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太子真如《大明風華》者樑冠華演的這麼委屈、窩囊嗎?

火星上的豹子


委屈是真的,但是窩囊是不可能的。

先說大明風華里的太子,他是朱棣的大兒子,叫朱高熾。

歷史上的朱高熾倒真的是一個大胖子,他身體肥壯,走路的時候,需要兩個侍從扶著。

朱高熾雖說很胖,但是絕不平庸,更不窩囊。

他本人的執政水平很強。還是燕王世子的時候,就曾經替父親看守燕京城。

靖難之役中,燕王朱棣帶著自己的兵在外面打仗,而在家處理各項日常雜物,守城,提供糧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是由朱高熾去主持,並且做得還不錯。

後來李景隆率50萬大軍攻打北平,而是他與徐後,以一萬兵力相抗,最張守住了城池。

而後來燕王登基之後,更是多次親征大軍,討伐北元餘孽,而在這個過程中,都是由朱高熾監國。

只不過,他由於比較胖肥,為人仁慈,和朱棣從長相到性格,都差距很大,於是朱棣便很不喜歡他,並且多次有廢太子,並二子朱高煦為太子的想法。

而二子朱高煦長相帥氣,武藝高強,在靖難戰爭中,多次隨父親衝鋒陷陣,在軍方也有著不錯的人緣。並且,由於靖難之役中,他曾經救過朱棣的命,曾被朱棣許諾,將來把皇位傳給他(這他李淵有著諸多相似吧)。

而雙方鬥來鬥去,但是朱高熾有一個好兒子朱瞻基,一直受到朱棣的喜愛。後來,文臣解縉曾經以“好聖孫”來說服成祖,成祖終於下定了決心,於公元1404年立朱高熾為太子。

雖說後來朱高熾只是當了九個月的皇帝,還是有不少政績的。比如說赦免一些曾經支持建文帝的臣子及他們的後人等,為後來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礎。


木子君的小屋


《大明風華》的整體色調、佈景我都還挺喜歡的,就是人設有點崩。女主角孫若微,在歷史上本是永城縣主簿之女,不是什麼御史大夫的女兒,和朱家更沒有血海深仇。

小小年紀就因有美名而被朱高熾的外婆推薦入宮,由朱高熾的妻子親自教養,預備讓她嫁給兒子朱瞻基為正妻。

不料朱瞻基到了成親的年紀時,朱棣聽了方士的話,另選胡善祥為皇孫妃,孫若微只是嬪。但朱瞻基和孫若微青梅竹馬,早已有了感情,登基後還是找理由廢了胡善祥,立孫若微為後。

(孫若微)

朱高熾的人設也崩了,要論委屈,他在朱棣面前是委屈的,卻也沒像電視劇裡那樣有裝瘋賣傻抖機靈的嫌疑;要說窩囊,他可不窩囊。身為皇帝的嫡長子,哪怕老爸再不喜歡他,他活得也不窩囊。

朱棣不喜歡朱高熾,理由很充分。他尚武,朱高熾身體肥胖行動不便,別說武了,正常走路都要兩個內侍扶著;他像父親朱元璋一樣,主張從嚴治政,朱高熾卻溫和仁善,兩人的治國方針完全不一樣。

如果沒有對比,朱棣勉勉強強也能接受這樣的長子,奈何旁邊有個次子朱高煦對比著,朱高煦無論從性格愛好還是外形上來說,都極像朱棣,用古人的話來說,叫做“深肖其父”。當朱高熾只能

朱棣很喜歡朱高煦,某次戰役中朱高煦表現出色,朱高熾撫著他的背說:“勉之!世子多疾!”這意思是說,你多努力吧,你哥身體不好,有可能活不了多久,他一死,世子之位就是你的了。

(朱高熾)

所以說朱高煦的野心是朱棣養出來的,此後常常為難朱高熾。有一次,皇子皇孫們去拜謁孝陵(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合葬陵),朱高熾走在最前面,因身體羸弱而跌了個跟頭,走在他後面的朱高煦就嘲笑道:“前人蹉跌,後人知警”。

朱高熾拙於言詞,不知道怎麼回擊。朱高煦洋洋得意,朱瞻基在後面高聲道:“更有後人知警也”。朱高煦回顧失色,覺得這侄子不是普通人。

朱瞻基的確不普通,英武勇毅,自幼聰慧,朱棣最終選擇朱高熾為太子,和朱瞻基是很有關係的。諸皇孫中,朱棣最喜歡的就是朱瞻基,著名文臣解縉稱之為“好聖孫”,促使朱棣下定了決心。

但是,並不能因此就認為朱高熾一無是處。事實上,朱棣雖然偏愛次子朱高煦,但幾乎所有的朝中大臣都偏向朱高熾,在他們看來,朱高熾遵循孔孟之道,溫和仁慈,善於納諫,是最好的儲君人選。

(朱瞻基)

而朱高煦從小就不愛學習,舉止輕浮,朱元璋活著的時候就特別不喜歡他。何況朱高煦性情暴烈,稍有不合心意就要殺人,還在涿州擊殺過驛丞,導致當時的燕王朱棣都被朝臣們彈劾。

如果朱棣一意孤行,立朱高煦為太子,肯定會有許多大臣死諫。而這也是朱棣沒有選朱高煦的原因之一。

所以,朱高熾受到文官集團的擁戴,身份上又是名正言順的是嫡長子,沒什麼可窩囊的。哪怕他在朱棣面前謹守兒臣本分,那也不叫窩囊。

《大明風華》裡的朱高熾,真的有點崩了。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梁冠華老師所飾演的就是朱棣的繼承人,明仁宗朱高熾了,真實的朱高熾其實並不向電視劇中飾演的那麼窩囊。

電視劇《大明風華》中,朱棣的三位皇子性格迥異,尤其是太子朱高熾,更是慫的可愛,其實太子的傻氣和慫包的樣子都是裝出來的,而他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說隱忍這在謀劃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是不想自己的父親朱棣難做。

因為朱棣的皇位,就是通過篡位得來的,本身就是來路不正,因此朱高熾也能看出自己的父親不想自己的兒子也做出這樣的事情,就好像第三集中一個片段,朱棣說,老子的皇位是篡位得來的,兒子也這樣,很好,很好啊。

再加上自己的弟弟,朱高煦當時已經顯露出了奪嫡的野心,如果自己也表露出鋒芒畢露的樣子的話,那不是讓自己的父親為難嗎,所以才表現出電視劇中的樣子。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大智若愚。

歷史上真實的朱高熾

明仁宗朱高熾是明朝比較有名的皇帝,名氣來自哪裡呢,一大部分是人們說他這個皇帝,是靠著自己的兒子朱瞻基得到朱棣的欣賞,才得來的,這無疑是對一個慈愛仁厚,深得民心的皇帝的不公平的說法,埋沒了他的功績。

朱棣不喜歡朱高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朱高熾的性格太過於仁厚,並不像朱棣自己以及朱棣的父親朱元璋,沒有二人的雄武之氣,並沒有那種讓天下臣服,讓臣民膽戰心驚的那種氣魄。另一個原因就是,朱高熾因為身體不好,有嚴重的肥胖症,最胖的時候,走路都需要兩個下人攙扶行走。但是朱高熾的爺爺和爸爸,也就是朱元璋和朱棣,那都是馬背上的君主,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雖說朱高熾文才還行,但是相比之下朱棣更喜歡武術方面。

再加上,朱高熾的兩個弟弟都不是很安分,朱棣也更喜歡自己的二兒子朱高煦。

能夠繼承皇位的得力助手

朱高熾最終能夠榮登大寶,主要是因為嫡長子制度對朱棣的約束以及去了一個好老婆,生了一個好兒子。

好老婆就是張氏了,也就是仁宗的張皇后,張皇后可不得了,剛嫁過來,張氏就深得公婆的喜愛,朱高熾幾次險些被換掉,據說都是張皇后從中斡旋,才保住了朱高熾太子的職位。

而好兒子就是朱瞻基了,朱棣生前曾經多次表示自己讓朱高熾做自己的繼承人是因為皇太孫朱瞻基,歷史記載,朱棣多次出征都帶著朱瞻基。

永樂十二年,庚寅,車駕發北京,皇太孫從。

太子期間最大的功勞

當年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帶走了朱高煦一起出徵,將朱高熾留在了北平城,當時建文帝就搞了一個圍魏救趙的活動,派兵直達北平城,這個時候朱棣正帶兵在外,如果這個時候回城救援,那麼肯定就功虧一簣了。

建文帝還親筆寫了招降書給朱高熾,許諾以種種好處,但是朱高熾連信件都沒有打開,就直接將它送到了朱棣的手中,並且拖著肥胖的身軀,帶著城中的老弱殘兵監守北平城,最終率領一萬士兵,成功守住了李景隆率領的五十萬大軍,如果沒有他,還是燕王的朱棣就會變成無根之萍,想要成功,需要付出的努力要多出十倍也不止。

大智若愚的太子,仁德的皇帝

朱高熾最聰明的地方,就是看出了自己父親的為人,面對朱棣這樣文武兼備又心狠手辣的皇帝,如果自己耍小心眼,肯定能被發現,並且沒有什麼好下場,而一味的討好也得不到什麼好處,所以,夾著尾巴做人,不顯山不漏水的做好太子就是最好的應對辦法。

後來朱高熾成功繼位,雖然在位時間短,但是卻赦免了很多建文時期的舊臣,平反了朱棣時期創造的諸多冤獄,廢除了很多苛刻的政策,停止大規模用兵,使得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復興,讀書人的待遇比洪武和永樂時期都要好。

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愛戴,在朱高熾去世的時候,城中百姓自發的在大街上為他燒紙錢,產生的霧霾把天都遮住了,看不到太陽。

如果從個人能力方面來說的話,朱高熾可能不屬於那種鋒芒畢露,十分有魄力的改革型的君主,但是他卻能夠尊重下屬,很少以命令的口氣和大臣對話,還帶給了明朝百姓很多複製女,所以他的廟號才能是仁。

結語

我們看到的電視劇所表現的形式,主要是為了增加影視戲劇化而表現出來的,真實的朱高熾雖然肥胖,但是並不慫,也不窩囊,不然他怎麼能夠在太子時期就得到文官集團的集體擁護,楊榮又怎敢在朱棣死後冒著殺頭的危險秘不發喪,帶著朱棣的屍體回京等待朱高熾繼位呢?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小太陽D


電視劇中的太子朱高熾做的有些窩囊,處處受二弟朱高煦的欺負,甚至嚷嚷著放棄太子之位。其實歷史上朱高熾心思縝密,處事非常冷靜,是一位文武兼備的皇帝。雖然他在皇帝的位置上只有短短九個月,但是多行仁政,後人評價很高,將他和兒子朱瞻基統治時期成為仁宣之治,和漢初的文景之治媲美。

01.朱高枳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朱高熾(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和其他皇帝的出生大同小異,也有異兆出現,史載,他的母親夢見一個頭戴禮帽、手拿白圭的人請見,醒來便生下朱高熾。

童年時期的朱高熾表現頗為出眾,他不僅喜歡讀書,而且武藝也不錯,明史記載,他練習騎射,箭無虛發。朱元璋特別喜歡他,在他18歲時封為燕王世子。

朱元璋非常重視藩王世子的教育,曾將秦世子朱尚炳、晉世子朱濟熇、燕世子朱高熾、周世子朱有墩等人帶在身邊教導。此時朱高熾的表現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如,有一次朱元璋派世子們檢閱皇城四門的衛士,朱高熾回來的最晚,朱元璋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早晨太冷了,等待士兵們吃完早飯才檢閱,所以這麼晚才回來。朱元璋非常高興,大加讚賞。

朱元璋還命諸世子分閱奏章,朱高熾經常挑那些與百姓民生有關的看,有些奏章裡寫的不通順的地方有意識的隱瞞了沒有告訴太祖。朱高熾觀察問題很透徹,且不拘小節,朱元璋誇他“有君人之度。”

建文帝削藩的時候,朱高熾和弟弟朱高煦、朱高燧三人在南京為太祖守喪。建文帝為了麻痺朱棣,讓這三兄弟回到了北平。這三子成為朱棣靖難的得力助手,建文帝大為後悔。

在朱棣出征大寧時,朱高熾留守北平。他積極備戰,安撫城中軍民,他不但禮賢下士,向軍中老兵求教而且誠心對待屬下的文臣,經過他的治理北平城上下同心,戰意十足。當李景隆率50萬大軍圍困北平時,朱高熾守軍不過萬人,就是這些微薄的兵力不僅守住了城池,而且他還經常派兵偷襲李景隆。

李景隆久攻不下,夜晚又時常受到燕軍騷擾,不得已退營十數里。不久,遠去大寧的朱棣挾持寧王朱權的軍隊返回,朱高熾亦乘勢出城與其父內外夾擊,李景隆“狼狽大敗散走”。這場戰役的勝利為靖難軍打了一針強心劑,燕軍士氣大振。通過北平保衛戰,證明了朱高熾是一位優秀的有勇有謀的合格世子。這一戰也為他後來與二弟朱高熙爭奪太子的鬥爭勝出奠定了基礎。

02.朱高熾的仁孝之名是他最終登上了帝位。

朱高熾的外在形象比較差,一是肥胖,二是腳上有病,即使旁邊有人攙扶,還經常摔倒。他的弟弟朱高煦則英武不凡,有朱棣的遺風。

朱高煦有爭儲之心和朱棣的不當暗示有很大關係。在建文四年(1402)的江上之戰中,朱棣率領的燕軍大敗,幸虧朱高煦及時率軍趕到。戰後朱棣對二兒子說:“汝努力,世子多疾。”暗示了朱高煦可能成為自己的繼承人。在這種非分的刺激之下,朱高煦針對朱高熾發動了多次陰謀。

例如:在永樂九年(1411),朱棣北伐後回到南京,向大臣瞭解太子監國時的功過。翰林學士楊士奇和大理寺右丞耿通匯報說:太子幹得不錯,您就不要打算換太子了。第二年秋天,朱高煦派人誣告耿通,說他是太子的黨羽,所以才會經常為太子說好話。朱棣信以為真,認為耿通與楊士奇等人與為子結黨,將其凌遲處死。

在朱高熾做太子期間,由於朱棣多次北征,多次監國。朱高熙為了打擊太子的勢力,多次誣陷輔助其監國的大臣。

朱棣對太子朱高熾的態度猶疑不決,經常冒出廢太子的意思。再上有個戰功赫赫且覬覦太子位置的弟弟,朱高熾大半生處於危機四伏的狀態。幸運的是他有一個受朱棣喜歡的兒子朱瞻基,幫了他很大的忙,可以說沒有朱瞻基他能否保住太子的位置很難說。

03.朱高熾當上皇帝后做了什麼事情值得後世稱道呢?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太子朱高熾即帝位,改元洪熙,這就是歷史上的明仁宗。此時的他在太子的位置上呆了整整20年。

朱高熾即位後首先著手緩解和蒙古各部之間的緊張局勢。例如恢復了與兀良哈三衛之間中斷數年之久的朝貢貿易。雙方交流的展開,對於緩解明廷北邊壓力無疑頗為積極。當然,他在保持和鞏固與蒙古各部朝貢關係的同時也不忘北防的建設。

明仁宗發佈政令,要求司法部門依法辦案,《大明律》是斷案的標準,禁止濫用私刑。為了減少冤案,廢除了誹謗罪,杜絕了永樂時期誣告的不良風氣。還廢除了一些嚴刑苛法,不再隨意株連無辜。

完善了內閣制度。他提高了楊士奇等文臣的權力和地位,讓他們參預決策國家大事。他一再鼓勵臣下有啥說啥,不要藏著掖著,有的官員說話偏激,惹怒了他,受到懲治,但事後他能承認錯誤。明仁宗在位期間,朝堂的風氣較正,很少有大臣因為進諫受到懲罰,許多朝臣的才幹得到了施展。

明仁宗為了穩定和恢復農業經濟,穩定百姓的生活,不僅豁免受災地區百姓的田賦,而且還為鬧饑荒的地方提供無償的救濟。當時江南地區的賦稅過重,他派人瞭解情況是否屬實,為此後宣德帝減稅打下了基礎。永樂時期營建北京時,經常無償徵用民間物資,損害了百姓的利益。朱高熾即位後,下令按市價收購朝廷需要的物資,這種較為公平合理的採買制度保護了百姓的權益。

可惜的是明仁宗在位不足一年,就去世了。他做的許多事情剛剛開了個頭,還沒有完成,幸運的是,其長子朱瞻基繼位後,繼續完成了他父親未完的事業。如從安南撤兵,甩掉了這個沉重的包袱;進一步完善和確立了明朝的內閣制度;解決了江南賦稅的問題……。朱瞻基的這些活動,與其父朱高熾的政治活動合為一個整體,史稱“仁宣之治”,稱為明朝的黃金時代。朱高熾可稱是一位較有作為的皇帝。


閔不克


不是真的窩囊,因為朱高熾身體很胖,有腿疾,走路走幾步就會氣喘噓噓,因此不能隨朱棣上戰場。在朱棣靖難期間,一直都是扮演留守後方的絕色!這期間表現也非常好!而老二則不同,隨朱棣靖難,期間立下了不少功勞,最主要的是就過朱棣,朱棣也說過傳位於朱高煦類似的承諾。但是長幼有序,朱高熾從小便是燕王世子,隨著燕王當了皇帝,自然成了太子!但是朱棣更喜愛老二這個事情眾所周知,太子地位受到威脅,如何才能保住太子地位不失呢?對比老二,軍中基礎不如,但是受文臣擁戴,於是變確定走文臣路線,以寬厚待人,嚴於律己這種相對保守的路線!總得來說,嚴於律己,不犯錯誤!就算朱棣想立老二,但是東宮無錯,變沒有理由廢太子!就這樣,他把朱棣熬死了,於是變當了皇帝!可以說,朱高熾這個太子有智慧,以守代攻,如果真如表面那般窩囊,是掙不過老二的!換句話說,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從他執政那段時間看,是一個很英明的皇帝!也可以說,是一個很有心計的太子,城府很深,善於隱藏自己的弱點,以己之長破敵之短!


請叫我董仙笙


在《大明風華》裡,梁冠華演的朱高熾還是很靠譜的,他只是表面委屈、窩囊而已,實際上內心中還是非常有堅持的。


朱高熾是一個受到過儒家系統教育過的人,理論上裝瘋賣傻、插科打諢是絕對不可能發生在朱高熾身上的。而且朱高熾一生也沒有遇到那種需要他裝瘋賣傻的險境。但是史書只會記錄結果,過程有可能會為尊者諱,刻意美化。

他的“醜態”源自於他疾病導致的肥胖,用現在的觀點來看,可能是高血壓加糖尿病。以至於腿腳浮腫糜爛不能行走,和後來萬曆皇帝的症狀類似。

雖然朱棣因此而不喜歡他,但是實際上並沒有能夠動搖他的位子。因為他比朱高煦是有著決定性的優勢的。


首先根據嫡長子繼承製度,他是朱元璋欽命的燕王世子;其次他還有一個倍受朱棣恩寵的兒子朱瞻基;再次因為其崇儒重文,所以得到了大明新興的文官集團的支持。

朱高煦的背後是“靖難勳貴”,是一幫純武人。朱高煦勇猛善射,膂力過人,堪與呂布比肩。打仗在同時代近乎無人可敵。但是搞政治,還是洗洗睡吧。

朱高煦最大的優勢在於朱棣不喜歡朱高熾。其他因為尚武和長得帥,並不能成為朱棣選嫡的理由。即便在正定救過朱棣,朱棣為了使朱高煦出工出力,暗示朱高煦“世子身體不好。”也是權宜不留把柄的話,而非誠心選嫡的話。

後來的很多事實都證明了朱棣寵愛朱高煦也好,為了彌補救自己的虧欠也罷。朱高熾雖然一再被打壓,但是地位是從來沒有動搖過的。朱棣北狩時,監國的是朱高熾。


其實對朱高熾的打壓,本質上並非為了使朱高煦上位,而恰恰是朱高熾的能力以及圍繞在朱高熾身邊的文官集團,讓朱棣感受到了沉沉的壓力。

在朱棣時期,朱高熾或許會迫於朱棣壓力,而不敢實施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是他善於聽取別人意見,迴歸事理本真。這些其實在他守北平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他的能力。

而朱棣駕崩以後,朱高熾的一系列措施,為建文忠臣方孝儒等人翻案;使用的楊溥 、楊士奇、楊榮、金幼孜、黃淮等人,大都是反對朱棣政策受到迫害的人;廢除了朱棣很多花錢的項目,休養生息。


這樣的事情需要多大的魄力、膽色和底氣?這是一個窩囊且醜態畢露的人能做出來的麼?所以朱高熾不是個窩囊的人,他是一個非常狠的人。

但是唯一的遺憾是朱高熾一脈都短命,而且都是胖子多。明朝皇帝壽命最長的是朱元璋,其次朱棣。後世皇帝唯一一個活到60的也只有嘉靖,所以嘉靖一輩子煉丹求仙,就可以被理解了。


炒米視角


梁冠華演技確實沒的說,但是就演員本身而言沒有展示歷史真實的一面,朱棣南下取南京時,以世子身份監督後方,奪取政權後,又在南京攝政南方,永樂北伐時又監國可見擁有政治才能的!絕不平庸,否則以永樂的脾氣早廢了


小波哥


委屈可能有點但是他絕對不窩囊!

影視為了情節需要而刻畫的,但是他確實很肥胖!

他的弟弟自持為朱棣靖難立功覺得朱高熾就是佔個長子呢身份而不滿他,他哥哥最後起兵造反!被宣宗(朱瞻基)廢為庶人

歷史上的朱高熾明朝第三位皇帝 朱棣的大兒子,他算的上一位明君,他愛讀書但是身體肥胖體弱多病,他在位期間注重仁義,與民休息。他在位期間文人得地位提升了很多。但是他做皇帝時間比較多!在位期間為後來的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