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哈欠說:

聽說施主你最近無心工作,每天睡覺都能夢到回家不穿內衣躺床上睡覺還流口水的傻樣~~~

沒關係,畢竟還有兩個星期2020年就來了,現在是2019最後的殘喘。

工作啥工作,邊摸魚邊做夢就行了!

但。做夢雖好,可別貪杯啊呸。

賀歲檔要來了,細數今年的賀歲片,哈欠最期待的莫過於徐崢和沈騰主演的《囧媽》。

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要說這倆人,都是喜劇大咖,去年賀歲檔還合作帶來了一部喜劇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只是徐崢只演了個外星人特效,真正上場的是黃渤和沈騰。結果最後反響不是很好,不少小夥伴都表示劇情又扯又尬,沒掀起該有的賀歲熱潮

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今年的《囧媽》講述了小老闆伊萬在商業糾紛纏身的同時,和母親一同踏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途中邊應付與母親發生的爭吵,邊與商業對手鬥智鬥勇,最終與母親攜手戰勝困難回到家庭的故事。

Emmm,哈欠突然感覺好耳熟。

火車、糾紛、爭吵、回家…這種劇情好像在哪裡看過。

哦,這不就是9年前那部《人在囧途》嗎?

十年一覺囧途夢,贏得徐崢“老闆“名

講實話,哈欠這些年一直覺得趙本山在春晚說得那句真“腦袋大,脖子粗,不是老闆就是伙伕“是真理。

不信你來看徐崢,大圓腦袋+略顯臃腫的身材,現實中是娶了“小龍女“得人生贏家,戲裡演的角色除了《滿漢全席》中的廚子張東官,其餘幾乎都是大老闆。

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沒辦法,範兒擺在這兒。

“囧“系列電影更是如此,從《人在囧途》到《泰囧》,再到《港囧》和《囧媽》,他在其中出演的角色無一不是”老闆“,而已經上映播出的前三部囧,又以《人在囧途》中的李成功最為成功

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在這部戲裡,徐崢飾演了一位玩具公司的老闆李成功,家庭美滿卻在外養小三,一副標準的資本家嘴臉。趕上春節,李成功一心想回家,在途中遇到了一心討薪的擠奶工牛耿(王寶強飾),在發生諸多坎坷後,李成功內心逐漸發生轉變,最後迴歸家庭。

故事情節其實很老套,以春運為整個故事背景,兩個不同階層的男人在旅途相遇,最終在一系列巧合中雙雙得到救贖,老實說,

《上海堡壘》都能把這個劇情秒成渣

但在當時,《人在囧途》卻以700萬的製作成本最終取得了5000萬的票房,可以說是小成本大成功的早期代表作

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並且你可能想不到,《人在囧途》這部以春運為背景的公路片,居然是在2010年6月4日上映的,標準暑假檔,小學生那會兒都沒放假!

如此神奇的排擋,本來哈欠也是有點搞不懂,直到我看到《人在囧途》的導演簡介,我才明白,哦,怪不得這樣。

《人在囧途》是香港導演葉偉民進軍大陸的第一部電影,並且這導演之前拍的都是什麼《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古惑仔之山雞的故事》這類劇情片,《人在囧途》這種低成本喜劇,估計人家當時也沒當回事,隨便找個檔期就發了出去。

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劇照

結果沒想到,這種神奇操作居然還成了經典

徐崢在此之後開始了電影導演之路(徐崢早在2003年執導並主演了電視劇《李衛當官2》),自編自導自演的《泰囧》和《港囧》成了徐崢喜劇生涯的代表作,不僅為徐崢帶來了全民性的熱度,也在徐崢身上永遠打下了“囧”這個標籤。

這裡要說一個小插曲。

在《人在囧途》大火後,徐崢瞅準“囧”這個招牌的商機拍了《泰囧》票房大賣12.6億,但《人在囧途》的出品方卻因此起訴《泰囧》製片方和徐崢,因為《泰囧》根本就是借《人在囧途》的殼演徐崢自己的戲。

背後製作團隊和前作完全不是一組人,所以《人在囧途》出品方認為《泰囧》並不是“囧”系列續集

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不過,那又如何呢?誰讓你不趕緊出續集,現在所有人都認為“囧”系列就是徐崢開創的

總之,《人在囧途》讓徐崢真正邁入了喜劇電影的主流殿堂,並且直到現在,這部低成本劇都是哈欠心中數一數二的賀歲片。

從“囧途”看發展,細思極恐

哈欠一直覺得,最近這幾年的賀歲片都有點變了味,就像春晚沒了趙本山那種感覺一樣。明明是在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圖的應該就是開心和溫馨,但許多賀歲片看了完全是給心裡添堵,或者說完全跟賀歲沒關係。

拿和《人在囧途》同年播出的賀歲片《讓子彈飛》舉例,沒錯,哈欠也覺得姜文這電影很棒,但大過年讓我看這麼有深度的電影,我還是不喜歡。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有深度就不好,而是認為賀歲片該把深度掩埋在快樂下面,就像《人在囧途》中的這幾次囧,當時看笑到流眼淚,現在看不笑也會流淚

1、首次囧應當是擠奶工牛耿和他的那些工友,要過年了卻被老闆拖欠工資,無奈只得拿著老闆給的欠條去長沙討薪,這也是囧途的發生原因。當然,最後的結果是好的,李成功在被牛耿改變後讓下屬假扮他的債主給了牛耿錢。

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當時看沒覺得有什麼,但現在再看,可能有人會說現在已經不再有農民工被欠薪的事發生,但仔細想想,電影最後李成功如果不好心給牛耿錢,那牛耿大過年依然討薪無門,只能大街上過春節

2、李成功和牛耿因為飛機問題轉乘火車,

車站人山人海那一幕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春運在10年前就是那樣,想擠或許都擠不上去。之後李成功上車還發現自己買的是假票,可謂囧到極點。

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這兩個問題現在幾乎不存在了,交通如今比10年前發達太多,春運人山人海只在一線城市才會出現,並且如今都實行一人一票實名制,假票也不復存在,喜大普奔。

3、李成功和牛耿因為火車出問題轉乘大巴,結果因為走小路撞倒一個老人,所幸牛耿及時將老人喉嚨的桃核拿了出來生命才無憂,李成功也因此倖免於難。之後老人好心安排車送李成功和牛耿走,可以說是因禍得福。

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但現在別說撞到老人因禍得福,老人不主動找你碰瓷就該謝天謝地了~

4、李成功和牛耿在路邊看到一位籌錢的女人(張歆藝飾),女人聲稱現在急需錢給女兒治病,等會兒就還錢。

李成功認為是騙子,牛耿卻把所有的錢都給了這個陌生女人,結果這個女人果然如李成功所說沒按時還牛耿錢。

直到又過了幾天,他們再次看到這個女人,一路尾隨才看到這女人照顧了一群孤兒,李成功這才被感動,然後把身上錢也都給了這女人。

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先不說現實會不會有這種事發生,就說戲裡這女人的做法,雖然在路邊籌錢是為了收養的孤兒,但以治病為由騙得牛耿身無分文這件事,依然讓人很生氣。

更別提後來李成功看到後將身上的錢也給了這女人,太扯。不過現實中這種事即使存在,也是單純被騙錢,沒有那群孤兒存在

5、李成功的小三不甘寂寞,偷偷跑到他家裡見了李成功妻子和兒子,然後沒哭沒鬧就默默離開了,還給李成功一段圓滿的幸福。

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當時看到這兒感覺這小三真好,大冬天看得我滿滿得溫暖,但現在想想,這種女人要是存在,我都敢說我吃屎。

《囧媽》或許是2020的第一份大禮包

以上“六囧“,與現代生活對比,不僅能看出社會發展中一些問題的歷程變化,也能讓我們每個人在其中找到自己發展的影子。

這也正是《人在囧途》能成功的最大原因。在完全符合國人認知的情感基礎上,加上許多理想中的巧合,哈欠將之稱為“接地氣的美夢“

中國電影市場缺少的從來不是大製作,而是能感同身受的誠意電影。

現在我們再回到《囧媽》身上。

火車、糾紛、爭吵、回家,與《人在囧途》異曲同工的劇情,一樣是一個成年人的囧,一樣是你我他之間都會發生的事。

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不同的是,《人在囧途》中最感同身受的切入點是春運、詐騙、欠薪、婚外情等社會問題,而《囧媽》這次卻把感同身受放到了成年人與父母相處的情感問題上,只此一點。

據悉,徐崢和他的編劇團隊僅用了5天時間就確定了《囧媽》的故事,然後就親身體驗了一趟故事中從北京開往俄羅斯的K3列車,

所以這次的《囧媽》,也可以稱之為“俄囧”

在這趟K3列車上,徐崢會和自己的母親(黃梅瑩飾)相處6天6夜,藉由一系列戲劇化的爆笑劇情,讓我們看到一個成年人和母親相處時的種種問題。

從“囧途”看《囧媽》,這次該輪到成年人上場哭了

可想而知,

大年初一電影院必定會有不少人因為《囧媽》掉眼淚,畢竟年關將至,不少人應該又因為父母的催婚、催生和各種嘮叨而頭痛,甚至不敢回家。

所以各位成年人,1.25,走進電影院看看《囧媽》,在歡笑中逐漸找到與父母溝通相處的最佳方式,也不失為2020開年收到的第一份大禮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