,引發社會認同,隨後一些卓越的作品脫穎而出,成為名畫。作為時代變革,重新定位的國畫來說,這第一關,國畫創作者都很難完成,如何談得到第二步?名畫難矣!


真相很簡單


油畫的特點,是畫布上要塗滿油彩,這樣叫飽滿。油畫只要色彩用的好,一個肖像畫都可以成名。

中國畫呢,注重留白,留白是給看畫的人想象空間,他的空間感比西洋畫更廣闊。

問題來啦,大道至簡,你認為是色彩絢麗容易,還是幾筆勾勒,輕描淡寫容易?

如果是同等的水平,國畫的難度遠超西方油畫。國畫是極簡主義,文字都要求精簡,你看古書是不是幾個字,一小段話?你翻譯呢?可能長篇巨幅,要是翻譯成外文,可能有些打死他都不明白。

這說明什麼?說明你要想畫好國畫,並且被認可,比登天還難,油畫算個毛,就像西方人一身都是毛,還沒進化好的猴子,你拿人和猴子比畫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