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買入股票後多久才能賣出?

祖佳娒


機構買入股票後多久才能夠賣出?這是很多股民散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機構就代表著資金量,他們一般掌握著市場比較大的資金規模,一旦機構選擇持股,那麼這個股票籌碼就會相對穩定,屬於一個相對的底部階段,我們可以跟隨機構持股,等到機構選擇賣出的時候,那麼就會有大量的籌碼拋向市場,對於股價形成比較大的壓力,甚至有的機構會跌停出貨,讓股民散戶尤其是喜歡短線追高交易的,股民們苦不堪言,那麼機構一般什麼時候會選擇賣出呢?



從整體而言,機構進場持股一般都會選擇階段性底部位,從技術角度講一般都會選擇周級別的底部區域,在市場股指周級別的拐點吸籌,然後耐心持股,等待周級別主升浪結束之後選擇出貨,這一般的持股週期都是5~8周,也就是持有一個完整的周級別攻擊浪。

也有一些機構資金會選擇月級別交易標的,做的是跨年的行情,所以說他們的持股週期會更長,一般都是12個月左右。但也有一部分資金做的是短線交易,比如一些大資金量的遊資,跟隨熱點進行炒作,一般的持股週期都在7個交易日之內。

綜上,判斷機構賣出的時間,要根據機構資金的性質、交易特點、市場情況三方綜合來判斷,三個維度互相疊加,找到其中的平衡點,就不難判斷出機構賣出的時間週期了。


小散李大鵬


呵呵,看到這個話題就在笑。提問的樓主應當是股市菜鳥,如果是話題表述的意思,那就簡單——機構買入股票是在二級市場,不會是一級市場。在二級市場買入股票,有分兩種情況:一是當天買入流通股,第二天就有權賣出;二是當天買入受讓的非解禁股,那就按相關規定等解禁可流通,才可在市場上賣出;或者在非解禁狀態下又轉讓,具體轉讓時間由機構自主決定。

不過看樓主提問的意思很可能是說——機構買入股票後多久才會賣出?“能”與“會”一字之差可表意大相徑庭喲。若這樣的話,只有機構自已知道什麼時間賣出,其他人是不知道的。

作為股市的老司機,想多說幾句:其實對於我們散戶,沒必要花精力去弄清楚機構持倉多久才會賣出,所有投資者(機構)都有自已的操作計劃,屬於商業私密行為。



考慮到許多菜鳥入市喜歡“想知道機構動向”,和尚在此對一些有看到的機構進出信息,補充一點認識,以幫助菜鳥積累實戰經驗:

  • 龍虎榜上的遊資主力。每一天交易所都會發布龍虎榜,可以看到遊資主力或公基的身影,通常這類股多為短線交易,極具短線財富效應。可是每一天上榜的機構主力資金,大多為一日遊,即第二天一般都會擇機逃跑,即或不是第二天逃跑,也會在接下來的1~3天內擇機出逃,散戶菜鳥可別盲目跟進。

  • F10裡面有“主力持倉”模塊,此處明細公佈了持有某股的機構主力名稱和持倉數據變化情況。這裡公開的信息只能作為實戰操作的輔助性參考,因為年報發佈後,一般會更新信息,可是更新的信息都是滯後1~4個月時間,在這滯後的4個月時間裡,交易的實際情況已出現了很大變化;若是季報,則也會滯後1~2個月時間才會更新出來。也就是說,當你看到F10裡的主力身影時,未必還是真實的數據。

我們散戶,實戰中知道機構主力進出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已的交易計劃,尊重市場,才有戰勝市場的機率。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機構買股票也是照樣遵從T+1交易規則,也就是當天買入之後,同樣要次日才能賣出,總之不管是機構還是個人都是要遵守交易規則。

機構買股票由於資金量龐大,通過一級市場購買和通過二級市場購買,所以機構通過不同市場購買的股票,受到的時間限制是不同的。

(1)機構通過一級市場獲得股票

機構資金龐大有些是可以通過上市公司首次募資獲得股份,同樣準上市公司募資機構所獲得的股份,一般都是鎖定1年時間,而上市公司大股東就要鎖定三年時間;從這裡可以得知機構從一級市場募資一年之後才能在二級市場交易賣出;

另外機構資金通過打新中籤,或得準上市公司的股票,這種情況的話一般是沒有鎖定期的,只要股票上市首日都是可以賣出的,這種情況類似小散中籤一樣,只要股票上市了就可以交易賣出。

(2)機構通過二級市場獲得股票

機構可以通過二級市場在上市公司連續集合競價中購買,也就是跟股民投資者一樣,都是參與股票二級市場的交易買賣;如果是通過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就會遵守T+1交易制度,也就是當天買入之後,要第二天才能賣出。

機構還可以通過大宗交易買入上市公司的股票,分兩種情況,如果大宗交易發生持股5%的股東,那麼將會六個月的鎖定期,在鎖定期不可以交易,意思就是在6個月內不能賣出;第二種情況就是如果大宗交易對象是普通投資人,那麼根據交易規則執行T+1交易原則,當天買入的要第二天才能賣出;

機構還可以通過集合競價買入股票,但是通過集合競價買入的就是跟在交易時間連續競價買入的性質一樣,同樣交易規則是T+1,當天買入要第二天才能賣出。

綜合以上分析,機構通過一級市場,或者二級市場買入股票,股票的鎖定期是不同的,鎖定最大的就是一天,最長的是三年時間,機構根據不同途徑獲得的股票,限制賣出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希望大家要知曉;


老金財經


機構買入股票後,出局的時間並不確定,有的半年以上,有的在1年以上,有的在兩年以上,甚至時間更長。

機構是相對於散戶,大戶,大資金遊資而言,也就是說,這些都是不是機構。機構的資金量更為雄厚,而且是正規的金融機構,有著相關的資質和牌照。對他們的規範條款也很多,這是為了避免市場的大幅波動以及保護中小投資者。

對於機構來說,他們資金雄厚,這是我們小散戶不能相比的,雖然散戶的數量佔據投資者的90%左右,但是散戶所有的資金量只佔不到50%,也就是少量的機構擁有大量的資金。

機構選擇個股,以中長線居多,而且選擇個股的時候,不像散戶拍腦袋就買或者進行詳盡的技術分析。機構看重的更是上市公司的地位,產品的定位,發展前景,政策扶持,研發能力,市場佔有率等方面,一般情況下,機構都有自己的行業分析師,比如有專門負責生物製藥行業,有專門負責電力行業,汽車製造等行業的。當然,也會買一些賣方的調研報告。總之,他們擇股和買入,是建立在價值投資基礎上的。如果個股的價格低於價值,或者為了價值遠遠高於目前股價,他們就會逢低分批介入,並且長期持有,直到目標價位實現。

這些機構不會因為短期的震盪而出局,因此,你可能在一些個股的股東統計中看到,一些機構介入後股價反而跌了不少,但是,一直不見機構割肉離場。這是因為機構認為該股的下跌並不影響其日後的價值實現,股價還會到達目標價位,只是目前階段其他資金並沒有意識到該股價格遠低於價值。機構可能還會繼續逢低吸納。

機構有足夠的耐心,因為有了比較充分詳實的調研,價格永遠會向價值靠近,他們持股的時間比散戶要長,短的一般也會達到半年也上,1-2年甚至更長時間。

當然,並不是機構每次操作都是對的。機構也會被深套,也會割肉。誰都可能 會犯錯,機構也是一樣。


禪壹


機構買入股票後多久才賣出這個是沒有什麼時間期限或範圍的。

無論是做短線的機構還是做長線的機構都可能幾天內賣出也可能幾年甚至很多年後才賣出。

獲利是根本。如果機構買入後迅速就獲利了,它就可能會賣出。特別是對一些喜歡打短線的機構,如果有可以短期內順利出貨的機會。它為什麼不馬上跑路呢?

有一年,有家機構悄悄買入了一家水電公司的股票,由於買入量較大,迅速就成了大股東。然後等到幾天後這家公司公告有新的大股東時,很多散戶認為是利好,瘋狂追入。這家機構馬上藉機馬上出貨,順利的套現賺到了銀子。當然了,事後這家機構的短線套利行為被管理層譴責了。

其實做價值投資的機構也是有可能短線賣出的。比如世界著名基金經理約翰聶夫就很多次賣出了剛買入不久的股票,只因為股價已漲到了合理的價格,不再是低估的股票了。

國際上也有很多機構是主動持股很長時間的,這與其投資風格是高度相關的。持有股票幾年、幾十年的也不在少數。

在我國A股市場,持股時間較長的機構並不多。因為很多機構要考慮業績,而且機構的負責人也會時常更換,造成了持股的大變動。

總之,機構買入後多久才賣出真的是沒有規律的事情了。


孟可的思想空間


散戶投資者都很擔心機構的持股時間,因為機構是A股市場上的大資金投資者,一但他們出貨那麼股價必然會面臨大幅度的下跌。不過我們也不用過分擔心,持股比列較高的機構在減持之前都是必須出減持公告的。一般情況下機構的持股時間都會比較長,幾個月甚至幾年都是常有事情。

1,通常情況下游資並不算是機構。

在分析機構的出貨時間時一定要把機構和遊資區分開來,通常情況下游資不算是真正的機構,他們只不過是資金大一點的投資者而已。正規的機構應該是那些公募,私募,投資公司,社保基金等,他們都是以公司的形式存在的。而遊資多數是有組織的團體,他們的進場入場時間都不會太確定,他們的持股時間也不會很長,短則三兩天多則一個月。雖然遊資並不是正規的投資機構,但是他們的資金量也不少,特別是對於短線投資者而言,除了機構外我們更要關注的是遊資。他們的買賣對短期內股價的漲跌有很大的影響,而且有些遊資團體的資金並不見得會少於機構的資金。


2,機構買賣股票多有時間限定。

只要是正規的機構他們的買賣都會受到時間的限制,尤其是持股比例超過5%的投資機構,他們的減持增持都會提前出具公告的。不過多數的機構交易都是通過大宗交易完成的,很少會通過二級市場完成。持股比例高的機構投資者一般都會有時間限制,比如持股時間不能低於三個月,或者近一年內不得減持等。所以機構投資者買入股票後持股的時間都會比較長,一個月以上的持股時間都是有的,而且持股比例越高的機構投資者持股的時間則會越長,一年兩年,甚至三五年都是有的。


投資觀


中國股市的交易規則就是t+1。這種規則並不只是針對散戶,同樣針對機構。所以機構買入股票想要賣出也要等第二天。

對於機構或者散戶在市場中能夠盈利的途徑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低價買入股票,等等價格上漲之後賣出股票。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神話所謂的機構投資者,筆者朋友2015年買入的股票基金現在也浮虧超過40%。2018年對於所有的機構和散戶都是很難熬的一年,上證指數一年跌了21%,創業板跌了24%,也就是說股市的投資者平均虧損都高達20%+

大名鼎鼎的基金一哥王亞偉,千合資本旗下的“中鐵寶盈祥雲3號“提前清盤;旗下主力產品“昀灃”系列2018年虧損高達3成,甚至虧損的幅度超過整體的股市20%的跌幅。

中國股市只能做空不能做多。所以熊市行情中,即便你的交易能力再強,交易水平再高也是無法獲利的。


但是在牛市中機構投資者的盈利能力會更強,因為機構投資者交易的計劃性更強,執行力更強,能夠判斷大的趨勢行情,不會在牛市中頻繁的調倉換股。不像散戶交易者,在牛市中雖然也能夠盈利但是頻繁進出,浪費很多盈利的空間。


總結:散戶應該學習一下機構投資者的有點,計劃性,執行力,熊市佈局,牛市盈利。


外匯期貨股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八位數花園


機構參與股票和散戶最大的不同是資金優勢,也是因為手上的資金多,操作也與散戶截然不同。散戶可以今天買上一隻股票明天隨時賣出,而對機構來說也可以隔日操作,只是沒有那麼方便而已。

機構是很少去追高的,主動性的在一個股票位置很高的時候去追,除非是有一些打板的遊資,大機構都是採取逢低的措施,在股票處於整理的時候,緩慢的買進,而出貨的時候不像散戶那樣一筆單子就完了,通常需要一個醞釀的過程。

比如說對那些控盤資金很大的機構來說,在出貨的時候必須要保證一個股票的流動性,特別是對小盤股來說,交投比較清淡的時候,下面根本就沒接單,這個時候機構只有先將股票快速上拉,吸引一些跟風盤,徹底的激活股性,讓盤口的單子多了起來,這樣才能從容的賣出。

一般來說機構買入的股票其實跟時間沒太大關係,主要還是看行情的發展了,如果行情持續的時間長,機構可能拿股票就比較久,假如行情在下跌趨勢中,那麼機構一般持股不超過幾天,等快出貨的時候會在成交上對倒放出大量,來吸引散戶跟風自己出逃。


春意萌生


機構買入一隻個股後不會有明確的時間賣出的,他們也是在等待一個質變的過程!因為機構在市場裡也是一個小的個體,對於整個市場裡的大額,甚至是郭嘉隊來說,機構的資金難以逆轉局面!

所以大部分的機構是在熊市的底部區域裡,在一個有著非常高佈局價值的週期裡,逢低吸納底部區域裡的優質,便宜籌碼,等待行情變好之後,才會進行拉昇!否則對於機構來說,就是花大量的錢,給自己買套!

記住,一名優秀的投資人可以預計到將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但不一定知道何時會發生。重心需要放在“什麼”上面,而不是“何時”上。如果對“什麼”的判斷是正確的,那麼對“何時”大可不必過慮。

這是技術分析的兩大核心即空間和時間,空間相對容易一些,時間就比較難了!大部分的散戶喜歡用時間來證明自己的實力,而聰明的投資者則喜歡以空間來規劃自己的買賣!

對於機構來說,他們顯然是不會主動進行拉昇的,只會因為概念的熱潮,因為牛市的到來,因為主力拿到了足夠多的籌碼,在這些條件允許,出現的時候,才會進行拉昇,最後進行賣出,獲利了結!

所以機構在買入股票之後,基本都是在等待一個主升浪,等待一個可以製造主升浪的時機!而對於這個時機合適到來,恐怕連機構自己都不知道!

千萬不要把機構想的多麼的神話,多麼的厲害,他們只是比散戶的資金更多一些,比散戶的操作紀律更好一些,比散戶得到的消息更多一些,但是對於市場而言,依然處於的是一個被動的狀態!否則在熊市裡,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機構會爆倉,會清盤?

因此,潛心打磨自己的交易模式才是投資的大道,雖然這個過程時間很長!但是對於盈利的關鍵還是在於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和策略,行情的本身只是催化劑,而非能夠持續盈利的本質。如果自己沒有投資邏輯、模式、紀律等,行情再好也只是氣氛比較嗨而已,但這跟你最終是否盈利無關。不然為什麼那麼多人經歷了牛市照樣在大跌和熊市中又全部回吐。


琅琊榜首張大仙


機構是市場行情的主力軍,他們的一舉一動會對於股票標的的走勢產生極大的影響,要是能夠揣測機構買賣的意圖,那麼就能最大限度保證收益,規避風險。


對於機構而言,在買入股票之後一般持有多久會賣出呢?


其實機構的買入、賣出時間,持有的週期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背後的每個操盤手都有自己的投資風格和想法。不過,最基本的共同點是:他們總是會在獲得預期的收益之後,才會落袋為安、抽身離場。


由於機構參與股市投資的資金體量較大,他們更偏向於長線的持股和投資,利用自己專業的投資團隊、更精準的消息面輔佐,在市場的相對底部進行佈局,不斷低吸,攢夠籌碼,然後進行拉抬,等到一個上漲週期結束,再抽身離場。


其實機構這個參與的過程就是在控盤、“坐莊”一個股票的過程。時間短的可能持續幾周,時間長的持續一年都有可能。


當然,市場中也存在一些“另類”,比如我們的明星遊資:“趙老哥”、“喬幫主”等等,活躍在市場的一線,就是喜歡憑藉自己的資金、信息優勢追熱點,短期內直線拉漲停,風格彪悍,投資利落。追逐市場熱點一般持有的週期都會在一週之內,速戰速決,講究“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其實機構也和我們普通投資者一樣,只要他們願意,隨時隨地都能把持倉的股票賣出。只要買入一隻股票的金額沒有觸及“舉牌線”,只要成交量允許,一天內,把持有的全部股票賣出都是有可能的。



有些朋友炒股喜歡關注龍虎榜,想從中琢磨透徹機構投資的手法、時機和規律。但是機構投資者也像我們普通投資者一樣,每個不同的個體都有獨特的想法和思路,並不是千篇一律的,我們就像猜謎語一樣試圖去揣摩他們的想法,看透他們的投資決策,也是不切實際的。



與其整天盯著機構,其實還不如好好拓展、增加自己的投資專業理財知識。利用自己的見聞,見地,歸納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投資方法,並且堅定地去執行,這樣獲利的可能性或許更大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